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持续了大半个月、如同疾风骤雨般席卷一切的新书宣传期,终于在一个弥漫着紫藤萝淡香的周末傍晚,悄无声息地落下了帷幕。最后一场与南方某知名文学杂志主编的线上对谈结束,张陆桉伸出修长却难掩疲惫的手指,精准地点击了屏幕上红色的“离开会议”按钮。瞬间,界面跳转回简洁的电脑桌面,那个代表着喧嚣与连接的虚拟空间消失了,连同耳机里残留的、属于他自己的磁性嗓音的回响,以及那些需要时刻应对的、来自外界纷繁复杂的声浪,一同被抽离。

世界,在那一刻被投入了深海。

一种近乎真空的、压迫着耳膜的寂静笼罩下来。他没有立刻动弹,只是将沉重的身躯向后完全陷入椅背,闭上因长时间面对强光和屏幕而干涩灼热的双眼。疲惫不再是抽象的感觉,它有了重量和质地,像潮湿沉重的海沙,从每一寸骨骼缝隙间沉积下来,几乎要将他就此掩埋。这是一种被彻底掏空后的虚无,意识仿佛漂浮在躯壳之上,茫然无依。然而,在这极致的虚脱深处,却又奇异般地萌生出一丝微弱却坚韧的轻松感,如同被洪水肆虐过的土地,虽然泥泞狼藉,但洪水终究是退去了,留下了重新呼吸和重建的可能。该履行的合同、该露面的场合、该表达的见解,都已如数完成。接下来的事情——市场的潮起潮落、销量的数字游戏、口碑的众声喧哗——这些已不再是需要他亲力亲为、殚精竭虑的部分,他可以坦然地将它们交托给李文瀚那支专业而可靠的出版团队。

翌日清晨,当他再次走在通往教学楼的林荫道上时,步履间已不复前段时日那仿佛被无形鞭子驱赶着的仓促。初夏的阳光透过愈发茂密的梧桐叶隙,洒下斑驳摇曳的光影,空气中浮动着青草修剪后特有的清新气息,混合着不知名花朵的甜香。他刻意放慢了脚步,深深呼吸,感觉那因长期精神紧绷而仿佛锈住的胸腔,被这自然的生机一点点浸润、疏通。课堂上,当他再次引领学生们沉浸入李商隐那朦胧悱恻的锦瑟无端之境时,那份属于学者和师者的、全神贯注的沉静,正缓慢而坚定地重新回归他的眼底。粉笔与黑板的接触变得沉稳有力,勾勒出的不仅是文字与思想,更是一种心境的锚定;他与年轻学子们的眼神交汇,也再次变得敏锐而深入,能够捕捉到那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细微的困惑与领悟。这是一种失而复得的珍宝,让他倍加珍惜,如同久旱逢甘霖。

生活,仿佛从一条喧嚣轰鸣、不容喘息的高速公路,终于并入了平坦而视野开阔的乡间辅路。白天,他全心全意地沉浸在教书育人的世界里,享受着知识与思想在纯净的年轻心灵间传递、碰撞所带来的纯粹满足。下班后的时光,重新变得宽裕、柔软,完全属于他自己。他可以不必再看日程表,信步由缰地走回家,甚至在路边那个熟悉的书报亭前驻足,买一份带着油墨香的、不再急于阅读的报纸;他可以耗费整整一个晚上,就着一盏孤灯,慢悠悠地重读《瓦尔登湖》,感受梭罗在湖畔那份离群索居的宁静,而不必分心去思考任何与宣传相关的策略;或者,更简单一些,只是泡一壶清茶,坐在被夕阳镀上一层暖光的阳台摇椅上,看着天际的流云从瑰丽的橘红渐次幻化成沉静的紫灰,直至星子浮现,内心一片空明,了无挂碍。

然而,那颗在极度疲惫与喧嚣中被催生出的、关于“远方”与“出走”的种子,非但没有在回归平静后枯萎,反而在卸下了所有外部枷锁的土壤里,获得了更充足的养分,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枝叶愈发蓊郁。那不再仅仅是一个用于自我安慰的模糊幻象,而已然演变成一个需要精心绘制、并即将付诸实践的、清晰而激动人心的行动蓝图。

于是,在这些重新被掌控的、宁静的夜晚和周末里,一项新的、充满了机械美感与探索欲望的“研究课题”,自然而然地取代了那些密密麻麻的宣传通告单和媒体资料,占据了他的电脑浏览器首页,也占据了他思绪的核心——挑选一辆真正合适的、能承载他梦想的吉普车。

这绝非一时头脑发热的冲动消费,而是他那宏大“出走”计划中,至关重要、甚至带有些许神圣仪式感的核心环节。他想要的,绝非城市森林里那些披着越野外衣、实则精致而温顺的都市SUV,他需要的,是一位真正具备硬核灵魂、钢筋铁骨、能陪伴他离开平坦的柏油路,去征服崎岖、探索未知、直达天地尽头的忠诚伙伴。

书房里,再次回响起密集的键盘敲击声和鼠标清脆的点击声,但整个空间弥漫的氛围已与之前截然不同。曾经的空气里充满了处理公务的紧迫感与效率至上的冷静,而此刻,却流淌着一种闲适的、带着明确个人喜好的、甚至有些热血沸腾的研究热情。屏幕上闪烁的不再是文档和报表,而是各种硬派吉普车的霸气外观图、详尽的发动机与变速箱参数对比表、专业越野杂志苛刻的评测视频,以及那些展示着雪山、沙漠、草原、密林等极致风光的自驾路线攻略。地图上那些蜿蜒的、通向未知的线条,比任何畅销书排行榜都更让他心潮澎湃。

他像一个备考的学生,投入地钻研着那些曾经陌生的机械术语。分时四驱与全时四驱在不同路况下的优劣?前、后差速锁是否是穿越无人区的必需品?底盘的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这些关乎通过性的冰冷数据,此刻在他眼中却充满了决定性的魅力,需要反复权衡比较。是选择那历经战火与时间考验、结构简单、皮实耐操、拥有无数传奇故事的经典车型,以其纯粹的机械感与无限的改装潜力,向复古的越野精神致敬?还是拥抱科技赋能、配备了诸多电子辅助系统、舒适性与智能化程度更高、能减轻长途驾驶疲劳的新世代产品?每一个选项,都不仅仅关乎性能,更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旅行哲学与生活态度的选择。

他常常在晚饭后,为自己沏上一壶酽茶,然后便沉浸在各大声势浩大的汽车论坛和车主社群里。他仔细阅读着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素未谋面的“车友”们撰写的长篇帖子,看他们分享如何驾驭着自己的座驾,深入泥泞的热带雨林,驰骋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沿着险象环生的边境公路盘旋而上。那些贴满了车身泥浆、沐浴在壮丽日出或日落下的车辆照片,那些描述着野外陷车、兄弟携手救援、以及在璀璨银河下扎营露宿的生动文字,都像一块块充满力量的拼图,不断丰富、完善着他脑海中那个关于自由、冒险与回归的宏伟图景。他甚至能想象到,车轮碾过碎石发出的嘎吱声,发动机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沉闷而有力的咆哮,以及摇下车窗后,扑面而来的、混合着松针、泥土和雪水气息的、最原始的风。

有时,他也会带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实地探访几家品牌的4S店。他并不急于下单,更像是一位挑剔的鉴赏家,去亲身感受、去触摸、去体验。拉开车门,坐进驾驶舱,手握那粗壮扎实、传递着力量感的方向盘,调整着包裹性极佳的座椅,想象着自己正驾驭着这个钢铁伙伴,冲破一切束缚,行驶在一条望不到尽头、唯有天地相伴的公路上。销售顾问热情而专业的介绍,他耐心倾听,面带微笑,但内心深处自有一架精准的天平,衡量的是眼前这台冰冷机器,与他灵魂深处那份日益高涨的野性呼唤之间,能否产生共鸣与契合。

这个过程本身,已然成为他放松身心、积蓄能量、重构内心秩序的最佳方式。这不仅仅是在物色一个代步工具,更像是在为一场即将开启的生命远征,遴选一位值得托付所有信任与激情的、沉默而强大的同行者。每一次技术参数的深入对比,每一次论坛里沉浸式的阅读,每一次在实车内的静坐凝思,都让那个“放假后去放松一下”的朴素愿望,变得更加血肉丰满,更加轮廓清晰,更加触手可及,仿佛已经能闻到轮胎碾过野草时散发的青涩气味。

上课,潜心研究吉普车,平静地等待假期的来临。这三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如同三根稳固的支柱,支撑起了张陆桉当下全部的生活重心。一种久违的、由内而外的宁静与期待,彻底驱散了此前盘踞已久的焦灼与忙碌。他像一位经验老道、耐心十足的航海家,在风暴过后,仔细地修补了船体,加固了风帆,备足了淡水与给养,校准了罗盘,只等待季风转向,潮汐合适,便可毅然斩断缆绳,升起风帆,驶向那片存在于梦想与地图交界处的、广阔无垠的自由之境。那引擎低沉而有力的轰鸣,似乎已在他心底隐隐作响,日夜不停地呼唤着那注定不远、充满无限可能的出发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