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潮城卫校的梧桐树叶已落了大半,枝干嶙峋地指向秋高气爽的天空。

经过一周紧张的学习,终于迎来了期盼的大周五。

傍晚五点半左右,夕阳的余晖将校园染成一片温暖的橘色。

詹晓阳和刘小惠刚准备回小屋尊享属于他们的宁静。

在校门口,两人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只见姑父汪老板开着车正停在那里,车窗摇下,露出姑父带着笑意的脸,后排还坐着小姨和小姨夫。

“晓阳!小惠!快上车!”姑父招呼道。

“姑父,小姨,姨夫!你们怎么来了?”詹晓阳拉着刘小惠上车,好奇地问。

“带你们去吃顿好的!”姑父一边启动车子,一边笑着说,“晚上有位贵客请吃饭,顺便聊聊公司下一步的发展。”

“贵客?是谁啊?”刘小惠也好奇地问。

小姨回过头,神秘地笑了笑:“到了你们就知道了,是位老朋友。”

车子在傍晚的车流中穿行,很快来到了位于韩江边的“渔家傲”酒楼。

车子停稳,四人下车,姑父熟门熟路地领着他们上了二楼,推开一间名为“望江阁”的包房门。

包房里,灯光柔和,临江的落地窗外是华灯初上的潮城夜景,江面上渔火点点,景色宜人。

圆桌旁已经坐了几个人:姑姑正笑着和一位身材微胖、面色红润、穿着考究polo衫的中年男子热络地聊着天。看到他们进来,大家都站了起来。

“晓阳!小惠!快来!”姑姑热情地招呼。

詹晓阳定睛一看,那位中年男子不正是做家私生意的汪老板——姑父的表弟吗?

去年寒假前,在姑父的养殖场曾有过一面之缘,当时还简单聊过几句家私生意的前景。

“汪老板!您好!好久不见!”詹晓阳立刻上前,礼貌地打招呼。刘小惠也乖巧地跟着问好。

“哎呀!晓阳老弟!小惠姑娘!真是好久不见!越发精神了!”汪老板声音洪亮,笑容满面,上前用力拍了拍詹晓阳的肩膀,显得十分熟络和热情。

他看起来比去年更显富态,眼神中透着生意人的精明,但此刻更多是见到詹晓阳的欣喜和期待。

大家彼此寒暄后落座。圆桌很大,围坐着姑父、姑姑、小姨、小姨夫、汪老板,以及詹晓阳和刘小惠,气氛融洽,像一次家庭聚会。

服务员开始上菜,精美的凉菜和热炒陆续端上。

姑父作为东道主,开场道:“来,大家都是自己人,别客气!今天这顿饭,一是庆祝咱们‘皮克’国庆促销打了个漂亮仗!二是感谢汪老板赏光!三是聚在一起,聊聊下一步的打算。晓阳,小惠,你们也听听,多提宝贵意见!”

大家纷纷举杯示意。

小姨率先进入正题,她拿出一个小本子,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开始通报业务情况:

“趁着菜还没上齐,我先简单说一下国庆节这一周多的销售情况。”小姨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晰而有力,“总体上,非常理想! 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

她看着本子上的数据,一条条念道:“首先,清库存目标达成。 夏装尾货,通过六折促销和‘买秋送夏’的捆绑,基本销售一空,只剩下极少数断码产品,回笼资金非常及时!”

“其次,新品推广成功。 秋装上市,凭借‘买一送一’的强势促销和广告拉动,市场接受度很高,尤其是新推出的运动卫衣和薄外套系列,卖得最好!很多款式都出现了断货,需要紧急向厂里补单!”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营收数据: 从9月24日广告启动,到10月7日假期结束,短短两周时间,两家门店合计实现营业额——二十二万三千八百元!”

“二十二万多!”姑姑惊喜地重复道。

“哇!”小姨父也瞪大了眼睛。

汪老板竖起大拇指:“厉害!短短半个月,顶得上我那小厂子小半年的流水了!”

姑父脸上乐开了花,用力拍了一下詹晓阳的后背:“好小子!当初你说要投一万做广告,我心里还直打鼓!现在看,这钱花得太值了!”

詹晓阳心里也松了口气,这个成绩确实亮眼。他保持谦逊地笑了笑:“主要是小姨和姑父执行得好,还有陈督导前期打下的基础。广告只是起了拉动作用。这个结果,确实很理想。”

姑父顺势问道:“晓阳,接下来咱们该怎么走?你有什么想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詹晓阳身上。他放下筷子,略一沉吟,然后不慌不忙地伸出三根手指,清晰地说道:

“接下来的重点,我认为是三个字——做团购。”

“做团购?”小姨和姑父几乎异口同声地反问,带着一丝疑惑。汪老板也向前倾了倾身体,露出感兴趣的表情。

“对,做团购。”詹晓阳肯定地点点头,开始详细阐述他的思路,“经过开业和国庆这两波促销,‘皮克’在潮城零售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接下来,我们要开辟第二战场,从散客零售,转向团体批量采购。”

他环视众人,条分缕析:“姑父,小姨,你们在潮城经营多年,人脉广,关系多。我的建议是,把两家门店的日常运营逐步交给大姐和霞姐这两位店长去负责。 你们两位核心管理层,要抽身出来,主攻团购业务。”

“团购的目标客户在哪里?”詹晓阳自问自答,语速加快,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自信,“就在我们身边!本地的企事业单位如:工厂、学校、医院工会等,各种商会、协会组织比如福建茶叶商会、潮城企业家协会、旅游协会、各地的宗亲会等,还有那些有组织的晨练队、广场舞队、驴友团等等。 这些团体,经常需要组织集体活动,比如运动会、户外拓展、周年庆典、团队旅游等等。他们需要一个统一、醒目、又能体现团队精神的形象着装!”

他描绘着具体的场景:“我们可以主动上门接洽,为他们提供团体定制运动服的服务。 比如,福建商会搞年会,我们可以为他们设计定制一批t恤或运动套装,在左胸位置绣上他们的商会Logo;某某中学开运动会,可以为班级或年级定制班服;一个登山协会组织活动,可以定制统一的冲锋衣或速干衣……我们甚至可以推出‘团体定制,免费绣印’的服务。同时,在价格上给予批量购买的优惠,还可以附赠一些我们‘皮克’新推出的周边产品,比如定制版的保温水杯,上面也可以印上他们的团队名称,既有实用性,又有纪念意义。”

詹晓阳一口气说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润嗓子。

包房里安静了几秒钟,大家都在消化这个全新的思路。

“妙啊!”小姨第一个反应过来,激动地拍了一下手,“晓阳!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这个思路太对了! 绕过零售市场的激烈竞争,直接对接有稳定需求的大客户!一旦谈成一个单位,可能就是几十上百套的订单!而且定制服务附加值高,客户黏性也强!这确实是一条出路!”

姑父也连连点头,眼中放光:“没错!咱们‘皮克’现在牌子响了,做团体纪念装,有品牌优势!比那些杂牌有面子!晓阳说得对,我和小林(小姨)是该把精力从店里抽出来,专门去跑这些关系了!这比守着一个店等客上门,市场空间大太多了!”

姑姑和小姨夫也纷纷表示赞同。汪老板更是听得啧啧称奇,看向詹晓阳的目光充满了赞赏:“晓阳老弟,真是后生可畏!这商业头脑,老哥我佩服!”

这时,精美的热菜陆续上齐,姑父招呼大家:“来来来,边吃边聊!菜凉了就不好吃了了!”

席间气氛更加热烈,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河鲜和潮菜,一边继续讨论着团购业务的细节,比如如何寻找客户资源、如何报价、定制流程如何规范等等。

詹晓阳也补充了一些想法,比如可以制作简单的产品定制画册,方便上门推销时展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话题在姑父的有意引导下,转向了汪老板。

“表弟啊,”姑父对汪老板说,“你今天来,不光是吃饭吧?是不是也有什么事,想听听晓阳的意见?”

汪老板放下筷子,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叹了口气:“表哥,不瞒你说,今天来,一是好久没见,聚聚;二来,也确实是想向晓阳老弟这位‘小诸葛’取取经啊!”

他转向詹晓阳,语气诚恳:“晓阳老弟,我那家私厂的情况,你可能也听你姑父提过。这几年吧,饿是饿不死,接点零散订单,给家具城代加工,也能维持。但想做大,太难了!竞争激烈,款式老旧,价格也压得低,利润薄得像纸一样。就像卡在了一个瓶颈里,上不去,下不来,难受得很!”

他顿了顿,眼中带着回忆和期待:“我记得去年在养殖场,你随口提过一句,说家私生意可以试试‘前店后厂’的模式。我当时没太往心里去,但这半年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今天厚着脸皮来,就是想请你详细说说,这个‘前店后厂’,具体该怎么操作?能不能帮我这老厂子,闯出一条新路来?”

顿时,全桌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詹晓阳身上。刘小惠也悄悄在桌下握了握他的手,给他鼓励。

詹晓阳微微一笑,从容不迫。他早有准备,汪老板的家私生意,正是他构想中未来商业版图可能延伸的一环。

他放下筷子,用纸巾擦了擦嘴,目光平静地看向汪老板:

“汪老板,您太客气了。‘取经’不敢当,我们一起探讨。您提到的‘前店后厂’,是个好方向,但光有形式还不够,关键在于模式创新。”

他首先肯定了“前店后厂”的价值:“把生产出来的家具直接放在前面的门店展示,让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这比放在仓库里等客户上门订货,当然是一大进步。但是,”他话锋一转,“现在家具店也不少,光靠摆出来展示,吸引力还不够。怎样才能让消费者非来你的店不可?甚至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

汪老板和其他人都被这个问题吸引,专注地听着。

詹晓阳抛出了核心观点:“现在大家买家私,大多是去家具城,看现成的款式,喜欢的就买,不喜欢的就算了。这是一种被动选择。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思路,让消费者主动参与设计?您想要什么样的家具?什么尺寸?什么颜色?什么材质?有什么特殊功能需求?您把想法告诉我,我的工厂,专门为您一个人,单独开料,单独生产,打造出独一无二、完全符合您心意的家具!”

“这就是——‘定制’!”詹晓阳清晰地吐出这两个字。

“定制?”汪老板眼睛一亮,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对!全屋家私定制!”詹晓阳加重语气,展开了他更为宏大的构想,“汪老板,您注意到没有?潮城,乃至全国,商品楼开发已经开始升温了! 未来一两年,会有大量新建的小区楼房交付使用。买这些新房的,很多是追求个性、注重生活品质的年轻人!他们对家具有着更独特、更具体的想法。他们不希望千篇一律,希望自己的家能体现个性和品味。”

他描绘出诱人的前景:“我们可以推出‘全屋定制’服务!从新房子的客厅家具、卧室衣柜、书房书柜、到厨房橱柜、甚至阳台的储物柜……根据业主的户型、生活习惯、审美偏好,进行一体化设计、一站式定制生产安装! 这样不仅解决了家具尺寸不合、风格不搭的烦恼,更能最大化利用空间,满足个性化需求。对于您来说,这意味着单笔订单金额巨大,而且因为是定制,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利润空间也更高! 这完全是一片蓝海市场!”

詹晓阳的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妙啊!太妙了!”汪老板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得差点站起来,脸上因为兴奋而涨得通红,“定制!全屋家私定制!晓阳老弟!你……你真是神了!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老是盯着那些老款式,跟别人拼价格,真是死路一条!你这个思路,简直是给我指了一条明路啊!对!以后就是个性化的时代!年轻人就吃这一套!”

姑父、小姨等人也被这个超前的概念震撼了,纷纷点头称赞。

“晓阳这脑子,真是活络!”

“全屋定制……这想法太超前了!但听起来确实有搞头!”

刘小惠看着身边侃侃而谈、仿佛周身都在发光的詹晓阳,眼中的崇拜之情几乎要满溢出来。她紧紧握着他的手,心里满是骄傲:“老伙,你到底是什么神仙呀?这些主意,简直像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样!”她自然不知道,这对于来自未来的詹晓阳而言,只是对已知趋势的精准复刻和应用。

汪老板激动过后,迫不及待地追问:“晓阳老弟,你看……你明天下午有没有空?到我厂里去实地看看,咱们详细聊聊这个‘全屋定制’具体该怎么起步?需要添置什么设备?流程怎么设计?我开车到学校接你!”

詹晓阳看了看刘小惠,刘小惠对他点点头,意思是支持他去。詹晓阳便爽快答应:“行,汪老板。明天下午我没课,可以去您厂里学习参观一下,我们一起探讨。”

“太好了!那就这么说定了!”汪老板高兴地举起茶杯,“以茶代酒,敬晓阳老弟!也谢谢各位!今天我真是来对了!茅塞顿开啊!”

接下来的饭局,气氛更加融洽热烈。大家畅谈着未来,对“皮克”的团购业务和汪老板家私厂的“定制”转型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詹晓阳俨然成了席间的核心智囊。

晚饭结束后,小姨和小姨夫顺路,开车将詹晓阳和刘小惠送到了南春桥头的小屋路口。

下车后,走在回小屋的静谧小路上,刘小惠挽着詹晓阳的胳膊,仰头看着他,月光洒在她脸上,眼神亮晶晶的:“老伙,你今晚太厉害了!把姑父、小姨,还有汪老板都说服了!那个‘全屋定制’,听起来好神奇!”

詹晓阳笑了笑,揽住她的肩膀,语气平静却带着深意:“惠儿,时代在变,做生意不能总守着老一套。以后,能满足个人独特需求的东西,才会越来越值钱。我们得学着跑在时代前面一点点。”

刘小惠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对他话中蕴含的远见深信不疑。

回到小屋,洗漱完毕。躺在床上,詹晓阳望着天花板,心中思绪翻涌。今晚的谈话,意味着他的商业布局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从“皮克”的品牌零售,到拓展团购渠道;从鹅肉配送的现金流生意,到可能介入更有前景的“全屋定制”领域……一条更加清晰、更具潜力的商业路径图,正在他脑海中徐徐展开。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超越这个时代的认知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