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清鸢堂,刚卸下的草药还带着露水的湿气,学徒们正忙着分拣晾晒,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百姓们排着长队,脸上满是安心的笑容 —— 昨日李三被抓、曹药顺利入城的消息传遍京城,大家都知道,清鸢堂的义诊能照常进行了。
苏清鸢坐在诊桌前,为一位老妇人诊脉。老妇人患风湿多年,每逢阴雨天就关节疼痛,苏清鸢刚为她开完药方,就见张嬷嬷急匆匆地走进来,神色带着几分激动:“小姐!宫里来人了!说是太后娘娘的懿旨,宣您即刻入宫接旨!”
苏清鸢心中一动,放下手中的笔:“知道了。替我更衣,我随宫人入宫。” 她猜到,定是昨日解决药材危机、扣押李三的事传到了宫里,只是没想到太后会特意下懿旨召见。
萧玦得知消息后,也赶了过来,递给她一枚玉佩:“这是太后赐我的平安扣,你戴上,入宫后若有任何情况,可让宫人通报我。” 他眼中满是关切,“李三虽被抓,但他背后的药材商还未安分,你入宫途中务必小心。”
“放心,有禁军护送,不会有事的。” 苏清鸢接过玉佩,贴身收好,跟着前来传旨的宫人,登上了前往皇宫的马车。
马车驶入皇宫,穿过层层宫苑,最终停在太后居住的长乐宫前。宫人引着苏清鸢走进殿内,太后正坐在暖阁的软榻上,手中捧着一杯热茶,神色慈和。
“臣女苏清鸢,参见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圣体安康,福寿绵长。” 苏清鸢躬身行礼,姿态端庄。
“起来吧,孩子。” 太后笑着抬手,“赐座。” 宫女立刻搬来一张锦凳,放在太后身边。
“谢太后娘娘。” 苏清鸢坐下后,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太后的手腕 —— 之前太后因风湿,手腕肿胀得难以抬起,如今却能灵活地端着茶杯,显然恢复得极好。
“清鸢,你可知哀家今日为何宣你入宫?” 太后放下茶杯,语气温和,“昨日朝阳门的事,哀家已经知道了。李三囤积居奇、扣押救命草药,多亏了你当机立断,才没耽误百姓看病。你这孩子,总是心系民生,哀家很是欣慰。”
苏清鸢起身回话:“太后娘娘谬赞,臣女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行医救人是臣女的本分,绝不能让恶人阻碍民生,耽误病患救治。”
“好一个‘分内之事’。” 太后赞许地点点头,“哀家还记得,去年冬天,哀家的风湿犯了,浑身疼痛,太医院的太医们束手无策,是你用针灸和草药,硬生生治好了哀家的旧疾。如今你又为京城百姓解决药材危机,这样的仁德与医术,实属难得。”
她顿了顿,对身边的太监总管说:“传哀家懿旨。”
太监总管立刻取出明黄色的懿旨,展开后,用洪亮的声音宣读:“奉天承运,太后懿旨:清鸢县主苏清鸢,医术卓绝,仁德济世,护佑民生有功。特将皇家药园三成药材,专供清鸢堂调用,按平价结算,不得有误。另赐黄金百两、绸缎千匹,以资嘉奖。钦此!”
苏清鸢心中一震,连忙跪地接旨:“臣女苏清鸢,谢太后娘娘恩典!臣女定不负太后重托,继续行医惠民,为百姓分忧!” 她没想到,太后不仅赐了药材,还给予了 “专供” 的特权,这意味着清鸢堂的药材供应,从此有了最稳固的保障。
皇家药园是皇室专属的药园,种植的都是上等药材,品质远胜普通药行,且产量充足。三成药材专供清鸢堂,再加上平价结算,不仅能彻底解决清鸢堂的药材危机,还能让百姓享受到更优质、更便宜的草药。
“起来吧。” 太后扶起苏清鸢,眼中满是慈爱,“哀家知道,你开医馆不是为了谋利,而是为了救人。皇家药园的药材,交给你这样的人,哀家放心。日后若有任何需要,只管入宫向哀家禀报,皇室定会支持你。”
“谢太后娘娘体恤。” 苏清鸢心中满是温暖,太后的这份信任,比任何赏赐都珍贵。
离开长乐宫时,阳光正好。苏清鸢捧着懿旨,乘坐马车返回清鸢堂。消息早已传遍京城,马车行至西大街时,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欢呼道:“苏县主万岁!太后英明!”
苏清鸢掀开车帘,对着百姓们拱手:“多谢大家支持,清鸢堂定会不负众望,继续为百姓义诊送药!”
回到清鸢堂,学徒们和百姓们早已等候在门口,看到苏清鸢捧着懿旨回来,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苏清鸢将懿旨交给张嬷嬷收好,笑着对众人说:“太后娘娘恩典,皇家药园三成药材专供清鸢堂,以后大家再也不用担心药材短缺、价格昂贵了!”
欢呼声此起彼伏,百姓们纷纷跪地谢恩,感谢太后和苏清鸢的仁德。
而此刻的京城药材市场,早已乱成一团。那些之前与李三勾结、囤积居奇的药材商们,得知太后下旨将皇家药园药材专供清鸢堂,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
“完了完了,太后都出面支持苏清鸢了,我们之前那么刁难她,她会不会报复我们?”
“李三都被抓了,我们要是不赶紧表态,说不定下一个被流放的就是我们!”
“快,赶紧把药材价格降下来,主动去清鸢堂道歉,求苏县主原谅!”
当天下午,十多家大药材商的掌柜,带着厚礼,亲自来到清鸢堂道歉。为首的是 “恒昌药行” 的王掌柜,他捧着一个锦盒,躬身道:“苏县主,之前是我们糊涂,受了李三的蛊惑,囤积居奇,阻碍了清鸢堂的药材供应,还请苏县主大人有大量,原谅我们这一次!”
其他掌柜也纷纷附和:“苏县主,我们已经把药材价格恢复到原价,以后清鸢堂若有需要,我们定优先供货,绝不加价!”
苏清鸢坐在诊桌前,神色平静:“各位掌柜,我开清鸢堂,是为了行医救人,不是为了报复谁。之前的事,既然你们已经知错,那便既往不咎。”
她顿了顿,语气严肃:“但我有三个条件:第一,即日起,清鸢堂向你们采购药材,必须按平价结算,不得随意涨价;第二,严禁囤积居奇、哄抬药价,若再有此类行为,我定会上奏太后和摄政王,从严处置;第三,优先保障清鸢堂的药材供应,尤其是义诊所需的常用药材,不得短缺。”
“一定一定!我们都答应!” 掌柜们连忙点头,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他们没想到苏清鸢如此大度,不仅没有报复,还愿意继续与他们合作。
苏清鸢让账房先生与药材商们签订了供货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药材商们放下心来,纷纷留下厚礼,却被苏清鸢婉拒:“礼物你们带回,只要你们遵守约定,保障药材供应,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送走药材商们,张嬷嬷笑着说:“小姐,这下好了,有了皇家药园的专供,再加上这些药材商的合作,清鸢堂的药材再也不用愁了!”
苏清鸢点头,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她知道,这些药材商只是畏惧太后和萧玦的权势,并非真心悔改,日后还需多加留意,防止他们再次作乱。
而另一边,摄政王府内,萧玦正在处理李三的案子。李三因 “囤积居奇、阻碍民生、冒犯县主、勾结瑞王余党” 等多项罪名,被判处流放三千里,押往极北之地,终身不得返回京城。
押解李三的囚车驶离京城时,李三望着清鸢堂的方向,眼中满是怨毒,却无力回天。他的同伙们也纷纷被处理,有的被罚款,有的被停业整顿,京城的药材市场终于恢复了秩序。
夕阳西下,清鸢堂的义诊还在继续。苏清鸢坐在诊桌前,为一位孩童诊脉,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萧玦站在一旁,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宠溺。
“太后的懿旨,真是帮了大忙。” 萧玦轻声说,“以后清鸢堂的药材,有皇家药园兜底,再也不用担心有人刁难了。”
“嗯。” 苏清鸢点头,“太后的恩典,我记下了。以后我会多入宫为太后请安,也会好好利用这些药材,救治更多的百姓。”
萧玦握住她的手:“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对了,皇家药园的总管托我转告你,明日你可以派人去药园挑选药材,有任何需要,都可以直接跟他说。”
“好。” 苏清鸢心中一暖,有萧玦的支持,有太后的信任,有百姓的认可,她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
然而,就在这一片祥和之下,一丝隐患悄然滋生。皇家药园的药材虽好,却也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且药园内部人员复杂,会不会有人暗中作梗?那些被处理的药材商和李三的余党,会不会怀恨在心,策划新的阴谋?
苏清鸢望着窗外渐渐落下的夕阳,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她知道,平静只是暂时的,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但她并不畏惧,因为她有萧玦的陪伴,有清鸢堂的团队,有百姓的信任,更有太后和皇室的支持。
而此刻的皇家药园内,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的男子,正站在一片草药丛中,眼神阴鸷地望着清鸢堂的方向。他是李三的亲信,潜伏在皇家药园内,暗中观察着一切。“苏清鸢,你别得意太早,我们不会就这样算了的……” 他低声呢喃,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一场新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苏清鸢能否再次化险为夷?皇家药园的药材供应,会不会出现新的问题?这些疑问,如同淡淡的阴影,笼罩在清鸢堂的上空,也为后续的剧情,埋下了深深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