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在厨房里的探索,如同破土的春笋,势头迅猛,渐入佳境。
起初的番茄炒蛋、可乐鸡翅已经成了她的拿手“招牌菜”,味道稳定,颇受家人好评。她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翻炒,开始偷偷观察妈妈做饭时的细微动作,甚至对着美食视频,笨拙地尝试起**颠勺**。
第一次尝试时,锅里的青菜差点全军覆没,撒了半灶台。小姑娘也不气馁,吐吐舌头,把“幸存”的菜盛出来,收拾干净“战场”,继续练习。慢慢地,从手腕发酸到逐渐掌握巧劲,那口小炒锅在她手里终于能听话地上下翻飞,虽然幅度不大,却也有了几分架势,炒出来的青菜果然更均匀,带着镬气,味道提升了不少。
家里的餐桌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她做的小炒肉片嫩滑爽口,蒜蓉西兰花清脆入味,连简单的蒸鸡蛋羹,她都研究出了嫩滑如布丁的秘诀——温水调蛋液,过滤,加盖小火慢蒸。
然而,面食,这个在南方家庭餐桌上相对陌生的领域,对冉冉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看着视频里北方厨师手下变幻出的馒头、花卷、面条,她觉得神奇极了。
“妈妈,我们买点面粉吧?我想试试做馒头!”某个周末,冉冉提出了新的挑战。
林潇南看着女儿跃跃欲试的样子,虽然心里对清理面粉“战场”已有预期,但还是支持了她的探索。面粉买回来,冉冉系上小围裙,摩拳擦掌。
第一次和面,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最后揉出一大团黏糊糊的面疙瘩,粘得满手都是,小脸上也蹭了几道白印子,像个唱戏的小花脸。她自己看着都笑了,乖乖蹲在旁边,好奇地嗅着空气里陌生的面粉香气。
“不行,我得找外援!”冉冉不服输,洗干净手,拿起妈妈的手机,熟练地拨通了奶奶的视频电话。
屏幕那端,韩母看到小孙女顶着几道面粉印子的花猫脸,笑得合不拢嘴。
“奶奶!我想学蒸馒头!可是我揉的面一点都不光滑,粘手!”冉冉对着镜头诉苦,把那一团“成果”展示给奶奶看。
韩母是地道的北方人,面食是看家本领。她隔着屏幕,耐心地指导:“傻丫头,水要一点点加,边加边用筷子搅成絮状,没干粉了再下手揉……感觉粘手就稍微拍点干粉,但不能多……对,就这样,用手掌根往前推,再折回来……要揉到‘三光’——面光、盆光、手光,那才算好……”
冉冉听得认真,小手跟着奶奶的指挥笨拙地揉捏着。林潇南也在一旁听着,暗自记下要点,准备在女儿需要时搭把手。
在奶奶这位“远程名师”的指导下,冉冉的第二次尝试明显进步了许多。虽然揉面的手法还显稚嫩,但至少面团成型,不再粘手得无法收拾。发酵、整形,虽然蒸出来的馒头大小不一,形状也算不上完美,有些还因为揉搓不够而带着些许发酵的小气孔,但当掀开锅盖,看到一个个白白胖胖、散发着麦香的小馒头时,冉冉的成就感达到了顶峰。
“爸爸!妈妈!阿叙!快来看我做的馒头!”她兴奋地招呼着。
韩彻撑着拐杖过来,拿起一个还有些烫手的馒头,掰开,里面是细密的蜂窝组织,他咬了一口,点头称赞:“嗯,有嚼劲,香!比我妈做的差点火候,但第一次做成这样,非常棒!”
阿叙直接抓了一个,蘸着炼乳,吃得腮帮子鼓鼓囊囊,含糊不清地说:“厉害!”
林潇南看着女儿亮晶晶的眼睛和自豪的小脸,心里软成一片。她拿起手机,拍下女儿和她那屉“处女作”馒头的合影,发给了韩母,附言:「妈,您徒孙出师了!」
乖乖围着厨房打转,得到了一个小巧的、没沾炼乳的馒头边角料,吃得尾巴摇成了螺旋桨。
从此,冉冉的厨艺版图正式扩展至面食领域。她开始研究花卷怎么拧才好看,面条怎么擀才筋道,甚至跃跃欲试地想挑战包饺子。
厨房,成了她新的游乐场和创造天地。面粉、酵母、各种食材成了她的玩具,而家人满足的笑容和光盘行动,则是她获得的最大奖赏。家的烟火气里,因为这个小厨神的不断进阶,而增添了更多温暖、新奇和成长的滋味。韩彻看着在厨房里忙碌的小身影,觉得这条伤腿养得,似乎也格外有价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