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槿有种不好的预感。

对于朱元璋来说,多次试探下来,加上今天上午朱槿亲手将那方刻着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的传国玉玺呈给自己的时候,朱元璋眼中一闪而过的诧异与释然,让他彻底松了口气。

要知道,传国玉玺自秦以来便是正统象征,得之者仿佛便握住了天命所归的凭证。

多少人为了这方玉石掀起腥风血雨,多少帝王将它视作江山稳固的基石。

当年孙坚在洛阳宫中井内得玺,却因此遭人觊觎,最终命丧于刘表部下黄祖之手,一代名将因玺殒命,实在令人唏嘘。

而袁术更是因为得到这方玉玺,便迫不及待地僭越称帝,最终落得众叛亲离、吐血而亡的下场,成了天下笑柄。

还有十六国时期的石勒,为了夺取传国玉玺,与前赵刘曜大战数年,尸横遍野,方才将玉玺收入囊中,而后才敢正式称帝,建立后赵。

多少人为了这方小小的玉石,不惜赌上性命,搅动天下风云;多少帝王将它视作江山稳固的基石,日夜供奉,生怕有半点差池。

然而朱槿得到传国玉玺之后,快马加鞭就送回了应天。

在朱元璋看来,这举动无异于最直白的表态 —— 若真对皇位有半分觊觎,怎会如此轻易交出这等象征天命的物件?

自古争储者,莫不是汲汲营营于权势信物,朱槿却反其道而行,这让朱元璋打心底里认定,自己这个二儿子是真的对龙椅没什么念想。

更何况,朱槿与朱标之间那份兄友弟恭的情谊,早已不是作伪的戏码。

朝堂之上,朱槿永远站在太子身后半步;私下议事,他总能精准地补全朱标未说尽的考量。

这般与储君同心同德,又能力卓绝的儿子,在朱元璋眼中,简直是上天赐予的绝佳助力 —— 就像那拉车的良驹,既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又无挣脱缰绳的野心,不用来多分担些重担,岂不可惜?

朱槿想都没想就要拒绝,朱元璋却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立马继续说道:“毛骧,进来吧。”

话音刚落,殿外便走进一人。

只见毛骧身着一袭飞鱼服,那衣服以藏青色为底,用金线绣着飞鱼纹样,飞鱼身形似龙,却又生着双翼,鱼尾微扬,鳞爪分明,在殿内光线映照下,金线闪烁着耀眼的光泽,既显威严又透着几分神秘。

腰间佩着一把绣春刀,刀身狭长锋利,刀鞘以鲨鱼皮包裹,镶嵌着七枚鎏金饰件,刀柄处系着明黄绦带,整体造型简洁大气,却又暗藏锋芒,握在手中,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朱槿看见毛骧的装扮,心头一震,立马明白了自己老爹想要干什么 —— 看来是要组建锦衣卫了。

但是这也未免提前得太多了吧。

他心中清楚,锦衣卫的前身是拱卫司,后历经都尉司、亲军都督府等阶段。

按照原本的轨迹,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才会罢亲军都尉府和仪鸾司,置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正式设立锦衣卫。

而锦衣卫的诞生,是因为之后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度,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需要一个直接听命于自己的机构来维护统治,监控官员和处理大案要案,它也因此成为朱元璋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的工具。

再者,朱元璋担心自己死后,下一代皇帝驾驭不了文武功臣,于是便想借助锦衣卫大兴文字狱,罗织罪状,将辅佐他打天下的文武功臣屠戮殆尽,以巩固朱家王朝的统治。

朱元璋还认为元朝之所以天下大乱,是因为纪纲不立,主弱臣强。

因此,建国之初他将立礼法视为头等大事,锦衣卫最初的职能便是维护礼仪纲常,其前身拱卫司和仪鸾司主要负责设置仪仗、安排甲士校尉、侍卫法驾等。

朱槿暗自思忖,看来现在老爹还没登基,就要组建类似的机构,多半是为了监察百官。还有就是,应该是为了防止将来拥立刘基为丞相时,淮西那群人不满,提前做好预防吧。

朱元璋目光扫过朱标与朱槿,指着一旁的毛骧问道:“标儿,槿儿,看看毛骧这身装扮如何?”

朱标端详片刻,拱手赞道:“父王,毛骧这身飞鱼服绣工精湛,飞鱼纹样栩栩如生,金线勾勒间尽显威严;腰间绣春刀造型利落,鞘身鎏金饰件更添庄重,穿上身既显英武之气,又不失礼仪风范,实在是难得的规制。”

朱槿在一旁连忙附和:“大哥说的对。”

朱元璋闻言,瞪了朱槿一眼,随后嘴角勾起一抹深意的笑,缓缓开口道:“你们只看到这衣饰的体面,却不知咱要借这体面,立一个新的门户。”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咱打算把拱卫司换个名目,给它添些实实在在的权柄。往后,这新部门要能巡察缉捕,不管是朝堂上的官员,还是民间的百姓,但凡有‘不轨妖言’,或是结党营私的政治反对者,乃至那些妄图改弦更张的宗教团伙,都得在它的眼皮子底下过。”

“它行事不必受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那套规矩束缚,只要瞅着有可疑之处,便可直接侦察拿人,不必层层报备。”

朱元璋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说白了,它就是咱安插在天下的眼睛和手里的鞭子,替咱盯着那些不安分的人,巩固这朱家的江山。”

“当然,拱卫司原有的差事也得接着干。皇宫的守卫值宿,咱出行时的护驾警戒,这些亲军卫队的本分,一样都不能少。”

“里头还要设个镇抚司,分南北两处,北镇抚司专门管着诏狱。这诏狱可不比寻常牢狱,三法司管不着,里头的犯人,该审该讯,全凭咱的旨意,什么案子都能办。”

““南镇抚司” 负责本卫的法纪、军纠。”

说到这儿,朱元璋一拍桌案,朗声道:“这个部门,就叫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