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 第637章 分成三派的大佬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7章 分成三派的大佬们!

果然,正当朱慈烺的脑子飞速转起来的时候,钱谦益和贺逢圣二人对视一眼之后,已经当先站起来表态道:

“启禀陛下,臣还是坚持臣在朝堂上的想法,臣认为此时并不是出兵和建奴决战,一举平复辽东的好时候!”

钱谦益的态度,还是如同在早朝上一样,不同意朝廷出兵平辽!此时的钱谦益,代表东林党发出了他们的声音!

“启禀陛下,钱阁老的意见,臣不敢苟同!”钱谦益的话刚刚落地,主战派的兵部尚书李邦华便站出来,表示反对,并开始给钱谦益讲起了大道理道:

“陛下,久守必失的道理,哪怕是个三岁的孩童也知晓!”

“虽然国朝大军在崇祯九年,崇祯十年,以及今年连续三次打退建奴入关的大军,更是全歼了满洲八旗之一的镶红旗;但是如果国朝一味的纵容建奴继续屡次犯境,谁又能保证咱们大明的军队仍然能屡战屡胜呢?”

“李部堂的话说的在理!”李邦华的话刚说完,一旁的户部尚书倪元璐立刻出声声援道:

“陛下,辽东之患一日不平息,我大明的京畿之地便一日不得安宁;建奴的满洲八旗,便可以随时纠集蒙古骑兵,从国朝边境的长城入侵我大明;给北直隶和山西的百姓,带来兵灾!”

“辽东之患一日不平息,国朝每年便仍然需要给辽东拨付将近七百万两白银的辽饷;继续下去,国朝的财政,早晚被辽东无止无休的战事给拖垮!”

倪元璐的话说的相当客观,他从大明的财政角度,说明了尽早平辽对大明的好处!

其实,李邦华和倪元璐二人所讲出的大道理,在场之人都明白!

“哼!李邦华,你就能保证,此次出兵平辽,国朝的军队,一定能在辽东那片并不是很熟悉的地方,一战战胜建奴的满洲八旗吗?”连续被李邦华和倪元璐两个人反驳之后,钱谦益也开始反击!

“一旦大军在辽东兵败,这样的后果你李邦华和倪元璐能承担的起吗?”质问完李邦华之后钱谦益又将嘴炮对准了倪元璐!

“陛下啊,您可不能听从李邦华和倪元璐二人的一面之词,便决定出兵辽东啊;虽然数十年的辽东之患,给我大明带来的不少的损失;但是,只要山海关仍然在国朝手中,关外的建奴便不能越过雷池一步;如此一来,辽东之患也始终是疥癣之疾而已!”

嘶...

听完了钱谦益的话,龙椅上的崇祯皇帝暗暗的吸了一口冷气,刚刚被李邦华和倪元璐说的火热的心,也被钱谦益的一盆冷水给浇灭了!

是啊,只要山海关仍然在我大明的手中,辽东建奴就翻不了天!崇祯皇帝这么想着!

被钱谦益这么一说,刚刚还认为李邦华和倪元璐说的很有道理的崇祯皇帝,此时竟然觉得钱谦益说的也很有道理!

“钱大人,难道你忘了‘乙巳之变’了吗?有了长城的防御,建奴就真的不能越过雷池一步吗?”

正当崇祯皇帝的思想开始摇摆的时候,已经退休的老臣,原兵部尚书张凤翼冷不丁的一句话,顿时让乾清宫安静了下来!

虽然,崇祯二年的时候,张凤翼还没有担任兵部尚书;但是,崇祯五年和崇祯七年的时候,建奴寇关大同和北直隶的时候,可是这位老臣可是在兵部尚书任上!因此,那种被建奴大军兵临城下的恐惧,这位老臣可是深有体会...

“可是,谁又能保证出兵平辽一定能战胜建奴大军呢?”这个时候,作为内阁首辅的温体仁也下场了!

已经观察了半天的温体仁,此时终于确认了一件事儿,那就是崇祯皇帝对于是否出兵辽东,心里也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作为内阁首辅的他,便可以毫无顾忌的提出自己的想法!

作为在崇祯朝当了好几年内阁首辅的人精,温体仁最善于的便是,观察崇祯皇帝的脸色,逢迎崇祯皇帝的想法,讨好崇祯皇帝!

至于事情本身是对是错,又或者对大明有多么大的利害?这些温体仁可管不着!

随着代表阉党的温体仁也下场,不赞同出兵平复辽东,乾清宫的一众大佬们,顿时分成了三派,开始争论起来!

其中,以温体仁为首的阉党和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是非常抗拒出兵平辽的主和派;

以三朝老臣孙承宗,张凤翼,兵部尚书李邦华,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史可法,兵部左侍郎杨嗣昌等人,则是赞同趁着建奴元气大伤,出兵平复辽东的主战派!

第三派则是以工部尚书刘尊宪,内阁阁臣傅冠,内阁阁臣刘宇亮等为首的中立派!

刘尊宪等人本身,既不属于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也不属于以温体仁为首的阉党,在加上是否出动平辽,和他们的本职工作并没有太大关系,因此,这几位大佬,选择安静的待在一边看戏!

在中立派看戏的时候,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方大佬却彻底吵开了;这个时候,似乎这些大佬都选择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像是菜市场吵架的大妈一般,纷纷对着对方贴脸开大!

到了最后,甚至有些秉承着‘能动手尽量少吵吵’原则的大臣们,已经开始撸胳膊往袖子了,准备动手了!

终于,在双方就要忍不住,相互大打出手的时候,崇祯皇帝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不耐烦的神色!

“肃静!都肃静!”

一直观察着崇祯皇帝脸色的王承恩,终于忍不住出声制止住了即将上演全武行的一众大佬们!

当一众大佬们,因为王承恩的呵斥而停下,并看到崇祯皇帝阴沉的脸色之后,纷纷跪地为自己的君前失宜请罪!

“诸位爱卿,你们都可是咱们的大明朝廷的六部尚书和内阁阁臣,怎么能像民间百姓一样大吵大闹?”

“更有甚者,刚刚如果不是王承恩及时呵斥,你们是不是都准备咱朕的乾清宫上演全武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