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噬血婆婆与地狱儿媳 > 第42章 秀英结婚办酒席,张仙凤撑面子吃光细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章 秀英结婚办酒席,张仙凤撑面子吃光细粮

腊月二十八这天,天刚亮,陈家院子就热闹起来,今儿是秀英跟李干事结婚的日子,张仙凤天不亮就扯着嗓子喊人,院里院外都忙得脚不沾地。

宋茜凌晨四点就起了,先把灶房的大铁锅刷干净,又把前儿从镇上买的细粮,白面、大米,还有攒了好久的小米,都搬出来,堆在灶房门口。张仙凤跟在后面,指挥着:“宋茜!白面都蒸成馒头,蒸两笼!大米熬成粥,多熬点,别不够喝!小米留着,给客人煮鸡蛋小米粥,显得咱们家客气!”

“娘,这么多细粮都用了?往后家里吃啥?”宋茜皱着眉,有点心疼,这白面大米,平时家里舍不得吃,只有逢年过节才拿出来一点,今儿一用,就得把所有细粮都吃光,往后只能天天啃窝头、喝稀粥了。

“吃啥?先顾着今儿的酒席!”张仙凤瞪了她一眼,语气硬得很,“今儿是秀英结婚,是咱们陈家的大喜事!街坊邻里都来吃酒席,要是细粮不够,让人家吃窝头喝稀粥,人家该咋笑话咱们?说咱们家小气,说秀英嫁得寒酸!俺可丢不起这脸!”

宋茜还想劝,陈小伟从外面进来,手里拎着刚杀好的鸡,也帮腔:“娘说得对,今儿是大姐大喜的日子,先撑住面子,细粮用完了,往后俺去砖厂多干点活,再去镇上买,饿不着咱们。”

公爹站在旁边,叹了口气,想说啥,可看着张仙凤一脸坚决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他知道,张仙凤最要面子,今儿这酒席,说啥也得让她撑起来。

宋茜没辙,只能应着,往大铁锅里倒上水,先把大米淘干净,放进锅里熬粥;又把白面倒进盆里,加水上酵母,揉成面团,放在炕头醒着,准备蒸馒头。

没一会儿,邻居们就来帮忙了——王婶帮着择菜,李婶帮着剁肉馅,还有几个小伙子,帮着搭桌子、搬凳子,院里院外都是人,说说笑笑的,热闹得很。

张仙凤穿着新做的蓝布褂,穿梭在人群里,手里攥着糖,见人就递,嘴甜得很:“多亏大伙儿来帮忙,一会儿酒席做好了,都别客气,多吃点!白面馒头、大米粥管够,还有炖鸡、炒肉,都尝尝!”

有人笑着打趣:“陈婶,你这也太客气了!平时见你家白面都舍不得吃,今儿咋这么大方?”

“那能一样!”张仙凤拍着胸脯,得意得很,“今儿是俺闺女结婚,一辈子就这一回,咋能不大方?细粮有的是,放心吃!”

宋茜在灶房里听着,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加快手里的活,面团醒好了,她赶紧揉成馒头,放进蒸笼里蒸;锅里的大米粥熬得差不多了,又把鸡蛋打进锅里,煮鸡蛋小米粥;陈小伟把鸡炖上,又把腊肉切好,准备炒菜。

忙活了两个多时辰,酒席总算准备好了院里摆了四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笼白面馒头,一碗炖鸡,一盘炒腊肉,一盘炒青菜,还有一碗鸡蛋小米粥,大米粥则装在大盆里,放在旁边,谁不够喝再添。

客人都坐好,李干事穿着新中山装,牵着穿红衣裳的秀英,从镇上过来了,手里还拎着彩礼,两匹花布,两斤红糖,还有一个红布包着的红包。

张仙凤看见他们,笑得眼睛都眯了,赶紧迎上去,拉着秀英的手,又打量着李干事:“建国,你俩可来了!快坐快坐,酒席都准备好了,赶紧吃!”

李干事笑着,把彩礼递给张仙凤:“婶子,一点心意,您收下,辛苦您和叔了。”

“哎!收下收下!”张仙凤赶紧把彩礼揣进怀里,又招呼着客人,“大伙儿别愣着,快吃!馒头不够再拿,粥不够再添,别客气!”

客人都动起筷子,一边吃一边夸:“这白面馒头真暄软,好吃!”“炖鸡真香,陈婶你太舍得下本了!”“秀英这婚事办得热闹,有面子!”

张仙凤听着这些夸赞,心里乐开了花,时不时给客人添粥、递馒头,嘴里还念叨:“好吃就多吃点,别剩下!”

宋茜和陈小伟忙着给客人添菜添粥,没顾上吃饭。公爹坐在角落的桌子上,慢慢吃着馒头,看着桌上的菜,又看了看灶房门口空了的细粮袋子,心里犯愁——今儿把细粮都吃光了,过两天就过年了,过年咋吃?开春到秋收还有好几个月,天天啃窝头,怕是熬不住啊。

可看着张仙凤高兴的样子,他也没敢说啥,只能叹了口气,接着吃。

酒席从上午吃到中午,客人都吃得饱饱的,一个个打着饱嗝,跟张仙凤道别:“陈婶,酒席办得好,我们先走了,祝秀英和李干事新婚快乐!”

“哎!谢谢大伙儿!慢走啊!有空再来家里坐!”张仙凤笑着送客人,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

等客人都走了,院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只剩下满桌的狼藉——白面馒头没剩下一个,大米粥和小米粥也喝光了,炖鸡和炒腊肉只剩下点骨头和菜汤,灶房里的细粮袋子,全空了。

宋茜开始收拾桌子,把碗筷收进灶房,又把骨头和菜汤倒进猪食桶里,忙得满头大汗。张仙凤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摸着怀里的彩礼,笑得合不拢嘴:“今儿真热闹,大伙儿都夸咱们家酒席办得好,有面子!秀英嫁得风光,俺这当娘的,也放心了!”

陈小伟靠在门框上,看着空了的细粮袋子,有点犯愁:“娘,细粮都吃光了,往后家里吃啥?过两天过年,总不能还啃窝头吧?”

“过年咋了?过年啃窝头也饿不着!”张仙凤满不在乎地摆摆手,“面子重要还是一口吃的重要?今儿要是没撑住面子,人家该咋笑话咱们?秀英嫁过去,在李干事家也抬不起头!细粮没了,往后再挣再买,有啥大不了的!”

宋茜在灶房里听着,心里又气又无奈,张仙凤为了面子,把所有细粮都吃光了,往后的日子咋过,她压根没多想。自己和陈小伟天天干活,公爹年纪大了,张仙凤还怀了孕,天天啃窝头喝稀粥,身体咋扛得住?

可她也没敢说啥,只能默默收拾着碗筷,心里想着:往后只能省着点过,窝头能多啃一口是一口,稀粥能多熬一勺是一勺,总能熬到秋收,总能有新粮食下来。

公爹拄着拐杖,走到张仙凤身边,小声说:“仙凤,往后别这么冲动了,细粮都吃光了,往后的日子不好过,孩子们天天干活,得吃点好的,你怀了孕,也得补补。”

“补啥补?”张仙凤瞪了他一眼,“俺怀了孕,啃窝头也能过!孩子们年轻,扛饿!等开春了,小伟去砖厂多干点活,挣了钱再去买细粮,啥都有了!”

公爹没再劝,只是叹了口气,回屋了。

宋茜收拾完碗筷,又去喂猪喂鸡,看着空荡荡的细粮袋子,心里沉甸甸的——她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要靠啃窝头喝稀粥,能不能熬过去;也不知道,张仙凤下次为了面子,还会做出啥冲动的事。

可不管咋说,秀英的婚结了,总算是了了张仙凤的一桩心事。宋茜想着,只要家里能安稳点,自己多干点活,多省着点,总能把日子过下去,总能熬到有新粮食、有细粮吃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