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行加粗的英文标题,像一根烧红的钢针,狠狠扎在魏世勋的视网膜上。
他看不懂全部的单词,但“中国西部”、“军事工业”、“生态灾难”这几个词,配合着那张恶意满满的配图,所传递出的信息,根本无需翻译。
刘建的嘴唇在哆嗦,手里的平板电脑重若千钧,他想说点什么,喉咙里却像是被一团棉花堵住了,只能发出“嗬嗬”的、类似风箱漏气的声音。
“王八蛋!”魏世勋的胸膛剧烈地起伏,那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此刻血色尽褪,转为一种铁青。他一把抢过平板,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他试图放大那张图片,去看清上面的每一个细节,但那扭曲的色彩和充满暗示性的构图,看得他眼前阵阵发黑。
这是一盆精心调制的脏水,从万里之外,越过高山与大洋,精准地泼在了G省的脸上,泼在了他魏世勋的脸上。
陈默没有说话。
他只是从魏世勋手里,平静地接过了那个平板。他的手指在冰冷的屏幕上滑动,将那篇洋洋洒洒的“檄文”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看完。
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有窗外戈壁的风,在不知疲倦地嘶吼,像是在为这场刚刚拉开序幕的战争,奏响背景的悲鸣。
刘建看着陈默,这位年轻得过分的领导,从始至终,脸上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惊慌。他只是那么看着,眼神专注而又疏离,仿佛在看一份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市场分析报告。这种极致的冷静,非但没有让刘建感到安心,反而让他从心底里生出一股寒意。
“路透社……”魏世勋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他们怎么敢……他们怎么敢这么凭空捏造!”
“这不是捏造,魏书记。”陈默终于开口,他将平板电脑轻轻放回桌上,屏幕上的那张照片,像一张狰狞的鬼脸,倒映在他漆黑的瞳孔里,“您看这张照片,烟囱是真的,厂房是真的,我们的‘开拓者’,也是真的。他们只是换了个角度,调了个颜色,再配上一些春秋笔法的文字而已。”
他顿了顿,语气没有丝毫波澜。
“最高明的谎言,往往是由百分之九十九的真相,和百分之一的恶意构成的。”
这句话,让魏世勋彻底愣住了。他看着陈默,忽然明白了,自己和眼前这个年轻人的差距,到底在哪里。自己看到的是羞辱和愤怒,而陈默看到的,是对方的战术和手段。
不等魏世勋消化这其中的寒意,刘建的手机,疯了一样地震动起来。
他手忙脚乱地解锁,仅仅看了一眼,脸色就变得比窗外的夜色还要难看。
“陈书记,魏书记……全……全都来了!”
他把手机屏幕转向两人。
英国的bbc,用更具煽动性的标题《红色巨龙的带血獠牙》,全文转载并深度“解读”了路透社的报道。
美国的《纽约时报》,则刊登了一篇由所谓“亚洲问题专家”撰写的评论文章,将G省的试验区,与冷战时期的苏联军事基地相提并论,危言耸听地宣称,这预示着东方大国将要重拾“扩张主义”。
紧接着,是法国的《世界报》,德国的《明镜周刊》……
仿佛是约定好了一般,西方世界主流的媒体喉舌,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对G省这片刚刚才看到一丝希望的贫瘠土地,发动了一场密不透风的、饱和式的舆论轰炸。
社交媒体上,更是早已血流成河。
#Gobideserttears# (戈壁之泪)
#bloodGdp# (带血的Gdp)
#StopchinasEco-terrorism# (停止中国的生态恐怖主义)
一个个饱含恶意的标签,被顶上了全球的热搜。无数根本不知道G省在地球上哪个角落的外国网民,在那些精心剪辑的图片和视频下,义愤填膺地留下了他们廉价的愤怒和诅咒。
“我的天,这简直就是地球的伤疤!”
“可怜的戈壁,那里难道没有动物和植物吗?”
“必须制裁他们!为了我们共同的星球!”
刘建看着那些评论,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胃里翻江倒海。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的声音,在这样一场滔天巨浪面前,连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都算不上。
舆论的攻势还未平息,另一条战线,悄无声息地开火了。
魏世勋的秘书神色慌张地敲门进来,递上了一份刚刚从省金融办传来的紧急传真。
“魏书记,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刚刚发布了一份针对G省的专项风险评估报告……”
魏世勋一把夺过传真,只看了一眼标题,手就抖得几乎拿不住那张薄薄的纸。
《关于中国G省因环境、社会及管治(ESG)风险导致其主权相关债务信用展望下调至‘负面’的警告》。
如果说之前的舆论轰炸,是打在脸上的耳光,那么这份报告,就是捅向心窝的刀子。
“负面展望……”魏世勋喃喃自语,他比谁都清楚这四个字的分量。这意味着,G省未来所有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将会大幅飙升,甚至,根本不会再有国际资本愿意借钱给他们。
这是釜底抽薪!
他们要从金融上,彻底掐死G省发展的可能性!
“叮铃铃——”
办公室里那台红色的保密电话,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魏世勋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只听了不到半分钟,他的脸色就彻底沉了下去。
挂断电话,他疲惫地靠在椅背上,看着陈默,声音里充满了无力感。
“省外事办的电话。美国巨石集团的亚洲区总裁,一个叫哈里森的,已经带着他的‘环保专家’和‘技术团队’,坐专机到省会了。指名道姓,要和我,还有你,就G省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一次紧急会谈。”
来了。
那个扮演“救世主”的强盗,终于撕下了最后一丝伪装,带着假惺惺的微笑,登门入室了。
……
第二天的会谈,被安排在省政府一间小型的会客室里。
气氛压抑得像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
魏世勋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脸色严肃,嘴唇抿成一条僵硬的直线,整个人像一尊即将开裂的石像。
陈默则依旧穿着他那身半旧的冲锋衣,与周围西装革履的环境格格不入。他坐在魏世勋的下首,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仿佛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记录员。
门开了。
一个身材高大、银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白人老者,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他穿着手工定制的深灰色西装,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老派欧洲贵族的优雅。他就是巨石集团的亚洲区总裁,詹姆斯·哈里森。
“魏书记,陈副省长,很荣幸见到二位。”哈里森的中文说得字正腔圆,脸上挂着无可挑剔的、如沐春风般的微笑,“请原谅我的冒昧来访,实在是……我们对G省的环境状况,感到万分的忧虑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痛心疾首地摇着头,仿佛G省被污染的不是戈壁,而是他家的后花园。
魏世勋从鼻子里哼了一声,没有接话。
哈里森也不以为意,他自顾自地在沙发上坐下,他带来的那些金发碧眼的“专家”们,则在他身后一字排开,个个表情沉重,眼神里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魏书记,我们巨石集团,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最先进的绿色矿产开发技术。”哈里森身体微微前倾,用一种诚恳到近乎虚伪的语气说道,“我们看到了国际上那些不实的报道,我们感到非常痛心!我们相信,G省人民同样热爱这片土地,只是……可能在发展的道路上,缺少了一点点经验和技术。”
他顿了顿,图穷匕见。
“所以,我们来了。我们带来了全世界最好的技术,最雄厚的资金,以及最专业的团队。我们愿意帮助G省,在不破坏一草一木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绿色开发,让这片土地的财富,真正造福于人民。这,是一个双赢的方案。”
魏世勋的拳头,在桌子下面,已经攥得骨节发白。
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用最恶毒的手段把你打翻在地,再用最高尚的姿态,向你伸出“援手”,并企图拿走你的一切。
“哈里森先生的好意,我们心领了。”魏世勋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G省虽然穷,但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哦?是吗?”哈里森脸上的笑容不变,但那双蓝色的眼睛里,却闪过一丝冰冷的、如同看穿一切的讥诮,“可是,据我所知,穆迪公司已经下调了贵省的信用评级。恕我直言,在目前这种国际舆论环境下,恐怕不会有任何一家负责任的国际金融机构,愿意为贵省的项目提供哪怕一美元的贷款了。”
“没有钱,魏书记,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一张废纸,不是吗?”
赤裸裸的威胁。
魏世勋气得几乎要拍案而起。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陈默,忽然合上了手里的笔记本。
他抬起头,第一次正眼看向哈里森,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礼貌的微笑。
“哈里森先生,您说的很有道理。”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我们确实遇到了困难。所以,对于贵公司的‘帮助’,我们原则上,是欢迎的。”
这话一出,魏世勋猛地扭头看向陈默,眼神里满是震惊和不解。
哈里森的脸上,则露出了胜利者才有的、矜持的笑容。“明智的选择,陈副省长。那么,我们可以看看贵公司的方案吗?”
“当然。”
陈默对着门外等候的刘建点了点头。
刘建很快走了进来,将一份装帧精美、厚得像一本字典的计划书,恭敬地放在了哈里森面前的茶几上。
计划书的封面上,用中英双语烫金印刷着一行大字——《关于G省阿尔金山区域矿产资源一体化绿色可持续发展合作方案》。
哈里森满意地拿起计划书,优雅地翻开了第一页。
他的目光在上面扫过,脸上的笑容,却在下一秒,猛地僵住了。
只见那份由巨石集团精心准备的、充满专业术语和美好愿景的方案书第一页上,被人用一支红色的水笔,以一种龙飞凤舞、力透纸背的笔迹,写了两个硕大的汉字——
“狗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