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凤算大唐:从纸贵长安到日月当空 > 第150章 浴血曙光与惊世蓝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0章 浴血曙光与惊世蓝图

第一百五十章 浴血曙光与惊世蓝图

永徽八年的冬天,是以北疆将士的鲜血和帝国的煎熬为代价度过的。营州城下,尸骸堆积如山,城墙多处坍塌,又被守军以血肉之躯和砖石木料勉强封堵。程知节率领的援军被薛延陀骑兵死死缠住于野地,无法靠近营州,战局陷入了最残酷的消耗阶段。

每一次从前线传回的军报,字里行间都浸透着绝望与坚韧。朝堂之上,再无人争论新政旧制,也无人提及南海风波,所有人的心都系于那片苦寒之地的存亡。李瑾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林薇更是强撑着病体(天花后遗症并未完全康复),协助处理繁重的军政事务。

转机出现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支由“跳荡铁骑”残部与当地边民组成的敢死队,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恶劣天气的掩护,奇迹般地穿越了薛延陀的封锁线,突袭了其设在百里外的一处关键粮草囤积点!大火烧了整整一夜,薛延陀前线大军顿时断粮!

与此同时,登州水师不顾风浪险恶,再次成功袭击高句丽沿海,焚毁其新造战船数十艘。后院接连起火,高句丽与薛延陀的联军士气遭受重挫,攻势为之一滞。

程知节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不惜代价猛攻薛延陀主力,终于将其击退,打通了通往营州的最后通道!

当援军的旗帜终于出现在营州城头时,城上城下,幸存者相拥而泣。营州,这座饱经摧残的边陲雄城,再一次奇迹般地守住了!

捷报传回长安,满城泪飞如雨。紫宸殿内,李瑾手持军报,良久无言,唯有紧握的双拳微微颤抖。林薇靠在他身旁,亦是热泪盈眶。

北疆的烽火,终于看到了熄灭的曙光。

**\\* \\* \\***

然而,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营州军民十不存三,北疆诸军伤亡过半,国库为之一空。帝国如同一个重伤的巨人,虽然击退了致命的攻击,却也已元气大伤。

就在朝廷忙于抚恤伤亡、重整北疆防务之际,那个被战火暂时掩盖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南海。

“昆仑”势力利用大唐无暇南顾之机,加紧了对航线的骚扰和对室利佛逝的拉拢。吕宋据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商路几近断绝。若放任不管,帝国多年经营的南海战略恐将毁于一旦。

“必须立刻向南海增兵!”一位将领在朝会上慷慨陈词,“否则前功尽弃!”

“增兵?钱从何来?兵从何出?”户部尚书立刻反驳,声音带着疲惫与无奈,“北疆抚恤、重建,已让国库捉襟见肘。各地府兵亦需休整。此刻再启南方战端,无异于竭泽而渔!”

是优先恢复元气,还是不惜代价保住南海?朝堂之上,两难的选择再次摆在面前。

**\\* \\* \\***

就在这僵持不下之时,东宫再次成为了打破平衡的微妙力量。

大病初愈的李瑾,在林薇的陪伴下,前往东宫探望太子。却见李昊并未像往常一样在沙盘前推演,而是伏在案上,对着一幅巨大的白绢,用炭笔勾勒着什么。那白绢上,已然画出了一副极其复杂、前所未见的图形——

那是一个庞大的、由无数齿轮、连杆、管道和巨大轮子组成的机械结构草图!图形中央,是一个被火焰包裹的、类似锅炉的装置,连接着复杂的活塞与曲轴,最终驱动着两侧巨大的、带有叶片(类似螺旋桨)的轮子!图形的旁边,还用稚嫩却清晰的笔触写着几个字:“自走船,不靠风”。

无需风帆,自己能走的船!

李瑾和林薇站在李昊身后,看着这幅超越时代的草图,震惊得几乎忘记了呼吸!这分明就是李昊之前“蒸汽之问”的具体化!虽然许多细节粗糙甚至谬误,但其核心原理与结构,已隐隐勾勒出了蒸汽轮机的雏形!

“昊……昊儿,这……这是何物?”李瑾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李昊抬起头,看到父母,兴奋地指着草图:“父皇,母后!这是儿臣想的‘自走船’!用火烧水,气推着这些杆杆和轮子转,船就能自己走了!不用等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比坏人的船快!”

他指着草图上的“锅炉”和“轮子”,眼睛闪闪发光:“有了这个,我们就能很快地把兵和粮食送到南海,打坏人!也能很快地从海外运回来很多很多好东西!”

他用他所能理解的方式,描绘出了一幅依靠技术优势,彻底打破地理限制,实现全球力量投送的宏伟蓝图!

李瑾看着儿子,又看看那幅惊世骇俗的草图,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他仿佛看到,帝国未来摆脱当前困境、真正走向强大的钥匙,或许就握在这个年仅七岁的孩童手中。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对林薇道:“薇儿,看来……我们不能再犹豫了。”

林薇紧紧握着李瑾的手,目光坚定地看着那幅草图,缓缓点头:“是的,陛下。北疆要稳,南海……更不能弃!或许,我们该换一种思路,来破解这南北困局了。”

帝国的未来,似乎在这一刻,被那孩童笔下简陋却充满无限可能的线条,引向了一条谁也无法预料的道路。技术的阴影与光辉,从未如此清晰地交织在一起,照亮前路,也投下了更深邃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