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医手遮天:毒妃倾世 > 第67章 苏鸿探望,态度转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章 苏鸿探望,态度转变

仲夏的清晨,阳光透过 “苏记惠民医馆” 的木窗,在浅棕色的梨花木诊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阿明正踮着脚,将最后一张药材标签贴在药库的木架上,标签上 “川贝母 —— 润肺止咳” 的字迹工整清秀;阿翠拿着抹布,仔细擦拭候诊区的长椅,布垫上浅青色的花纹被擦得鲜亮;周大婶则在煎药室里调试灶台,火苗舔舐着砂锅底部,发出细微的 “滋滋” 声 —— 距离医馆开张只剩五天,所有人都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空气中弥漫着期待与忙碌的气息。

“小姐,您看这脉枕的位置,是不是再往左边挪一点?” 阿莲指着诊桌旁的小柜,小声问道。苏清鸢刚点头,就听到院门外传来管家恭敬的声音:“相爷,这边请。”

众人都愣了愣 —— 苏鸿?他怎么会来?

苏清鸢放下手中的药方纸,心中虽有疑惑,却也很快平静下来。她整理了一下衣襟,走到门口迎接。只见苏鸿身着藏青色的朝服,腰束玉带,身后跟着两个随从,面色沉稳地站在院门口,目光扫过医馆的门楣,带着几分审视的意味。

“父亲。” 苏清鸢躬身行礼,语气平淡,没有太多亲近,也没有刻意疏离。

张嬷嬷和学徒们也连忙跟着行礼,阿明的手还攥着没贴完的标签,显得有些拘谨 —— 他虽听说过苏清鸢的父亲是当朝宰相,却从未见过,此刻面对这位位高权重的相爷,难免有些紧张。

苏鸿 “嗯” 了一声,目光落在苏清鸢身上,又扫过她身后的众人,才缓缓开口:“听说你的医馆快开张了,今日得空,过来看看。” 他的语气依旧带着几分上位者的威严,却少了往日的忽视,多了几分刻意的平和。

“父亲里面请。” 苏清鸢侧身引路,将苏鸿迎进医馆前堂。

苏鸿走进前堂,目光立刻被三张整齐摆放的梨花木诊桌吸引 —— 诊桌上铺着干净的白色布巾,放着崭新的脉枕和银针盒,旁边的小柜上贴着 “问诊记录”“常用药方” 的标签,一目了然。他的脚步顿了顿,又看向候诊区:长椅排列整齐,长桌上放着陶制的茶水壶和几个粗瓷碗,旁边还摆着几卷摊开的药材图谱,图谱上用红笔标注着重点,显然是特意为百姓准备的。

“这布局,倒是规整。” 苏鸿的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惊讶,他原本以为,苏清鸢不过是开一家小医馆,没想到竟如此用心,连细节都考虑得这般周全。

“前堂分问诊区和候诊区,是为了让百姓看病更方便。” 苏清鸢一边解释,一边引着苏鸿往后堂走,“后堂有药库、煎药室,还有一间隔离间,专门用于治疗可能传染的病症,避免交叉感染。”

走进后堂,苏鸿的目光落在药库的木架上 —— 药材按 “根茎类”“花叶类”“果实类” 分门别类摆放,每一层木架都贴着标签,标签上不仅写着药材名称和功效,还标注了产地和储存方法。他随手拿起一包当归,打开一看,当归的根茎饱满,断面的 “菊花心” 清晰可见,显然是上等的好药材。

“这些药材,都是你亲自挑选的?” 苏鸿问道,语气里多了几分认真。

“是,” 苏清鸢点头,“药材是医馆的根本,必须保证品质,才能让百姓放心用药。我和阿明去药材行挑了半个月,对比了多家的品质和价格,才定下的。”

说话间,两人走到隔离间门口。苏鸿看着隔离间独立的通风窗和青石板地面,眉头微微蹙起:“这隔离间,倒是少见。”

“有些病症会传染,比如风寒咳嗽、水痘,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抵抗力弱,容易被传染。” 苏清鸢推开门,让苏鸿看到里面的布置 —— 一张简单的木床,旁边放着一个小桌,桌上备着艾草和熏香,墙面刷得雪白,“设置隔离间,既是为了保护其他病人,也是为了让患病的百姓能安心治疗,这是‘惠民’该有的样子。”

苏鸿站在隔离间门口,看着里面简洁却周全的布置,心中突然生出几分复杂的情绪。他想起苏清鸢在相府时的样子 —— 沉默寡言,总是躲在角落,连吃饭都不敢抬头,他从未正眼看过这个庶女,甚至觉得她这辈子都只能在相府的角落里默默无闻。可如今,她不仅开起了有皇家许可的医馆,还把医馆打理得井井有条,连 “隔离间” 这种连太医署都未必周全的细节都考虑到了,甚至还得了太后和靖王的赏识…… 这个女儿,早已不是他印象中那个任人忽视的庶女了。

他转身看向苏清鸢,目光里多了几分正视:“听说太后不仅赐了你医馆牌匾,还免了三年赋税?靖王也对你多有照拂?”

“是,” 苏清鸢坦然点头,“太后娘娘体恤百姓,支持我开医馆惠民;靖王殿下也多次相助,比如之前我找铺面时遇到刁难,多亏殿下帮忙,才能顺利拿下。” 她没有隐瞒,也没有刻意炫耀,只是平静地陈述事实。

苏鸿听到这话,心中的盘算越发清晰。太后和靖王,一个是后宫之主,一个是手握兵权的王爷,都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苏清鸢能得到这两人的赏识,不仅是她自己的本事,更是给相府添了一层助力 —— 日后相府在朝堂上,若是遇到麻烦,或许还能借着苏清鸢的关系,得到太后或靖王的关照。之前他忽视这个女儿,是他的失算;如今,他必须重视起来,不能再错过这个机会。

两人回到前堂,苏鸿坐在候诊区的长椅上,示意随从将带来的一个锦盒放在桌上。他打开锦盒,里面是一叠银票,足足有五千两。

“这五千两,是相府给你的。” 苏鸿的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温和,“你这医馆虽规整,但规模还是小了些。用这五千两再扩两间铺面,添置些好的药材和器具,再招几个有经验的大夫,把医馆的规模做大。这样既能更好地‘惠民’,也能让相府脸上有光。”

这话一出,张嬷嬷和学徒们都愣住了 —— 相爷竟然要给小姐钱,帮医馆扩大规模?这可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阿明忍不住抬头看了苏清鸢一眼,眼中满是惊讶。

苏清鸢看着桌上的银票,心中却没有丝毫波澜。她很清楚,苏鸿不是突然对她这个女儿上心,而是看中了她背后的太后和靖王,想借着扩大医馆规模,让相府与她的医馆绑定得更紧,日后好利用她的关系。若是接受了这五千两,她的医馆就成了 “相府资助的医馆”,日后难免会受相府牵制,甚至可能被苏鸿用来谋取政治利益,这违背了她开医馆 “惠民” 的初心。

她轻轻合上锦盒,退回苏鸿面前,语气恭敬却坚定:“多谢父亲好意,只是这钱,女儿不能收。”

苏鸿的眉头皱了起来,语气带着几分不解:“为何?扩大医馆规模,对你、对相府,都有好处。”

“父亲,” 苏清鸢看着他的眼睛,缓缓说道,“我开医馆,是为了‘惠民’—— 让百姓能就近看病,能吃得起平价药。如今这医馆的规模,三张诊桌,足够应对附近百姓的需求;药材也都是平价采购,能保证百姓吃得起。若是扩大规模,添置贵重器具,招更多大夫,成本必然会增加,药材和诊金的价格也得跟着涨,反而违背了‘惠民’的初心。”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者,这医馆是我和团队一起筹备的,从找铺面到装修,从选药材到整理药库,每一步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我们想靠自己的能力,把医馆办好,不想依赖外力,也不想让医馆沾染上太多其他的东西。父亲的好意,女儿心领了,但这钱,真的不能收。”

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又没有驳苏鸿的面子。苏鸿看着苏清鸢坚定的眼神,心中突然意识到 —— 这个女儿,不仅有能力,还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是他能随意掌控的。他想借着钱让她依附相府,怕是打错了算盘。

他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收起了锦盒,语气里多了几分复杂的赞赏:“你说得有道理,是父亲考虑不周了。既然你有自己的想法,那父亲便不勉强你。只是,日后医馆若是遇到什么困难,比如有人故意刁难,或是需要人脉相助,尽管回相府说,相府会帮你。”

“多谢父亲。” 苏清鸢躬身道谢,语气依旧平淡,却多了几分疏离的客气。她知道,苏鸿的 “帮忙” 是有条件的,但至少,他现在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忽视她,这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苏鸿又在医馆里待了片刻,仔细询问了医馆开张的准备情况,比如邀请了哪些客人,是否需要相府帮忙筹备开张宴席。苏清鸢一一回答,说已经邀请了太后、沈小姐、林大人等人,宴席也准备得差不多了,不用麻烦相府。

离开时,苏鸿走到院门口,回头看了一眼 “苏记惠民医馆” 的门楣,又看了看站在门口的苏清鸢 —— 她穿着一身浅紫色的襦裙,身形挺拔,眼神平静,再也没有了往日在相府的怯懦。他轻轻叹了口气,对身后的管家说:“以后多留意着点苏记惠民医馆,若是有什么事,及时禀报。”

管家连忙应下。

看着苏鸿的马车渐渐远去,张嬷嬷才松了口气,走到苏清鸢身边,小声说:“小姐,您刚才拒绝相爷,会不会让他不高兴?”

苏清鸢摇了摇头,目光落在医馆的门楣上,语气坚定:“不会。他想要的是能为相府所用的女儿,而我想要的是能自由惠民的医馆。我们各取所需,只要我不碍他的事,他就不会为难我。更何况,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任人拿捏的苏清鸢了。”

阿明走上前,眼中满是敬佩:“小姐,您刚才说得真好!咱们的医馆,就该靠自己的本事办好,不依赖别人!”

苏清鸢笑着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咱们一起努力,让‘苏记惠民医馆’成为百姓真正信赖的医馆。”

阳光越发炽热,照在医馆的木窗上,反射出温暖的光芒。苏清鸢看着身边忙碌的团队,心中满是坚定。苏鸿的态度转变,是对她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她现在地位的忌惮。这让她更加清楚,只有不断强大自己,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才能守住 “惠民” 的初心。

只是,她也没有忘记,苏鸿的关注,或许会带来新的麻烦 —— 相府的势力错综复杂,她与苏鸿的关系缓和,会不会引起瑞王和国舅爷的更多忌惮?他们会不会在医馆开张前,使出更狠的手段来打压她?

晚风吹过,带来后院艾草的清香,苏清鸢轻轻握紧了手中的药方纸。她知道,医馆开张在即,挑战也随之而来。但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带着她的团队,带着百姓的期待,迎接所有的风雨。而一场针对医馆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即将在开张当天,给她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