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惊世草图与绝境新策
太子李昊那幅名为“自走船”的惊世草图,如同在沉闷压抑的朝堂投下了一颗火种。尽管其构想荒诞不经,细节谬误百出,但那“不靠风帆,自行驱动”的核心概念,以及背后蕴含的、超越时代的力量投送理念,却深深震撼了李瑾与林薇。
这幅草图被秘密送往“弘文馆格物分院”,交由最顶尖的几位大匠研看。初时,匠人们皆摇头失笑,视之为孩童妄语。但当他们仔细审视那锅炉、活塞、曲轴与轮叶的联动结构,再结合太子此前关于“水沸气动”的疑问,一些思维敏锐者渐渐收起了轻视,陷入了沉思。
“虽似天方夜谭,然其理……似乎并非全然不通。”一位精于水力机械的老匠师捻须沉吟,“若真能以火代水,以气为力……”
希望的火苗,开始在极少数人心中悄然点燃。
**\\* \\* \\***
然而,远水难解近渴。“自走船”即便真有实现之日,也绝非眼前危局所能等待。北疆亟待重建,南海岌岌可危,国库空空如也。帝国实实在在地站在了悬崖边缘。
朝会上,关于优先北疆还是驰援南海的争论已趋于白热化,双方皆有理有据,互不相让。就在这僵持不下、气氛近乎凝固之际,林薇站了出来。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清亮坚定。
“陛下,诸位大人,”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北疆与南海,于我大唐而言,并非非此即彼之选,实乃唇齿相依。”
她走到那幅巨大的寰宇图前,手指划过漫长的海岸线:“北疆之困,在于强邻环伺,防线漫长,被动防御,耗费巨大。南海之危,在于航线受阻,财源断绝,若失南海,则我朝向外之势受挫,财力更竭,北疆亦难长久。”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众臣:“故而,臣妾以为,当务之急,非是简单地选择保北弃南或保南弃北,而是需找到一条能以最小代价,同时稳住两线,并为未来开辟新局之路。”
“皇后有何良策?”李瑾沉声问道,眼中带着希冀。
“北疆,当以‘守’为主,‘抚’为辅。”林薇道,“命程老将军稳固防线,不必急于求成,反攻高句丽。同时,加大对其余草原部落的笼络分化,以夷制夷,减轻压力。营州重建,可鼓励民间商队参与,以工代赈,朝廷给予政策便利,而非全由国库承担。”
“至于南海,”她的话锋转向南方,语气带着一丝决绝,“此刻派大军远征,确为下策。但我们或许可以……借力打力。”
“借力打力?”众臣不解。
“据督护府情报,‘昆仑’势力虽与室利佛逝接触,然其国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亦有仰慕我朝文化、渴望通商之权贵。且南方海域,并非只有‘昆仑’一股势力。”林薇分析道,“可命‘南海督护府’与吕宋舰队,改变策略。暂缓与‘昆仑’正面冲突,转而全力支持吕宋据点,将其经营为永不沉没之战舰。同时,派遣精干使者,携重礼与新式商品,绕过‘昆仑’控制的区域,直接与室利佛逝内部的其他实权派,乃至更南方的其他海岛王国建立联系,许以贸易厚利,共抗‘昆仑’!”
她顿了顿,加重语气:“我们甚至可以,暗中支持与‘昆仑’有仇怨的南方土着部落或海盗,提供些许军械、情报,让他们去给‘昆仑’制造麻烦!我们要让‘昆仑’明白,在这片海上,与我大唐为敌,将寸步难行!”
这是一套极其灵活、甚至带着几分诡谲的组合拳。它放弃了短期内大规模军事解决的念头,转而运用外交、经济、情报乃至代理人战争等综合手段,在南海织就一张无形的大网,以最小的直接代价,维持存在,牵制对手,等待时机。
朝堂之上一片寂静。许多守旧大臣被这超越传统战争范畴的策略所震撼,一时难以消化。而一些有识之士,则从中看到了破解当前困局的希望。
“此策……或可一试。”良久,一位老臣缓缓颔首。
李瑾看着林薇,眼中光芒闪动。他知道,这是目前情况下,最现实也最大胆的选择。
“准!”他最终拍板,“北疆、南海,皆依皇后之策行事!告诉程知节,给朕稳住!告诉南海督护府,放开手脚,朕许他们临机决断之权!”
**\\* \\* \\***
帝国的指令,以最快的速度传向南北。北疆的唐军开始转入战略防御,休养生息,同时加大了与草原其他部落的往来。南海的吕宋据点得到了来自岭南的紧急物资支援,变得更加坚固。“南海督护府”派出的秘密使团,也带着丝绸、瓷器和部分非核心的工坊制品,搭乘快船,悄然驶向了南方星罗棋布的岛屿。
然而,就在这新的战略刚刚启动之际,一个来自帝都内部的意外消息,让李瑾和林薇的心再次揪紧。
那位曾因“尸谏”而名动朝野、后捐赠藏书致仕的老学士,其家族子弟近日在长安城中,与几位宗室子弟及江南籍官员过往甚密,时常聚会。而聚会之中,言谈间似乎对太子殿下“聪慧过人”、“常有惊人之思”颇多“忧虑”,甚至隐晦提及“恐非国家之福”!
旧势力的触角,从未真正收回。他们似乎敏锐地察觉到了东宫那超越常理的存在所带来的“威胁”,开始以更隐蔽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不安与抵触。
李瑾闻报,面色阴沉。他挥退众人,对林薇叹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昊儿的天赋,看来已让某些人……寝食难安了。”
林薇默默握住他的手,目光望向东宫的方向,轻声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既然无法隐藏,那便……让他长得更高,更壮,直到无人可以撼动。”
帝国的内外困局,似乎找到了一条狭窄的突围路径。然而,内部的暗流与未来的不确定性,依旧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顶。那幅惊世草图所代表的未来,究竟是希望之光,还是……更大风暴的前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