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科技王冠 > 第71章 周工的握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西北的风沙仿佛已经浸透了棉袄的每一根纤维,连呼吸都带着一股戈壁特有的、粗粝而干燥的尘土味。吉普车在坑洼不平的“搓板路”上剧烈颠簸,卷起漫天黄尘。陆知行和周维雄并排坐在后座,两人都望着窗外那仿佛没有尽头的、荒凉而壮阔的景色,一时间都没有说话。

周维雄摸出半包压得皱巴巴的“大前门”,自己叼上一支,又递给陆知行一支。车厢里划火柴的“刺啦”声格外清晰。他深吸了一口,劣质烟草的辛辣烟雾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开来,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长途奔波后的沙哑和一种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的感慨:

“所里,收到基地发来的表彰通报和立功喜报了。”他顿了顿,烟雾模糊了他棱角分明、被风沙刻上皱纹的脸,似乎在斟酌着分量,“…干得漂亮。真他娘的给咱第六研究所,挣了大脸面了!部里科技司的王司长,亲自打电话给老所长,点名表扬!说咱们六所藏龙卧虎,出了真人才!”

陆知行接过烟,却没有点燃,只是捏在手里,感受着那粗糙的烟卷质感:“周工,您过奖了。是团队拼了命的结果,也是基地上下,从雷大校到炊事班,全力支持的结果。我个人的力量,放在这么大的系统工程里,不过是一颗螺丝钉。”

周维雄摆了摆手,打断了他这套标准的谦辞,语气带着老派技术干部的直率:“跟我这儿还来这套虚头巴脑的场面话?”他转过头,目光复杂地看着陆知行,那里面有毫不掩饰的欣赏,有“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感慨,更有一丝看着自己栽培的树苗终于长成栋梁的欣慰,“说实话,你小子刚来那会儿,提着个洋皮箱,满嘴‘集成电路’‘系统架构’,我是真看不上。觉得你脚不沾地,不踏实,跟我们这些跟油泥、扳手、设计图纸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家伙,不是一路人。”

他摇下车窗,弹了弹烟灰,戈壁的风猛地灌进来,吹得人一激灵。他自嘲地笑了笑,目光望向窗外飞速后退的、苍凉寂寥的景色:“现在看来,是我老头子顽固,眼光短浅喽。老马也有失蹄时。你选的这条路,是对的,是看得远的路。晶体管…集成电路…你比我们这帮抱着苏修老黄历当圣经的人,看得透,看得远啊!咱们的国家,不能总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捡剩饭吃,得有自己的硬家伙!”

这话语里的坦诚和近乎自我批判的深刻认同,远比任何官方的嘉奖令更让陆知行动容。他知道,对于周维雄这样一位骄傲的、从苏联专家手底下成长起来、笃信“实践出真知”、习惯了“傻大黑粗”但可靠的技术路线的权威,能如此坦诚地承认自己“看走了眼”,并真心实意地肯定一个更年轻、更“离经叛道”的技术方向,需要多大的勇气、胸襟和对国家利益的至高忠诚。

“周工,您千万别这么说。”陆知行坐直了身体,语气真诚,带着发自内心的敬意,“没有您当初顶住所里那么大的压力,给我那间漏风的破车间栖身,没有您后来在资源上千方百计、甚至不惜得罪人地给我们挤出来硅料、磁芯,没有您像定海神针一样稳住大后方,‘争气机’项目早就夭折在半路了,我可能也根本没有去‘507’接受考验和锻炼的机会。您是给我们这片刚刚破土的试验田浇水施肥、遮风挡雨的人。”

周维雄没再说什么,只是伸出粗糙有力、布满老茧和烫伤疤痕的大手,重重地拍了拍陆知行的膝盖。一切尽在不言中。过了一会儿,他收敛了神色,语气重新变得严肃起来,像一位即将送弟子远行的师父:

“回去之后,担子会更重。‘争气机’现在是所里的金字招牌,是面子工程,但也成了更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你现在名声在外,又是立功,又是破格重用,盯着你的人,等着看你笑话的人,只会更多。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以后做事,不仅要低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你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陆知行凝重地点了点头。他深知,荣誉的背面,往往是更复杂的局面、更挑剔的目光、更隐蔽的较量和更沉重的责任。

回到研究所,在那间招待所依旧简陋、但比起基地土坯房已算“豪华”的单间里,周维雄从随身的、边角磨损的黑色人造革提包里,拿出一瓶用旧报纸仔细包裹的汾酒和一小包油汪汪的五香花生米。“来,算是给你接风洗尘,去去晦气,也是…给我自己践行。”他给两个印着“劳动最光荣”字样的搪瓷缸倒上清澈的酒液,透明的液体在昏黄的灯光下荡漾,“所里刚刚开了会,正式决定,成立独立的‘计算机技术研究室’,行政级别定为副处级,由你担任主任,全面负责技术规划和行政管理。我嘛,以后就主要负责帮你协调关系、跑跑部里、保障后勤,当个顾问。技术上的事,你全权负责,大胆去想,放手去干!”

两只粗糙的搪瓷缸用力地碰在一起,发出清脆而坚实的响声,如同一个新时代开启的号角。这不仅仅是接风酒,更是一次权力的交接,一份沉甸甸信任的托付,和一个全新征程的起点。陆知行知道,他肩上的担子,从这一刻起,真正变得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