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府的暗探在江南人间蒸发,太医院老吏离奇暴毙,这一连串的灭口事件,如同冰冷的阴云笼罩在京城上空,也彻底激怒了萧煜。对手的狠辣与果决,反而印证了他们正无限接近某个致命的真相。
“既然他们如此害怕‘孤山叟’,那这位老太医身上,必然藏着关键。”萧煜在书房内踱步,眼神冷冽如霜,“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秦风,加派人手,扩大范围,就算把大胤翻过来,也要找到‘孤山叟’的踪迹!重点查他告老还乡后的去向,以及……他可有子嗣、弟子或其他亲近之人留存于世!”
“是!”秦风领命,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立刻亲自去安排。
与此同时,萧煜将目光投向了深宫。端嫔李氏早已香消玉殒,玉宸宫也几经易主,当年的旧人更是星流云散。但皇宫大内,只要存在过,就必然留有痕迹。
“苏澈,”萧煜看向正在仔细研究“孤山叟”手札的苏澈,“你如今是左院判,有机会接触宫中一些年长的嬷嬷、太监。想办法,不着痕迹地打听一下天盛初年,玉宸宫旧事,尤其是端嫔身边伺候过的人,哪怕只是洒扫庭院的粗使宫人,只要还活着,找到他们。”
苏澈放下手札,神色凝重:“学生明白。只是宫中人多口杂,贸然打听十多年前的旧事,恐会引起注意。”
“无妨。”萧煜眼中闪过一丝算计,“你可以‘编纂前朝医案,需佐证宫廷旧例’为由,向宫中档案房申请调阅玉宸宫当年的用度记录、人员名册。动静不妨闹大一些,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在查玉宸宫的旧档。有时候,打草惊蛇,反而能让藏在草里的蛇,自己动起来。”
苏澈瞬间领会了萧煜的意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明面上大张旗鼓地调查玉宸宫档案,吸引对手的注意力和可能的阻挠,而秦风则暗中追查“孤山叟”这条更关键的线索。
“学生这就去办。”苏澈起身,准备前往太医署。
“小心行事。”萧煜在他身后叮嘱,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苏澈脚步微顿,点了点头,没有回头,快步离去。
接下来的几日,苏澈依计而行。他以太医院左院判的身份,正式行文内务府和宫中档案房,以“编纂《宫廷医案辑要》,需考证天盛初年后宫起居、用药惯例”为由,要求调阅玉宸宫在天盛元年至五年间的所有人员名册、用度记录以及相关的太医请脉档案副本。
此举果然在沉寂的后宫中激起了一圈涟漪。档案房的管事太监不敢怠慢这位新晋的爵爷兼院判,但又似乎得了某种暗示,办事拖拖拉拉,送来的档案也多有“遗漏”。
苏澈也不着急,每日准时去档案房“坐班”,慢条斯理地翻阅那些经过筛选的、无关痛痒的记录,偶尔还会“不经意”地向看守档案房的老太监打听几句当年的旧事,一副专心学术、不通世务的模样。
他这般作态,果然迷惑了一些人。暗中观察的各方势力,似乎稍稍放松了警惕,认为这位苏院判不过是书呆子气发作,沉迷故纸堆罢了。
然而,暗地里的较量从未停止。秦风那边动用了靖王府埋藏最深、几乎从不启用的几条“暗桩”,这些暗桩身份各异,有的甚至是某些王府或高官府中不起眼的仆役,他们利用各种渠道,小心翼翼地打探着“孤山叟”的消息。
皇天不负有心人。五日后,一条极其隐秘的消息传回:有人在京畿西南方向的涿州,曾见过一位形貌、年纪与“孤山叟”颇为相似的老者,隐居在一处名为“药王谷”的山坳中,以采药为生,深居简出,极少与外人接触!
涿州!药王谷!
萧煜与苏澈得到消息,精神大振!这很可能是“孤山叟”真正的隐居之地!
“秦风,你亲自带一队绝对可靠的好手,立刻出发前往涿州药王谷!务必确认老者身份,若是‘孤山叟’,无论如何,将他安全带回京城!”萧煜下令,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末将领命!”秦风知道此事关乎全局,毫不迟疑,立刻挑选了十名玄影卫中最顶尖的好手,连夜出发,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城。
就在秦风出发后的第二天,苏澈在宫中档案房那堆看似无用的旧纸堆里,竟真的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
那是一本被虫蛀鼠咬、几乎散架的玉宸宫日常用度流水账的残本,记录着天盛三年至四年的一些琐碎开支。在记录天盛三年腊月——也就是“孤山叟”手札中记载为端嫔请脉的那个时间点前后——苏澈注意到了一笔不同寻常的支出:
【腊月十五,支银二十两,购‘凝香阁’上等银霜炭十筐,送玉宸宫。】
银霜炭是宫中冬日常用的高级木炭,并无特别。特别的是送货的日期和经手人。记录显示,这批银霜炭是在腊月十六日清晨送入玉宸宫的,而经手验收的,并非玉宸宫普通的管事太监,而是一个名叫“福海”的小太监。
苏澈之所以注意到这个“福海”,是因为在随后翻阅玉宸宫人员名册(档案房最终送来了一份极其简略的版本)时,他发现这个“福海”在端嫔去世后不久,便被调离了玉宸宫,之后几经辗转,竟然在数年后,被调到了……如今风头正盛的端妃宫中当差!虽然如今已升任了管事太监,改了名字叫“安德海”,但苏澈核对笔迹和履历残片,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同一人!
一个当年在端嫔中毒前后,负责验收送入玉宸宫物资的小太监,在端嫔死后不仅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步步高升,最终到了与端嫔封号仅一字之差、且与七皇子母家关系密切的端妃宫中!
这会是巧合吗?
苏澈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他立刻将这个发现记录下来,通过秘密渠道送回了靖王府。
萧煜看到苏澈送回的密报,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鹰。
“安德海……端妃……”他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看来,我们这位端妃娘娘,也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林文渊倒了,七皇子废了,她和她背后的人,却似乎并未伤筋动骨……”
他立刻下令,让王府的暗哨严密监视端妃宫以及那个安德海的一举一动,但严禁打草惊蛇。
如今,两条线索,一条指向宫外的“孤山叟”,一条指向宫内的安德海与端妃,如同两把利剑,直刺阴谋的核心。秦风已奔赴涿州,宫内的调查也取得了关键进展。
然而,萧煜和苏澈都清楚,越是接近真相,危险也就越大。对手绝不会坐以待毙。一场围绕着陈年旧案与宫闱秘辛的最终风暴,正在悄然酝酿。他们必须赶在对手再次灭口或反扑之前,拿到确凿的证据,揭开那隐藏了十多年的血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