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背后之代号47 > 第123章 淬火之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二十四小时,对林一鸣而言,是生命被强行撕裂又重塑的过程。时间不再是流动的概念,而是被切割成一块块冰冷、坚硬的合金模块,每一块都沉重得足以压垮普通人的意志。

体能训练区,汗水、尘土和隐约的血腥味混杂在空气中。负责基础战斗技能强化的教官,代号“铁犀”,人如其名,如同一块冰冷的钢铁。他那张刻板的脸上从未出现过第二种表情,眼神锐利得像能刮下人一层皮。

“战术翻滚!不是让你娘们唧唧地打滚!重心压低,腰腹发力!你是想用你的脸去接敌人的子弹吗?”冰冷的呵斥伴随着战术靴踩踏地面的闷响,在一鸣耳边炸开。

一鸣刚从地上爬起来,左臂伤口因刚才那个不够标准的翻滚动作而传来撕裂般的痛楚,让他眼前阵阵发黑。他能感觉到汗水沿着鬓角流下,滴落在冰冷的地板上,迅速洇开一小片深色。

“掩体利用!你以为躲在这玩意儿后面就安全了?”铁犀一脚踹在模拟掩体上,“流弹、破片、爆炸冲击波!计算角度!计算厚度!判断敌方火力点!你的脑子呢?被数据库吃掉了吗?”

精准射击训练更是折磨。一鸣握着制式步枪的手在微微颤抖。他并非没有摸过枪,但在“堡垒”,要求的是在极限体能消耗后,依旧能保持稳定和精准。他屏住呼吸,扣动扳机。靶子在百米外晃动,子弹擦着边缘飞过。

“脱靶!天赋平平不是借口!在战场上,脱靶就意味着死亡,意味着你的队友会因为你的无能而付出代价!”铁犀的声音毫无波澜,却字字诛心,“继续!压榨你的极限!直到你的肌肉形成记忆,直到开枪成为你的本能!”

肌肉的酸痛如同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渗透到每一根纤维。左臂的旧伤像一枚埋在体内的钝钉,随着每一次发力、每一次翻滚而被反复敲打。有好几次,他几乎要瘫倒在地,任由意识沉入黑暗。

但每当这时,两个声音便会在他脑海深处响起。

一个是“凰”那句冰冷而现实的话:“在这里,技术兵和前线士兵是两个概念。”

另一个,则是鲨鱼那声简短的、却带着某种认可的“说得不错”。

这两个声音交织成一股微弱却坚韧的力量,支撑着他再次从地上爬起,支撑着他咬紧牙关,将那份教官递来的、味道寡淡却能快速补充能量的营养膏咽下,然后再次投入到无尽的重复与折磨之中。他不能倒下,至少,不能在这里倒下。

与体能训练的粗暴直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夜莺”主导的特训。那间布满先进终端和全息信号模拟器的特殊训练室,安静得只能听到设备低沉的运行嗡鸣和自己的心跳声,却弥漫着比训练场更加浓烈的无形硝烟。

“ Forget everything you thought you knew.”(忘记你以为你知道的一切。)“夜莺”的声音透过骨传导耳机传来,清晰而冰冷,不带任何人类情感。“‘方舟’的网络防御不是静态的城墙,而是活着的、会呼吸、会捕猎的深渊。你之前接触的,连它最外层的皮肤都算不上。”

全息投影亮起,无数复杂的数据流和结构图如同星河般旋转、组合,最终凝聚成一种一鸣从未想象过的加密算法模型。其结构之精妙,逻辑之诡谲,仅仅是理解它的运行原理,就让他感到头皮发麻,太阳穴突突直跳。

“这是他们内部高阶通讯可能采用的‘幻影’变种三型。你的任务,是在一百二十秒内,在不触发其内置的‘毒刺’反制程序的前提下,找到并利用其逻辑闭环中那个理论上存在的‘后门’,植入一个持续时间为三秒的监听程序。”“夜莺”下达了指令,同时启动了倒计时。

一鸣深吸一口气,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舞。代码如瀑流般倾泻,他的大脑超频运转,尝试着各种已知的渗透路径。然而,“方舟”的防御体系远比他想象的更狡猾。第七十八秒,他的一个试探性数据包被识别,模拟系统内瞬间响起尖锐刺耳的入侵警报,红色的警告框覆盖了整个视野。虚拟的、带着强烈攻击性的追踪程序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沿着他伪装的路径逆流而上,几乎在瞬间就锁定了他的模拟Ip源头。

“失败。溯源完成度百分之九十二。你已被‘标记’。”“夜莺”毫无感情地宣布结果,重置了系统,“数据清除。重新开始。”

一次,两次,三次……

失败如同冰冷的雪水,一次次浇灭他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眼睛因长时间聚焦在快速闪烁的数据流上而布满血丝,干涩刺痛。手指因为过度集中和精神紧张而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体力与精神的双重消耗,几乎要将他推向崩溃的边缘。

但他没有放弃。在极致的压力下,阿民曾经在那些昏暗网吧里,拍着他的肩膀,半开玩笑半认真传授的那些“歪门邪道”——那些关于系统底层逻辑的非常规思路,关于利用规则漏洞的奇思妙想,仿佛沉睡的火山,被重新点燃。它们与“夜莺”教导的严谨体系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他脑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在不知第多少次尝试中,距离失败仅剩十秒。常规方法已全部宣告无效。就在绝望即将吞噬他的瞬间,他注意到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系统资源调度器在处理特定类型加密请求时,会出现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周期性的延迟,这个延迟远低于毫秒级,却真实存在。

电光火石间,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念头闪过。他放弃了所有复杂的破解算法,转而编写了一段极其精简、甚至可以说是粗糙的代码,精准地卡在那个延迟出现的瞬间,将监听程序伪装成一个普通的系统资源确认信号,送了进去。

成功了!

屏幕上跳出了绿色的“核心数据区触及成功”提示。整个过程,无声无息。

训练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夜莺”看着那行提示,沉默了足足五秒钟。她转过头,第一次,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眸子里,除了绝对的冷静之外,流露出了一丝极淡的、却真实存在的情绪——惊讶。她仔细审视着一鸣,仿佛要重新评估这个看似瘦弱的技术兵。

“……很好。”她的声音依旧平稳,但那份惊讶似乎并未完全敛去,“利用了非设计层面的物理特性。思路……很特别。休息十分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接下来,进行‘堡垒’自有‘黑墙’加密体系的逆向破解与防御陷阱布置。你需要学会,当我们的家被入侵时,如何找到入侵者,并给他一个‘惊喜’。”

与此同时,在另一边的装备适配区和战术模拟室,鲨鱼和“岩石”也在进行着各自的准备。

鲨鱼对“堡垒”提供的新式装备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兴趣。他抚摸着那套带有自适应伪装功能的作战服面料,感受着它在不同光线和环境下的细微变化。“光学迷彩与背景热信号模拟结合?反应延迟能控制在多少毫秒以下?”

他与装备官进行着深入的技术交流,并根据“岩石”那标志性的大口径转轮机枪的火力特点,细致地调整着小队的基础战术配置。他在全息沙盘上反复推演,标记出数个可能的接敌点和撤退路线,将每一个队员的能力都考虑进去,力求将小队磨合成一把真正无懈可击的“矛头”。

“岩石”依旧沉默如山。他没有多余的话语,只是用行动表达着一切。他仔细地检查着新分配到的那挺代号“碎颅者”的大口径转轮机枪的每一个部件,从供弹链到枪管膛线,再到复杂的冷却系统。他用特制的保养油,一遍遍擦拭着那冰冷的金属枪身,动作轻柔而专注,仿佛在对待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那沉默中,透出的是一种对即将到来的杀戮的专注,以及一种近乎虔诚的、蓄势待发的兴奋。

二十四小时,在极限的压榨下,转瞬即逝。

当“矛头”小队再次全员集结在微微震动的出发平台上时,每个人身上散发出的气质,已然与二十四小时前截然不同。

林一鸣站在队列中,身体依旧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酸痛,左臂的伤口也还在隐隐提醒着他之前的极限。但他的脊梁挺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直,眼神中褪去了不少技术兵特有的书卷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历经磨砺后的坚毅,以及一丝在数字与生死之间淬炼出的锐利。仿佛一块粗胚,经过烈火的初步锻造,虽未成利器,却已初显锋芒。

鲨鱼站在队首,气息更加内敛沉静,如同被重新打磨过的特种合金匕首,收敛了所有光华,却更显致命。“岩石”如同一座被唤醒了内部岩浆的火山,沉默之下是澎湃欲出的力量。“夜莺”依旧是一副生人勿近的冰冷模样,但她那看似普通的装备包里,多了几件一鸣完全无法理解其原理和用途的、散发着危险气息的电子战设备。

“铁砧”亲自前来送行。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扫过小队每一名成员,最后定格在鲨鱼身上,只说了简短的一句话:“‘铁毡’哨所,是我们钉在前线的一颗钉子。它不能丢。哨所外围五十公里半径,是你们的猎场。活着回来,带回我们需要的情报。”

没有鲜花,没有壮行酒。只有冰冷的命令,沉重的期望,以及空气中弥漫的、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息。

厚重的合金闸门在身后缓缓升起,外界夹杂着沙尘的风灌入平台。全地形突击车引擎发出低沉的咆哮,如同被囚禁已久的野兽。

这一次,它不再是潜行的暗影,而是如同真正出鞘的利剑,闪烁着寒光,主动迎向那片已知的、正在酝酿毁灭性风暴的天地。

他们的第一个任务指令,清晰而残酷:侦察“清道夫”先头部队“秃鹫”的精确动向,并……伺机进行骚扰性打击,用敌人的鲜血,宣告“矛头”的存在。

战争,从他们踏出“堡垒”钢铁壁垒的那一刻,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