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蔚蓝海岸之恋 > 第192章 童言与涟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星澜那句高深莫测的“频率兼容”回答,虽然成功阻挡了大部分试探,但在十岁这个对人际关系开始产生微妙兴趣的年纪,总有几个好奇心旺盛或性格大咧咧的同学,依旧会按捺不住,用他们这个年龄特有的、天真又直接的方式,试图去触碰那片神秘的领域。

女生们的“悄悄话”

课间休息时,几个女生聚在走廊的窗边,目光时不时瞟向教室里并排而坐、各自安静看书的星澜和袁聆。

“你们看他们,好像都不用说话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一个扎着蝴蝶结的女生小声说,语气里带着羡慕和一点不可思议。

“我妈妈说,这叫青梅竹马,感情最好了!”另一个短发女孩兴奋地补充。

最开始说话的女生压低声音,带着点分享秘密的兴奋:“我奶奶说,像他们这样从小一起长大,又这么要好的,长大了肯定是要结婚的!然后还会生小宝宝呢!”

“哇——!”几个小女孩发出一阵压低了的、混合着害羞和兴奋的惊呼,偷偷打量着教室里的两人,仿佛已经在脑海里上演了一出未来生活的温馨戏剧。她们的讨论充满了孩童式的浪漫想象,没有任何恶意,纯粹是对那种亲密无间关系的美好投射。

男生们的当面“突袭”

男生的方式则更直接一些。一次体育课自由活动,星澜和袁聆习惯性地找了个阴凉安静的角落坐下,一个平时就爱闹腾的男生拉着两个伙伴,笑嘻嘻地凑了过来。

“李星澜,袁聆!”那男生嗓门不小,带着促狭的笑意,“你俩天天形影不离的,是不是就像电视里演的,以后要结婚啊?”

他旁边的同伴也跟着起哄:“对啊对啊!到时候请不请我们喝喜酒?”

“生了小宝宝要认我们当干爹哦!”

他们嘻嘻哈哈,觉得这是个无比有趣的玩笑。

星澜抬起眼,看向那几个起哄的男生,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的窘迫,只有一种近乎研究者的平静。他略微思考了一下,用他那标志性的、清晰的语调回答:

“根据现有社会婚姻数据模型及个体发展不确定性分析,两个特定个体在未来建立婚姻关系的概率,是一个受多重变量影响的低概率事件。现阶段讨论此问题,缺乏有效数据支撑,意义有限。”

男生们:“……”

一阵沉默。那闹腾的男生张了张嘴,试图理解这一长串话,最终放弃了,嘟囔了一句:“……说人话行不行?”他们觉得跟星澜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自讨没趣地摸摸鼻子跑开了。

而自始至终,袁聆都安静地坐在旁边,仿佛那些话语只是掠过耳边的风。她没有看那些起哄的男生,也没有看星澜,目光落在不远处一片被风吹动的树叶上。

直到那些男生跑开,星澜重新将注意力放回手中的书时,袁聆才极轻地、几乎如同叹息般,用只有她自己能听到的音量,喃喃低语了一句:

“引力……不需要概率。”

她的声音太轻,连近在咫尺的星澜都未必能听清。但这句对她之前“引力论”的再次确认,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了她自己那片静谧的心湖。结婚?宝宝?这些词汇对她而言是陌生而遥远的符号,但它们所指向的那种“长久的、紧密的联结”,却与她感知到的、她和星澜之间那如同星辰引力般自然存在的羁绊,隐隐重合。一种极其模糊的、关于“未来”的意象,在她浩瀚的感知世界中,投下了一道微弱的、尚未成形的影子。

星澜那边,虽然他用理性的概率论成功“击退”了调侃,但那些词汇——“结婚”、“生宝宝”——本身,却像一组异常数据,被强行输入了他的处理系统。他试图将其归类为“无效社交噪音”,但这些词汇所关联的、关于“未来长期绑定”的概念,却与他数据库中关于“与袁聆长期联结稳定性”的核心条目产生了微弱的关联。

他不动声色地继续看书,但书页上的字符,在某一瞬间似乎出现了极其短暂的模糊。他下意识地调取了关于“人类婚姻制度与社会学意义”的资料进行快速浏览,试图从逻辑层面彻底解析这个“玩笑”,却发现自己无法像处理数学公式那样,将其完全转化为冰冷的数据。一种难以用现有模型描述的、极其微小的“逻辑滞涩感”一闪而过。

海宝抱着篮球跑过来,刚好看到那几个男生悻悻离开的背影,又看看一脸平静(但他总觉得好像比平时更绷紧一点)的星澜和依旧安静的袁聆,大概猜到了怎么回事。他用力拍了一下球,发出“砰”的一声,大声道:“别理他们!闲的!星澜,走,投几个篮去!”

星澜合上书,点了点头,站起身。他没有看袁聆,但袁聆也自然地跟着站了起来。

童言无忌的起哄,如同春日偶然刮过的一阵风,吹皱了少年少女心湖表面那层尚未自觉的平静。涟漪虽微,却真实地荡漾开来。那些关于“未来”的词汇,第一次如此具体地被提及,像一颗种子,悄然落入了两块各自丰饶,却又紧密相依的土地。它尚未发芽,但土壤,已经知道了种子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