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冷面王爷的穿越小医官 > 第90章 江南暗线与漕帮秘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0章 江南暗线与漕帮秘辛

既然京城旧案线索受阻,萧煜果断调整策略,将调查的重心转向了千里之外的江南。那里是漕运案的起源地,也是林文渊口中“特殊矿料”秘密输送的起点。

靖王府在江南的暗线被尽数激活。这些暗线平日里或为商贾,或为文人,甚至有人已混入地方官府,成为不起眼的胥吏。一道道密令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传递下去,目标明确:查清天盛初年江南漕运舞弊案的真相,尤其是追查当年负责押运特殊物资的船队、漕帮,以及所有可能与“矿料”相关的蛛丝马迹。

与此同时,萧煜在朝堂之上也并未沉寂。他虽依旧以养伤为由深居简出,却通过几位信得过的御史,连续上了几道奏折,内容并非直接指向旧案,而是以“整饬吏治、肃清漕运积弊”为名,请求皇帝派钦差南下,重新核查江南漕运账目,严惩贪腐。这既是敲山震虎,也是为他暗中在江南的调查打掩护。

皇帝对萧煜这番“心系国事”的表现,态度暧昧,既未立刻准奏,也未明确驳回,只以“兹事体大,容后再议”暂且压下。朝堂之上,太子一系与齐王一系的官员对此事反应各异,或支持或反对,争论不休,反而更凸显了漕运这块利益蛋糕牵扯之广。

就在这看似僵持的局面下,江南的第一批消息,通过数道辗转的渠道,终于秘密传回了靖王府。

书房内,烛光下,萧煜与苏澈仔细阅读着那些用密语写就的纸条。

消息有好有坏。坏消息是,当年直接经办漕运舞弊案、以及可能接触过“矿料”运输的几名关键官员,确实如预料那般,早已不在人世,不是“病故”就是“意外”,其家眷也多迁居他处,不知所踪,线索似乎就此中断。

但好消息是,有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浮出了水面——当年负责为官府承运部分特殊物资的,并非官船,而是一家名为“义丰”的私人船行。这家船行背景神秘,与当时的漕运总督衙门关系密切,但在漕运案发后不久便迅速解散,其东家和几名核心管事也销声匿迹。

然而,暗线在追查“义丰”船行一位早已金盆洗手的老账房时,得到了一个模糊却至关重要的信息:那位老账房在酒后曾含糊提过,当年“义丰”船行确实接过几趟极其隐秘的“红货”运输,收货地点不在常见的漕运码头,而是在运河支流一处极为偏僻的废弃小渡口。

而押运那几趟“红货”的,并非“义丰”自己的人,而是由一伙行事彪悍、水性极佳、胳膊上统一纹着“鱼龙”图案的陌生人负责交接。

“鱼龙纹身?”萧煜眼中精光一闪,“可是横行江淮水域多年的‘鱼龙帮’?”

秦风在一旁点头:“极有可能!‘鱼龙帮’是江淮一带最大的漕帮之一,势力盘根错节,亦正亦邪,专接一些官府不愿明面插手、或是风险极高的私运买卖。若是他们经手,倒说得通。”

“找到他们!”萧煜立刻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找到‘鱼龙帮’当年的知情人!尤其是参与过那几趟‘红货’运输的!”

命令再次下达,靖王府在江南的力量如同嗅到血腥味的猎犬,更加疯狂地搜寻起来。然而,“鱼龙帮”作为江湖帮派,行踪飘忽,规矩森严,想要找到十几年前的知情人,谈何容易?更何况,对方既然做得如此隐秘,必然也做了防范灭口的准备。

就在江南调查再次陷入僵局时,京城这边,苏澈在太医院的旧档查阅中,却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他在整理一批前朝遗留、未被纳入正册的零散医案手札时,发现了一本落款为“孤山叟”的薄薄册子。这位“孤山叟”似乎是天盛初年太医院一位性情孤僻、不善交际的太医,其记录的多是一些疑难杂症和古怪病例。在其中一页,苏澈看到了一段简短的记载:

【天盛三年,腊月,奉密诏入玉宸宫请脉。贵人脉象滑数而沉,似有孕兆,然宫体寒滞,隐有阴毒盘踞,非吉兆也。余心疑,未敢明言,只以温补方剂暂调。后闻贵人次年春薨,所出皇子亦夭,痛哉。录此存疑。】

玉宸宫!天盛三年!早夭的皇子!

苏澈的心脏猛地一跳!这段记载虽然隐晦,但信息量巨大!玉宸宫在天盛初年居住的,正是后来因“产后失调”而早逝的端嫔李氏,而她所生的皇子,便是那位记录缺失的二皇子!

这位“孤山叟”太医怀疑端嫔在怀孕初期就中了某种“阴毒”,而这很可能导致了她们母子的死亡!这与林文渊提到的“宫中旧案”、“早夭皇子”完全对得上!

他立刻将这份手札带给萧煜。

萧煜看着那泛黄纸页上的字迹,眼神变得无比锐利:“阴毒……又是毒!看来,这宫闱深处的黑手,用毒的手段由来已久!从十多年前的端嫔,到后来的朔风营,再到猎场的刺杀……手法如出一辙!”

他看向苏澈,语气凝重:“这位‘孤山叟’太医,后来如何了?”

苏澈早已查过:“记录显示,他在天盛五年便告老还乡,此后不知所踪。”

“找!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萧煜斩钉截铁,“他是目前唯一一个可能知道端嫔中毒详情的太医!必须找到他!”

线索似乎又开始汇聚。江南的“鱼龙帮”,宫中的“孤山叟”,十多年前的漕运案与皇子夭折案……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和事,都被一条名为“阴谋”的暗线串联了起来。

然而,就在萧煜和苏澈以为看到一丝曙光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派往江南寻找“鱼龙帮”知情人的一名资深暗桩,连同其发展的两名下线,在一夜之间人间蒸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他们最后传递回来的消息,是似乎找到了“鱼龙帮”一位退隐长老的藏身之处,位于太湖中的一座无名小岛。

紧接着,京城这边,那位负责在太医院档案库协助苏澈整理旧档、知晓“孤山叟”手札存在的老吏,在家中离奇暴毙,官府给出的结论是“突发心疾”。

灭口!又是灭口!

对方显然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调查方向,并且以雷霆手段掐断了刚刚露头的线索!其反应之快,手段之狠辣,令人心惊!

萧煜的书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

“我们低估了对手。”萧煜的声音冰冷,“他们在江南和京城的力量,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这次打草惊蛇,恐怕短时间内再难找到突破口。”

苏澈看着桌上那本“孤山叟”的手札,以及江南暗桩失踪前传回的最后信息,眉头紧锁:“王爷,那我们接下来……”

萧煜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良久,才缓缓道:“既然他们如此害怕旧事重提,那便说明,我们离真相已经很近了。他们越是疯狂地掩盖,露出的破绽就会越多。”

他转过身,眼中重新燃起炽烈的火焰,那是一种遇强愈强的斗志。

“江南的线索断了,就从京城内部挖!‘孤山叟’找不到了,就从还活着的、可能知晓内情的人入手!端嫔当年身边伺候的宫人,玉宸宫的旧人,甚至是……当年可能与此事有牵连、如今尚在宫中的高位之人!”

他的目光如同利剑,仿佛要刺穿这重重宫墙,直抵那隐藏在最深处的黑暗。

“本王倒要看看,这盘踞在帝国阴影中的毒蛇,究竟还能藏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