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眼神严厉的扫视在座所有人一眼,然后声音威严的问道:“诸位爱卿这么做,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有没有把国朝的体统放在眼里?”
随着崇祯皇帝的连声问责,一众刚刚还即将拳脚相交的大佬们,都安静了下来!
“太子,此事你怎么看?”
崇祯皇帝见到所有人都不再言语之后,将问询的目光,看向了自己的好大儿,今天自从来到乾清宫就一言不发的朱慈烺!
其实,崇祯皇帝这一问完全是多此一举,在场的大佬们谁不知道,刚刚在早朝上,这位太子是赞同出兵平辽的?
但是崇祯皇帝为什么又问出来了呢?
因为他想听听自己这位机智如妖,自从崇祯八年大病一场之后,就仿佛是开了挂一般的好大儿的说辞!
可是,众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天进入乾清宫之后,一直一言不发的太子爷,居然给众人一个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答案!
“回禀父皇,儿臣刚刚听了温阁老和钱阁老的说辞之后,觉得二位阁老的说的很有道理,眼下真的并不是出兵一举踏平辽东的时机!”
“啥???”
包括崇祯皇帝在内,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就连中立派的几个大佬也都瞪大眼睛,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他们眼前的少年太子!
“殿下,刚刚...”
听到朱慈烺的回答之后,李邦华顿时就着急了;于是立刻想出言提醒什么的时候,却被朱慈烺摆了摆手给打断了!
在所有人都吃惊的看着朱慈烺的时候,最先从朱慈烺惊人的答案之中,反应过来的一共有三个人;
其一是龙椅上的崇祯皇帝;
其二是三朝元老孙承宗;
其三,便是班师回朝的路上,和朱慈烺商讨了一路,如何征讨建奴军事行动细节的卢象升!
崇祯皇帝之所以快速反应过来,完全是因为此时崇祯皇帝自己心中,也没有一个具体要不要出征平辽的答案!
孙承宗则是对朱慈烺实打实的信任;他相信,朱慈烺这么做一定有他的用意!
至于卢象升,文人出身的卢象升,此时已经隐隐猜到,眼前的这位太子殿下要干什么了!
“父皇,诸卿,儿臣以为钱阁老和温阁老说的没错,此时的确不是出兵征讨辽东建奴的最佳时机!”朱慈烺再次重复了自己的结论,然后便开始给在场众人解释道:
“儿臣这么说,也是有儿臣自己的理由的!”
“其一,儿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盘踞在辽东的建奴,和不时在大明北方各省作乱的各路流贼相比,的确仅仅是疥癣之疾,并不致命;
朝廷此时应该将更多的军事力量,用在彻底浇灭国内、特别是此时仍然盘踞在商洛山或者卧牛山之中的闯贼李自成!”
“其二,当下的大明北方各省,正在不断的遭遇连年旱灾的肆虐;朝廷的存粮应该优先用来赈济河南、甘肃等旱灾严重的地区!”
“哎呀...”
听完了朱慈烺的说辞之后,李邦华顿时怒不可遏的跺了跺脚,向太子殿下表达着他的不满;
就连倪元璐看向朱慈烺的眼神之中,也少了往日的信任,多了几分不解 疑惑,以及失望!
“烺儿,若是建奴大军再度南下劫掠北直隶山西等地,国朝又当如何?要知道,建奴大军每次南下,可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和民不聊生;此结何解?”听完了自己好大儿的说辞之后,崇祯皇帝顿时将自己心中最大的问题给问了出来!
“回父皇,儿臣以为,想要抵御辽东建奴对我大明北方的侵袭,首先可以在北直隶范围之内,征召五万新军,经过训练之后,将这支新军布置在长城防线防御比较薄弱的地方,例如喜峰口、冷口关等经常被建奴突破的关隘!”
“第二,儿臣建议立刻在大明全境实行摊丁入亩;经过在山东、陕西、山西等北方各省的实践,足以证明摊丁入亩是我大明当下利国利民的国策;而防御辽东建奴,也正需要大量的白银作为辽饷....”
“啥???”
朱慈烺的话,再次震惊了除了卢象升之外的所有人!
作为东林党人在朝堂上的代表,钱谦益更是被震惊的直接张大了嘴巴,发出‘嗬嗬’的声音,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要知道,钱谦益之所以不同意出兵征讨辽东,就是担心大明的大军,真的一举荡平辽东建奴,到了那个时候,崇祯皇帝父子二人携着明军大胜的天威,直接选择时全国范围内推动摊丁入亩!
可是现在呢?
他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个可恶的小太子,居然直接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一点都没有给他钱谦益反应的时间!
“不可啊,太子殿下!”
终于,钱谦益深呼吸了两口空气之后,嘴巴才重新利索起来!
“哦?钱阁老以为有何不可?”朱慈烺再次影帝上线,一副茫然的样子,对着钱谦益反问道!
而此时,刚刚还急的直跺脚的李邦华、倪元璐、杨嗣昌等人,在听清楚了朱慈烺的说辞之后,反倒是露出一副看好戏的样子,和中立派一起看起戏来!
“太子殿下,臣是担心贸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摊丁入亩,会引起地主阶层和士绅阶层的不满,毕竟,一旦实行摊丁入亩,势必会影响到全国地主士绅们的利益!”
着急之下,钱谦益也顾不得在绕圈子了,直接将强推摊丁入亩会得罪地主豪绅的说辞给搬了出来!
“唉...”
谁知道,听完了钱谦益的说辞之后,朱慈烺非常遗憾的摇了摇头,然后一副非常痛心的样子对着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解释道:
“父皇,诸卿,本宫也知道贸然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会得罪掌握大量土地的地主士绅阶层;可是,本宫也没办法啊!”
“既然钱阁老和温阁老不同意出兵征讨辽东建奴,一举平息辽东之患,那么朝廷每年给辽东拨付的七百万两辽饷就得继续拨付;不仅如此,除了辽饷之外,国朝要想守住咱们大明的北方边境,就必须按照刚刚本宫所说的那般,重新征召五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