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巷尾的少年血染苍穹 > 第121章 暗流交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废弃的配电房角落,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情报交换站”。这里的气味混杂着铁锈、尘土和张浩偶尔点燃又迅速掐灭的烟味,寂静被远处操场隐约的喧闹衬托得格外深沉。阳光透过破损的窗棱,在地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

林秋和张浩的“合作”,从拳脚技巧的无声教习,悄然扩展到了另一个更隐蔽、也更危险的层面——信息共享。这是一种基于生存本能和共同威胁的、更加脆弱的结盟。

这次,是林秋先开的口。他没有看张浩,而是低头用一根捡来的粉笔头,在布满灰尘的地面上,画起了简单的示意图。他的声音低沉平缓,像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客观事实。

“王大壮。”他用粉笔点了一个点,“每周三、周五放学后,会去后街‘兴隆’台球室,通常待一个小时左右。李亮、孙亮基本跟着。” 他在点旁边画了条短线,标上台球室的位置。

张浩靠在对面墙上,闻言挑了挑眉,没说话,但眼神里多了几分专注。他习惯用拳头解决问题,很少会去系统性地观察对手的规律。

林秋继续画,粉笔划过地面,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台球室老板是他远房表叔,所以他在里面比较放肆。但出来以后,从台球室到公交站那段路,路灯坏了两盏,有个拐角是监控死角。” 他又在短线的末端画了个圈,标注“死角”。

“李亮,”林秋换了个位置点了个点,“左撇子,但右脚是支撑腿,打架喜欢用右腿先踹,下盘不稳。怕痒,右肋附近尤其敏感。” 这些细节,是林秋长期被欺凌和冷眼旁观中,像扫描仪一样刻在脑子里的。

“孙亮,”又一个点,“胆子最小,嗓门大是为了壮胆。真动手时习惯闭眼,可以声东击西。他最近在偷偷追隔壁班一个女生,经常晚自习溜出去打电话,地点在实验楼后面的自行车棚东南角。” 这信息看似无关紧要,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就是突破口。

林秋的语气始终没有波澜,仿佛在宣读一份枯燥的实验报告。但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冰冷的积木,逐渐拼凑出王大壮一伙人的活动轨迹和性格弱点图谱。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近乎冷酷的分析能力,让一向凭直觉行事的张浩暗自心惊。

粉笔图完成,林秋随手将粉笔头扔到墙角,拍了拍手上的灰,重新抱起手臂,目光投向窗外,意思是“我说完了”。

张浩盯着地上那副简陋却信息量巨大的“地图”,沉默了片刻。然后,他嗤笑一声,带着点自嘲:“妈的,书呆子就是书呆子,记这些倒是一套一套的。”

但他没有否认这些信息的价值。他直起身,从裤兜里掏出那个旧Zippo打火机,“咔哒”一声掀开盖子,却没有点火,只是用手指摩挲着冰凉的金属外壳。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王大壮他表哥,‘黑皮’。”张浩开口,声音压得更低,带着街头巷尾流传消息时特有的神秘感,“上次车棚事件后露过面那个,在城西那片跟人看场子,手底下有几个小混混。不过,听说他最近跟另一个叫‘刀疤刘’的杠上了,为了抢老街那边的游戏厅保护费,麻烦不小,短时间内估计没空管他表弟这摊破事。”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它意味着,短期内王大壮最大的校外依仗可能靠不住。

张浩继续道:“上次篮球场那五个杂碎,是职高‘飞车党’的外围,平时在咱们学校附近晃悠,收点初中生的‘零花钱’,欺软怕硬。领头的那个高个子,最近好像因为偷电动车被派出所盯上了,收敛了不少。”

他还补充了一些零碎信息:学校哪个保安巡逻会偷懒、哪个时间点翻墙最容易、后街哪家小店老板比较罩着学生、以及听说校外最近流传一种能让人暂时浑身无力的“辣椒水”喷雾……

这些信息鱼龙混杂,有些是道听途说,有些是张浩自己混迹街头观察所得,远没有林秋的情报那么系统精准,却充满了江湖气息和实用主义色彩,弥补了林秋视角的不足。它们描绘出了学校周边更广阔、也更混乱的黑暗生态。

林秋静静地听着,眼神没有任何变化,但大脑却在飞速运转,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与自己的观察相互印证、拼接。王大壮表哥的麻烦,校外混混的近况,这些变量都可能影响未来的局势。

信息交换完毕,两人再次陷入沉默。没有讨论,没有计划,就像两个间谍在交换完情报后各自隐入黑暗。他们都清楚,这些信息是武器,如何使用,是各自的事情。同盟仅限于信息层面,行动依旧独立。

张浩最后“咔哒”一声合上打火机,揣回兜里,拍了拍屁股上的灰:“走了。”说完,便头也不回地钻出配电房,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

林秋又站了一会儿,抬脚,慢慢将地上那幅粉笔地图抹去,不留一丝痕迹。然后,他也转身离开,脚步无声。

明暗交错的光影中,两条原本独立的暗流,在这一刻短暂交汇,交换了各自携带的“养分”,然后又各自奔向未知的前方。水面很快恢复了平静,但水下涌动的力量,却已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