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科技王冠 > 第50章 奔赴酒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黎明前的基地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没有喧哗,没有送行的人潮,只有几辆覆盖着帆布的军用卡车静静停在实验楼前,发动机低沉地轰鸣着,排气管在冰冷的空气中呵出白雾。

陆知行带领团队所有人,列队站在空地上。他们穿着统一的深色棉服,神情肃然,目光坚定地看着那个被严密固定在特制运输车上的银白色箱子——里面沉睡着他们数百个日夜的心血结晶。

“同志们。”基地负责人站在队列前,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寂静的广场,“任务的重要性,我不再赘述。你们肩上扛着的,是国家的期望,是民族的尊严。我代表基地,预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全体都有——敬礼!”

在场所有留守人员,齐刷刷地举起右手,向这支即将出征的小分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陆知行挺直胸膛,代表团队回以标准的军礼:“请组织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没有更多的言语,一切尽在不言中。队员们迅速而有序地登上了指定的卡车。车厢内光线昏暗,两侧是硬质的长条凳,中间固定着几个重要的仪器箱和个人的行李。帆布帘放下,隔绝了外面的世界,车厢内只剩下彼此熟悉的呼吸声和车轮碾压路面的单调声响。

车队缓缓驶出戒备森严的基地大门,融入戈壁滩苍茫的晨曦之中。

路途漫长而颠簸。起初,还有人低声交谈几句,但随着车辆深入戈壁,所有人都逐渐沉默下来。窗外是无垠的荒凉,天地间仿佛只剩下这一列车队在孤独前行。粗粝的风沙拍打着帆布车篷,发出持续不断的沙沙声。

王铁柱靠着车厢壁,闭目养神,但一只手始终下意识地按在胸前,那里贴身放着家人的照片。赵庆民则透过帆布的缝隙,好奇地向外张望,被这辽阔而严酷的景象所震撼,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兴奋,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

林云深早已摊开了他的笔记本,借着从缝隙透进来的微弱光线,继续演算着某个公式,仿佛外界的颠簸与荒芜与他无关。他的世界,稳定地构建在数字与逻辑之上。

陆知行和雷震宇坐在靠近车头的位置。雷震宇仔细检查着固定在车厢中间的几个装有备用元件和核心工具的箱子,确保它们在颠簸中不会受损。陆知行则摊开一张简陋的路线图,目光沉静,脑海中反复推演着抵达发射中心后的每一个步骤。

“老陆,”雷震宇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刚才出发前,保卫科的老李又特意找我交代了一遍,路上要格外留神。”

陆知行目光微凝,点了点头。他知道雷震宇指的是什么。那封关于不明无线电信号的电报,像一片阴云,虽然遥远,却提醒着他们这条征途并非绝对太平。他轻轻拍了拍身边那个装着最关键技术文档的保密箱,箱体冰冷的触感让他更加清醒。

“我们的人,信得过。”陆知行声音平稳,“机器,更信得过。”

中午,车队在一片背风的雅丹地貌旁短暂休整。队员们跳下车,活动着僵硬的身体,就着冷水啃着硬邦邦的压缩干粮。戈壁的正午,阳光直射,却感受不到多少暖意,只有干冷的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生疼。

“好家伙,这地方,真是寸草不生啊。”王铁柱嚼着干粮,环顾四周,感慨道。

“所以才能藏住秘密,干大事。”雷震宇拧紧水壶盖,言简意赅。

赵庆民试着踩了踩脚下坚硬如石的盐碱地,抬头望向湛蓝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在这里把火箭送上天,想想就带劲!”

陆知行没有参与讨论,他走到运输车旁,再次确认了固定箭载计算机箱体的绳索和缓冲垫是否完好。每一次检查,都是对“万无一失”这四个字的践行。

休整完毕,车队再次上路。日头偏西,将戈壁染成一片金红。路途依旧颠簸,但所有人的心,却随着距离的缩短而愈发沉稳。他们知道,目的地就在前方。

当远方地平线上,隐约出现一片巍峨的建筑轮廓,以及那高耸入云的发射塔架时,车厢内所有人的呼吸都不由得一滞。

“到了。”陆知行轻声说,目光穿透帆布的缝隙,牢牢锁定那片承载着无数人梦想与奋斗的土地。

赵庆民忍不住扒开帘子,瞪大了眼睛。林云深也合上了笔记本,静静望去。王铁柱和雷震宇则挺直了腰板,神情肃穆。

那里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们到了,“砺剑”之旅的最终舞台,也是“国之重剑”即将出鞘的地方。

车队向着那片象征着中国航天梦想的宏伟建筑群,稳稳驶去。车辙在戈壁上留下长长的印记,如同他们走过的路,坚定地指向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