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 第209章 锦衣卫指挥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标听着这番话,眉头微蹙,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

朱槿也在沉思,眉头紧锁成一个深深的 “川” 字,。

关于锦衣卫,他太清楚未来会发生什么了 —— 那些在史书中浸满鲜血的记载,此刻正像潮水般在脑海里翻涌。自己老爹设立它的初衷或许是好的,是为了像一把利剑般监察百官、斩断腐败的根系,以此巩固朱家江山,可这机构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旦失去束缚,便会朝着失控的深渊狂奔,慢慢就走偏了。

他眼前仿佛浮现出后世那些描述厂卫的歌谣,字字句句都带着血泪:“厂卫爪牙,虎狼蛇蝎。入民家,掠财物,辱妇女,无所不为。冤号彻天,谁其问之?”

那不是虚构的谩骂,而是无数百姓用绝望堆砌的控诉。

还有后来的东厂、西厂,一个比一个猖獗,太监掌权,缇骑四出,朝堂成了特务的天下,官员们人人自危,连说句真心话都要先瞅瞅窗外有没有黑影。

明中后期的厂卫早已不是朱元璋最初预想的模样,反倒成了寄生在王朝身上的毒瘤,吸尽了朱家天下的气血。

可话又说回来—— 朝堂之上确实需要一个监察百官的部门。

他亲眼见过州县官勾结乡绅瞒报田亩,见过将领虚报兵额克扣军饷,若是任由这些蛀虫啃噬江山,最终损害的还是天下百姓和朱家的基业。只是这监察的尺度该如何把握?权力的缰绳该攥在谁手里?如何才能避免它变成伤人的凶器?这才是横亘在眼前的关键。

朱元璋目光一转,落在朱槿身上,语气陡然加重:“槿儿!咱准备让你当锦衣卫第一任都指挥使!”

这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殿内炸响,朱槿脸上的表情瞬间僵住,眼睛瞪得溜圆,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一个字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

朱槿一听要让自己执掌锦衣卫,头摇得像拨浪鼓,连忙躬身推脱:“父王,儿臣愚钝,锦衣卫关乎朝廷纲纪,上至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牵扯甚广,儿臣实在难当此任!”

关乎朝中政事,朱槿脸上那点玩笑神色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眉头微微蹙起,眼神恳切,连说话的语调都比往常沉了几分,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认真。

朱元璋见状,脸色 “唰” 地沉了下来,浓眉拧成个疙瘩,语气也严厉了几分:“正是因为锦衣卫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才需要信得过的人去掌管!这等要害部门,放在别人手中,咱不放心!” 说罢,他重重哼了一声,目光如炬般盯着朱槿,带着几分不容置喙的威严。

朱槿被老爹这眼神看得心里发毛,急得手心都冒出了汗。

他对于这个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半分兴趣也无。

他朱槿是谁?是那个在战场上能提着敌军将领首级冲锋陷阵,在朝堂上敢指着勋贵鼻子骂其贪赃枉法的狠角色。

这些年南征北战攒下的凶名,早已成了百官眼中的 “活阎王”,寻常官员见了他,腿肚子都得打颤。

真要执掌锦衣卫,他倒不怕得罪人 —— 那些藏着猫腻的家伙,怕是躲他还来不及,哪敢主动触他的霉头?

关键是,他手里早有影卫这张牌。

那支由他亲手调教的暗卫,论隐秘,能在深夜潜入相府书房取走密信而不留下半点痕迹;论忠诚,个个都是肯为他豁出性命的死士;论效率,江浙一带的盐商刚敢囤积居奇,三日内便能将其账本、窝点、党羽查得一清二楚。

影卫的存在,连自己老爹都未必全然知晓。

有影卫在,朝堂暗处的风吹草动尽在掌握,哪里还需要锦衣卫这面招摇的幌子?

更何况,他心里早装着另一桩大事。等到父王的登基大典尘埃落定,应天府的龙椅坐稳了,他就要离开应天府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这要让自己老爹提前知晓,怕是连自己小院都出不去了。

锦衣卫指挥使?这职位听着风光,实则就是把自己钉死在京城的枷锁。他朱槿要的是广阔天地,可不是这方寸宫城的囚笼。

但是朱槿知道自己老爹一旦打定主意,寻常话怕是劝不动,眼珠 “滴溜” 一转,连忙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朱标,眼神里的焦灼都快溢出来了 —— 那眼神里明明白白写着:大哥,快帮我说说啊!我手里一堆事等着处理,哪有功夫来管这锦衣卫?

朱标何等通透,朱槿这眼神刚递过来,他就瞬间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他略一沉吟,上前一步,对着朱元璋深深一躬身,声音沉稳地说道:“父王,二弟此次回应天,确实忙得脚不沾地。之前他已和儿臣商议了不少事务,光是拟定的章程就堆了满满一桌子,等着他处理的事情更是堆积如山,实在是分身乏术。”

他顿了顿,抬眼看向朱元璋,继续说道:“锦衣卫初立,正是打根基的时候,责任重大,容不得半分疏忽。若二弟因事务繁杂而无法全心投入,怕是会辜负了父王的托付。恳请父王三思,另选贤能之人担任此职。”

说着,朱标目光转向一旁肃立的毛骧,语气恳切地补充道:“儿臣以为,毛骧便可胜任此职。其父毛麒乃是父王创业之初的旧部,当年自濠州随父王趋定远时,便毅然带领县尹归降,后来历任行军总管府经历、郎中,参与了诸多军政要务,与李善长一同协赞文书机密,是父王身边最得力的谋士之一,深受父王信任。可惜天不假年,在征讨婺州时病逝,后来还被追封为西河郡伯,这份情谊与功绩,父王想必未曾忘记。”

“而毛骧承其父之风,多年来追随父王左右,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半点差池。且他办事干练,能力出众,无论是之前的禁卫事务,还是外出办差,都办得妥妥帖帖。由他执掌锦衣卫,既能延续其父与王室的深厚渊源,又能确保这一新机构高效运作,想必不会让父王失望。”

朱元璋听着朱标的话,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 “笃、笃、笃” 的轻响,在寂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

他的目光在毛骧身上停留了片刻,只见毛骧依旧身姿挺拔,像一杆标枪似的立在那里,脸上神色平静,仿佛对这突如其来的举荐毫不在意,只是垂手侍立,静待自己的决断。

随后,朱元璋的目光又转向朱槿,眼神深邃,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朱槿则在心里暗暗给朱标竖了个大拇指,只盼着老爹能听进大哥的话,别再揪着自己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