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朕的北宋欢乐多 > 第231章 龙涎疑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几块名为“龙涎金”的黑色石头和倭国领主的密信,被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汴京,直接呈递至赵小川的御桉。一同送来的,还有张指挥使关于海战过程及后续搜查的详细报告。

崇政殿内,赵小川、孟云卿、顾千帆、沈括以及被紧急召来的将作监大匠,围在放着那几块石头的托盘前。石头通体黝黑,表面有着天然的、如同波浪般的螺旋纹理,入手比寻常石头沉甸许多,敲击之声沉闷,带着一种奇特的韧性。

“此物……非金非铁,非石非玉,老夫从未见过。”须发皆白的老匠人拿着放大镜(同样是赵小川指导将作监制作的简易版本)仔细观察,又用锉刀小心地刮下一点粉末,在指尖捻动,眉头紧锁,“质地极为细密坚硬,远超寻常铁矿。观其纹路,倒像是某种……熔炼后又经极其缓慢冷却形成的结构,非天然矿石所能有。”

“熔炼?”赵小川捕捉到这个关键词,“匠作的意思是,这可能是人造物?或者是某种天然金属经过特殊处理?”

老匠人迟疑道:“回陛下,老朽不敢断言。若是人造,其技艺已远超我朝将作监水平。若是天然形成……老朽孤陋寡闻,实不知何种天地造化能生出此物。或许……真与海外有关,非中土所产。”

沈括拿起一块,掂了掂分量,又仔细看了看那螺旋纹路,沉吟道:“陛下,臣观此物,其重异常,纹理天成,或许……并非凡间俗物。古籍有载,‘龙涎’乃海上巨龙唾沫所化,珍稀无比,多指香料。此处以‘龙涎’名之,或许意指其来源神秘、价值连城。而‘金’字,可能并非指其是黄金,而是喻其珍贵如金。”

孟云卿清冷的声音响起:“无论其是天然还是人造,是矿物还是他物,能让辽国、‘算盘先生’乃至倭国领主如此觊觎,甚至不惜联手,其价值必然关乎国本。信中提及‘联手施压’,可见他们对此物志在必得,甚至不惜与我国正面冲突。”

顾千帆补充道:“根据‘捕风’小组最新密报,那个‘蛇岛’的位置已初步锁定,位于明州外海约三百里处,是一处暗礁密布、人迹罕至的荒岛,岛上多有蛇虫,故得此名。岛上似乎有古人活动的遗迹,但具体情况不明。‘算盘先生’的主力,极有可能已前往该岛。”

线索逐渐清晰,却又更加迷雾重重。“龙涎金”究竟是什么?它藏在蛇岛何处?“算盘先生”和倭人是否已经得手?

赵小川沉思良久,做出了决断:“第一,将这几块‘龙涎金’样本交由将作监成立专项小组,代号‘辨金’,集中所有能工巧匠,不惜代价,研究其成分、特性,看看能否彷制或找到其用途,这是技术层面的绩效突破。第二,顾卿,命令沿海水军,特别是明州水师,立刻派出精锐,封锁蛇岛周边海域,绝不能让‘算盘先生’或倭人将岛上的东西运走!同时,挑选得力干将,组建一支精干小队,准备登陆蛇岛,查明情况,必要时可采取强硬手段,绩效目标——掌控‘龙涎金’源头或确保其不落入敌手!第三,沈括,加快市舶司新政的优化和推行,尤其是对倭国、高丽商船的严格审查,从源头上掐断他们与‘算盘先生’的勾结渠道!”

一道道命令迅速下达,整个国家机器再次高效运转起来,目标直指东南海外那神秘的“龙涎金”。

---

朝堂之上,关于市舶司新政的争论,因为东南海上的风波和“龙涎金”的出现,有了新的变化。

当沈括禀奏,准备进一步加强对海贸,尤其是对特定国家商船的管理和审查时,李格非等人再次提出了异议,认为此举过于严苛,有违“怀柔远人”的圣王之道,可能引发外交纠纷,影响朝廷声誉这等“无形绩效”。

这一次,赵小川没有让苏轼率先反驳,而是亲自开口,语气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卿,朕来问你。若有一伙强盗,觊觎你家中传世之宝,并与你家中不肖仆役勾结,试图里应外合,盗取宝物。你是应该大开中门,以礼相待,期待他们幡然醒悟?还是应该紧闭门户,严查仆役,甚至拿起棍棒,守护家产?”

李格非一怔,答道:“自然……自然是后者。”

“这便是了。”赵小川目光扫过群臣,“如今,‘龙涎金’可能便是我大宋的‘传世之宝’,倭国领主与‘算盘先生’便是那伙强盗,而沿海某些不法商贾、渎职官吏,便是那‘不肖仆役’。朕加强海贸管理,严查可疑船只,并非不教而诛,而是守护国本的必要之举!这,才是最大的‘绩效’!若因惧怕所谓的‘外交纠纷’、‘声誉受损’而放任自流,致使国宝流失,那才是真正的失职、失德,是最大的绩效不合格!”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至于‘怀柔远人’,也要看对象!对于遵纪守法、真心交好的商旅,我大宋自然以礼相待,提供便利,这亦是绩效(促进友好往来与经济收益)。但对于包藏祸心、觊觎我财货甚至国土者,唯有展示足够的决心和力量,才能让其知难而退!这其中的分寸拿捏,便是朝廷和诸位臣工需要展现的执政绩效!”

一番话,将国家安全的“大绩效”置于虚无缥缈的“声誉”之上,逻辑清晰,掷地有声。李格非张了张嘴,最终无言以对,只能躬身道:“陛下圣明,是臣迂腐了。”

赵小川趁热打铁,宣布了市舶司推行“商户评分制”试点和建立快速反馈优化机制的决定,并将“确保海防安全、防范外部威胁”正式纳入沿海地方官员及水军的核心绩效考评指标。朝堂上下,再无人公开质疑对东南沿海的加强管控。绩效管理的指挥棒,再次展现了其强大的导向作用。

---

退朝后,赵小川回到后宫,发现孟云卿正在翻阅一些古籍和地方志,旁边还放着那几块“龙涎金”的样本。

“皇后还在研究此物?”赵小川走过去问道。

孟云卿抬起头,眸中带着思索之色:“陛下,臣妾查阅了一些前朝杂记和地方风物志,发现一些有趣的说法。有古籍提及,海外有奇石,色黑质坚,重似铁而韧过之,生于极热之地或深海之渊,非人力所能采,乃天地精华所钟,偶有随海流冲刷至岸边者,被称为‘溟海石’或‘龙涎玉’,视若珍宝,然多用于祭祀或作为权贵玩物,其具体用途记载甚少。”

她拿起一块“龙涎金”,指向其螺旋纹理:“陛下请看这纹路,浑然天成,规律中带着变化,绝非普通熔炼所能形成。臣妾猜想,此物或许真与深海或地底某种极端环境有关。若其来源如此艰难,其价值恐怕远超我们的想象。‘算盘先生’和倭人如此执着,或许不仅仅是因为其稀有,更可能……他们知道某种我们尚未知晓的、关于此物的秘密用途。”

赵小川接过石头,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和冰凉的触感,心中念头飞转。特殊的物理性质?未知的用途?这让他联想到了某些具有特殊性质的合金或材料。

“看来,这‘辨金’项目的绩效目标,需要提升了。”赵小川沉声道,“不仅要弄清它是什么,更要探索它可能用来做什么!或许,这将是我们大宋在未来保持领先优势的关键之一。”

就在这时,内侍来报,肃政司顾千帆有紧急军情求见。

顾千帆带来的消息,让殿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陛下,登陆蛇岛的先锋小队传回密报!岛上确有古人遗迹,似乎是一处废弃的冶炼场或祭祀场所,年代极为久远。他们在遗迹深处,发现了大量类似的‘龙涎金’矿石,以及……一些残缺的、刻有奇异符号的碑文和器物!但是,‘算盘先生’的人先我们一步抵达,双方在岛上发生了激烈冲突!我们的人暂时控制了遗迹入口,但对方人数占优,且有倭人武士助阵,将其包围在遗迹内,情况危急!水军舰队正在试图冲破对方在岛外围的封锁线,进行支援!”

果然动手了!而且局势不利!

赵小川眼中寒光一闪,没有丝毫犹豫:“传令给张指挥使!不惜一切代价,突破封锁,支援岛上弟兄!告诉他们,朕不要伤亡数字,朕要‘龙涎金’的控制权和岛上的所有发现!这是死命令,绩效关联所有参战人员的前程与奖惩!”

“再传令给‘捕风’小组和沿海所有能动用的肃政司力量,全力搜捕‘算盘先生’及其党羽在陆地上的据点,断其后勤和信息!朕要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还有,”赵小川看向顾千帆,语气森然,“想办法给那个被困在岛上的‘算盘先生’手下带句话:若现在投降,交出所知秘密,朕或可饶其性命,给予绩效改过的机会。若负隅顽抗,待朕擒获他时,定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臣遵旨!”顾千帆感受到皇帝话语中的决绝与杀意,心中一凛,立刻转身前去安排。

殿内只剩下赵小川和孟云卿。东南海上的争夺,终于从暗流涌动,演变成了真刀真枪的正面冲突。而那神秘的“龙涎金”和古老的蛇岛遗迹,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这场跨越海洋的绩效争夺战,结局又将如何?一切都充满了未知。赵小川知道,大宋的国运,或许正系于这遥远海岛上的一场小规模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