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驶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仿佛一头扎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充满秩序与力量的钢铁国度。高耸的发射塔架如同巨人的臂膀,直插云霄,在广袤的戈壁背景下,显得格外巍峨肃穆。随处可见的警戒哨位、笔直的道路、整齐划一的营房,以及空气中弥漫着的那股混合着机油、金属和干燥沙尘的特殊气息,无不昭示着这里的不同寻常。
经过严格的身份核验和车辆检查,他们被引导至一处为各分系统单位准备的接待区。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有高效、精准的对接。很快,一位穿着同样朴素的蓝色工作服、神色精干的中年人迎了上来,他是发射中心指派的联络员,姓郭。
“陆工,一路辛苦了。”郭联络员与陆知行用力握了握手,目光扫过他身后风尘仆仆的团队,“住处已经安排好了,条件比较简陋,大家多包涵。按照计划,设备今晚暂存入库房,明天一早进行开箱检查和状态确认,之后移交测试大厅,与各系统进行对接。”
“明白,一切听从中心安排。”陆知行点头,简洁地回应。
所谓的住处,是几排低矮的平房,墙壁厚实,窗户窄小,用以抵御戈壁滩上昼夜的巨大温差和风沙。房间里是硬板床和简单的桌椅,取暖靠的是一个小小的煤炉。但没有人抱怨,相比于之前在西北试验场的条件,这里已经算是“正规军”的待遇了。
安顿好行李,简单吃过食堂送来的晚饭——土豆炖罐头肉和硕大的馒头,陆知行便召集所有人开了个短会。
“这里就是最终的战场。”陆知行开门见山,语气凝重,“从明天起,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影响到最终的成败。一切行动听指挥,严格遵守中心的各项保密规定和操作流程。尤其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带来的所有技术细节、测试数据,未经允许,绝不能向任何无关人员透露。”
众人都郑重地点头。他们明白,在这里,他们不再是独立的项目组,而是庞大发射任务链条中的一环,必须绝对服从整体的节奏和纪律。
夜色降临,戈壁的夜空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墨蓝色,繁星如钻石般密密麻麻地洒满天幕,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远处发射塔架上的灯光勾勒出它巨人般的轮廓,在荒野中散发出一种冷峻而神秘的光芒。
赵庆民披着棉大衣,站在平房外,仰头望着这片星空和那座钢铁巨塔,激动得有些难以自持。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个搞计算机的,有一天会站在中国航天的最前沿阵地。
“真高啊……”他喃喃自语。
“觉得它高,是因为我们站在地上。”不知何时,陆知行也走了出来,站在他身边,同样仰望着塔架,“等我们的计算机装上去,引导着火箭飞起来,那时候,我们就是在托举着它。”
赵庆民心中一震,仿佛有一股电流穿过。陆工的话,将他的视角从仰望拉到了参与者和托举者的高度。
另一边,王铁柱和雷震宇则没那么多感慨,他们更关心实际问题。两人打着手电,又去了一趟临时库房,再次确认了他们那宝贝箱子的存放环境和安保措施,直到亲眼看见荷枪实弹的哨兵守在门口,才略微放心。
“这地方,规矩大,好!规矩大才能不出错。”王铁柱对雷震宇嘀咕道。
林云深则早早回到了房间,就着昏暗的灯光,继续翻阅着箭地接口文件。对他而言,环境的改变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确保明天开箱后,他的“心神”能够无缝接入这个庞大的系统。
夜深了,戈壁的风越来越大,发出呜呜的呼啸声,卷起沙粒打在窗户上,噼啪作响。在这片远离城市喧嚣的荒漠深处,在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土地上,陆知行团队度过了他们在发射中心的第一个夜晚。
寂静中,能听到的,只有风声,以及自己胸腔里那颗因使命而加速跳动的心脏。明天,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那矗立在夜色中的发射塔,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正等待着他们为其注入智慧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