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蔚蓝海岸之恋 > 第178章 无声的校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奚仲恺如同一股温和而持续的暖流,悄然渗透,使得星澜与袁聆之间那曾被认为绝对稳固的平衡,出现了需要重新微调的瞬间。这份催化,并未引发风暴,却促使着内在的、精细的校准机制开始悄然运行。

星澜的观测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他不再仅仅将奚仲恺视为一个需要记录的“外部变量”,而是开始尝试解析这个变量与核心目标(袁聆)之间产生互动的内在逻辑。他的观察变得更具针对性,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他个人(而非星海传承)的探究欲。

他注意到,奚仲恺并非刻意接近袁聆。他的善意和艺术家的敏感,使他能自然而然地捕捉到袁聆那份超越言语的宁静中所蕴含的“意象”,并试图用他的方式(绘画、笑容)去回应和理解。这种互动,建立在一种对“美”与“宁静”的共同倾向上,纯粹且不具侵略性。

然而,正是这种纯粹与自然,让星澜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陈萌那种外向干扰的、更深层次的“挑战”。这挑战无关力量或智力,而是关乎一种……“共鸣的多样性”。他开始意识到,袁聆那片静谧的深海,并非只与他这颗星辰共振。当外界出现频率足够柔和、方式足够恰当的波动时,也能在那片深海中激起微小的、善意的涟漪。

这种认知,让星澜那习惯于将袁聆视为唯一观测焦点和共振核心的思维模式,产生了第一次明确的“系统更新”。他开始尝试扩展自己的“交互协议”。

一次美术课上,老师让孩子们自由创作,主题是“我心中的美好”。汐瑶画了她和苏小满在花海中跳舞,海宝画了他站在领奖台上高举奖杯,充满了童真的想象力。

星澜看着空白的画纸,没有像往常那样直接开始构建充满逻辑和规律的几何图案或星图。他罕见的,犹豫了。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袁聆。她正低着头,用纤细的指尖蘸着水彩颜料,在纸上缓缓晕开一片深邃的、变幻的蓝色,那是她熟悉的、属于大海的底色。

星澜的视线在那片蓝色上停留片刻,又移向窗外,看到了屋檐下挂着的一个老旧风铃,在秋风中发出零星的、清脆的叮咚声。

他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拿起画笔。他没有画星辰,也没有画数据。他尝试着,用并不熟练的、略带生硬的笔触,在画纸的一角,画下了那个风铃的轮廓。然后,他用淡淡的银色,在风铃周围,点出了几缕仿佛随着声音扩散开来的、细微的波纹。

这对他而言是一次全新的、笨拙的尝试。他在试图捕捉一个“意象”——风铃的声音与视觉的联动,一种可以被感知的、轻柔的“波动”。这与他擅长的精确逻辑推导截然不同。

当他画完,看向袁聆时,发现袁聆不知何时已经停下了笔,正静静地看着他的画。她的目光在他画的那个风铃和声波纹路上停留了比平时更长的时间。

然后,她重新低下头,在自己那片深邃的蓝色背景上,用更浅的蓝色和白色,细细地勾勒出了几尾灵动的、仿佛在蓝色中游动的小鱼。小鱼的方向,隐隐指向画中那片风铃声波的方向。

她没有看星澜,也没有任何表示。但星澜却清晰地“读”懂了她画中传递的回应:她“听”到了他试图描绘的“声音”,并用她熟悉的海洋意象(游动的小鱼)做出了呼应。她理解了他这次笨拙的、偏离常规的表达尝试。

这一刻,星澜心中那份因奚仲恺而起的、微妙的“逻辑阻塞感”,似乎悄然松动了一丝。他意识到,他与袁聆之间的联结,并非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可以拓展和演进的。奚仲恺的存在,像一面镜子,让他看到了除了深层频率共鸣和星辰大海宿命之外,他们之间还可以有更多基于世俗感知和意象分享的互动方式。

而袁聆,对于星澜这种细微的“改变”,也给出了她独有的、积极的反馈。她似乎乐于见到星澜尝试用更贴近她感知世界的方式(意象、画面)来进行交流。这让她感觉到,他们之间的“星语聆言”,除了深邃的宇宙对话,也开始容纳更多人间烟火的细腻声响。

放学后,奚仲恺再次在走廊遇到袁聆,依旧送上一个温暖的笑容。袁聆依旧沉默,但这一次,星澜注意到,在她目光与奚仲恺笑容接触的瞬间,她周身那片宁静的频率,只是如同微风吹过湖面,泛起一丝几乎可以忽略的涟漪,随即恢复了平静。那不再是之前那种需要他立刻用“信物”去安抚的“阻滞”或“失衡”。

星澜走在袁聆身边,感受着她恢复平稳的频率,心中那份因奚仲恺而起的、陌生的情绪波动,也渐渐归于一种更深沉的平静。他明白,奚仲恺带来的催化作用,与其说是一种威胁,不如说是一次促使他们关系向内审视和向外拓展的契机。

他不再仅仅将奚仲恺视为一个需要警惕的“干扰源”,而是开始将其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参照系”,用以校准和丰富他与袁聆之间那独一无二、却也在不断成长变化的联结。

秋天的风带着凉意吹过,卷起几片金黄的落叶。星澜和袁聆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影子在夕阳下拉长。他们之间依旧沉默,但那沉默之中,似乎多了一份经过微妙调整后,更加坚韧和包容的默契。奚仲恺就像那阵秋风,吹皱了池水,却也带来了新的气息,让水底的世界,看到了水面之上不同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