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蔚蓝海岸之恋 > 第193章 星夜下的朦胧图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幕低垂,万家灯火渐次熄灭。白日的喧嚣与那带着孩童天真却又直击核心的起哄声,如同退潮的海水,缓缓沉淀在记忆的沙滩上,却留下了一些难以忽视的、微湿的痕迹。

宁家小院 · 星澜的理性推演

星澜躺在自己房间的床上,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进入睡眠或沉浸于知识库的整理。窗外,繁星点点,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的思维核心,罕见地没有聚焦于某个具体的学术问题或观测数据,而是不受控制地调取了白天那几个词汇——“结婚”、“生宝宝”。

“婚姻,”他在心中默念,调出相关社会学定义,“一种受法律或习俗承认的、通常旨在长期维系的关系契约,常涉及共同生活、经济互助及后代抚育。”

“后代,”数据流切换,“指生物学或社会学意义上的子代个体,承载遗传信息与社会传承功能。”

他将这些定义与自己和袁聆的联结进行比对。

联结存在:确认。

长期维系倾向:数据支持,概率极高。

共同生活:目前模式高度符合,未来变量待评估。

后代……?

当这个变量被引入他与袁聆的联结模型时,系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前所未有的“模拟延迟”。他试图构建一个逻辑闭环,推演“拥有后代”这一事件对现有联结模式可能产生的影响,却发现缺乏必要的参数和情感变量输入。这超出了他现有认知模型的边界。

一种奇异的、无法用“逻辑阻塞”或“数据缺失”完全描述的滞涩感萦绕不去。他闭上眼,脑海中并非浮现出具体的婴儿形象或家庭场景,而是出现了一片更加浩瀚、更加明亮的星海,在那片星海中,他与袁聆所代表的星辰,光芒交织得更加紧密,仿佛共同孕育着某种……更加庞大而温暖的光源?这意象模糊而短暂,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圆满”的吸引力。

他猛地睁开眼,理性迅速回归,将那感性的意象驱散。他重新审视那个“后代”变量,最终将其标记为“远期低概率事件,暂无需纳入核心模型,但需作为潜在关联变量进行观察”。然而,心底那丝被那朦胧意象触动而产生的、微小的波澜,却并未完全平息。他第一次意识到,他与袁聆的“星海”与“深海”,在未来,或许不仅仅只有彼此。

皮家小院 · 聆的频率感知

与此同时,皮家小院里,袁聆并没有睡。她穿着柔软的睡衣,站在自己房间的窗前,微微仰头,望着夜空中的星辰。夜风带着凉意和植物的清新气息拂过她的面颊。

白天的词汇,对她而言,不像星澜那样需要解构分析。它们更像是一组特殊的“频率信号”,直接作用于她感知世界的底层。

“结婚”——这个频率在她心中激起的回声,是“更加紧密的联结”、“不可分割的共存”,如同双星系统,围绕着共同的重心永恒旋转。

“生宝宝”——这个频率则更加奇妙,它指向“创造”、“延续”、“新的生命韵律加入现有的和谐共鸣”。

她无法想象具体的情景,但她能“感觉”到,如果那样的未来成真,她和星澜之间那片早已和谐共鸣的“场”,将会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充满生机。就像一片静谧的深海,原本只有星辰的倒影和她自己的律动,忽然间,多了许多温暖而活泼的小光点,如同新生的、会发光的浮游生物,在他们的世界里欢快地游弋,让整个深海变得更加明亮、充满希望。

这种感知并非渴望,而是一种……对某种美好可能性的纯粹接收与确认。就像她聆听风的声音、感知植物的情绪一样,她只是“听”到了由那些词汇所引发的、关于未来的、一种充满生机的频率可能性。

她的目光越过院落,望向隔壁宁家小院,星澜房间的窗户已经暗了下去。但她知道,他一定也还没有睡,或许,也在思考着同样由那些词汇所指向的、朦胧的远方。

两人身处不同的院落,望着同一片星空,心中因白日里童言无忌的起哄,不约而同地泛起了一圈圈关于“未来”的、微小而奇异的涟漪。这涟漪尚未成形,带着十岁年纪的懵懂与纯粹,却悄然在他们各自广阔而独特的内在世界里,投下了一束来自遥远未来的、温暖而模糊的光。它不诉诸爱情,却指向了比当下更加深邃、更加紧密的共生与延续。星辰与深海,在各自的静默中,第一次隐约感知到了,在永恒的守望之外,或许还存在着另一种名为“共同创造”的、更加动人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