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朕的北宋欢乐多 > 第230章 惊涛与“火辣绩效”的初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0章 惊涛与“火辣绩效”的初鸣

东南沿海的急报,如同一声警钟,打破了汴京因西北平定而带来的短暂宁静。赵小川深知,海洋的广袤与神秘远超陆地,一旦让“算盘先生”或那批倭人抢先得手,后果难料。他立刻下达了更为明确的指令:授权沿海水军,在确认目标船只从事非法活动或对宋构成威胁时,可采取包括拦截、登船检查乃至武力驱逐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绩效目标明确——阻止“海东青”相关物品落入敌手,并尽可能擒获或查明“算盘先生”及其同党的核心成员。

同时,针对市舶司新政推行中暴露的问题,赵小川要求沈括加快“反馈与优化流程”的落地,并挑选几个试点港口,推行“商户评分制”,由合法商人定期对市舶司官吏的办事效率、廉洁程度进行匿名评价,评价结果直接与官吏的绩效考评挂钩。此举意在引入外部监督,倒逼吏治清廉与效率提升。

---

茫茫东海上,浓雾弥漫,能见度极低。一支由五艘福船组成的宋朝水军巡逻分队,正按照“捕风”小组提供的大致方位,在这一片传闻有“蓬莱异物”的海域进行拉网式搜索。带队的是明州水军指挥使,姓张,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水师。他站在船头,眉头紧锁,望着这片熟悉又陌生的海域,心中不敢有丝毫大意。陛下亲自关注的任务,绩效压力巨大。

“指挥使,左前方发现船只黑影!数量三,队形散乱,不像商船,也不像渔船!”了望塔上的水兵高声喊道。

张指挥使精神一振,举起单筒望远镜(由将作监根据赵小川提供的思路初步研制,工艺粗糙,但已能望远)望去。只见雾气中,三艘形制古怪的船只若隐若现,船体狭长,帆具独特,船上人影幢幢,似乎还搭载着小艇。

“是倭船!”张指挥使立刻认出,“传令各船,进入戒备状态,靠上去,发旗语询问身份和意图!”他心中警惕,倭人出现在这片敏感海域,绝非偶然。

就在宋军水师船只调整方向,试图靠近对方时,那三艘倭船似乎察觉到了危险,非但没有减速回应,反而勐地转向,借助风势和灵活的船体,试图向雾气更深处逃窜!

“想跑?追!”张指挥使当机立断,“发信号,命令他们立刻停船接受检查,否则视同敌对!”

旗语打出,警告的锣声也在海面上回荡。但倭船置若罔闻,反而加快了速度,其中一艘甚至向宋军船只射出了几支稀稀拉拉的箭矢,虽然因为距离和颠簸毫无准头,但挑衅意味十足。

“冥顽不灵!攻击!”张指挥使不再犹豫,下令攻击。宋军战船上的弩炮发出沉闷的轰鸣,巨大的弩箭破空而去,砸向倭船。同时,水军士兵们也纷纷张弓搭箭,火箭如流星般射向敌帆。

海战瞬间爆发。倭船虽然灵活,但体型和火力远逊于宋军战船。在宋军勐烈的弩炮和火箭攻击下,一艘倭船的船帆被点燃,速度大减,另一艘则被重型弩箭击中船体,海水涌入,开始倾斜。只有最后一艘倭船,仗着体型小巧和操船技术高超,在箭雨中左冲右突,依旧顽强地向远海逃去。

“不能让它跑了!那船上可能有重要人物或物品!”张指挥使心急如焚,命令座船全力追击。两船在波涛与雾气中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

与此同时,在战场的另一侧,一艘看似普通的宋国商船,正静静地隐藏在雾气边缘,观察着这场突如其来的海战。船首站着一名身穿锦袍、面容精悍的中年男子,正是“算盘先生”派来的心腹手下。他看着被宋军缠住的倭船和那艘拼死逃窜的倭船,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打吧,打得好。让这些倭寇和官兵狗咬狗,正好替我们吸引注意力。”他低声对身旁的人吩咐,“按原计划,转向‘蛇岛’,真正的宝贝,在那里等着我们。”他们利用倭船作为诱饵和障眼法,自己则悄然驶向了另一个秘密地点。

---

汴京,将作监所属的一处僻静工坊内。

赵言正兴致勃勃地围观着“火辣绩效”项目的第一次实物测试。几名工匠按照赵小川提供的粗略思路,将研磨得极细的辣椒粉(主要是赵言“贡献”的那一批番椒粉末,混合了一些其他刺激性植物粉末以增加产量和效果),与适量的易燃粉末、黏合剂混合,用油纸包裹成拳头大小的球体,外面再裹上一层浸过桐油的麻布,制成了简易的“辣椒烟雾弹”。

测试场地设在城外一处废弃的砖窑。为了模拟战场效果,还特意牵来了几匹淘汰下来的老马,蒙上眼罩置于下风口。

“开始测试!”负责项目的将作监官员一声令下。

一名臂力强健的军士,用改良过的小型投石索(类似大型弹弓),将一枚“辣椒烟雾弹”奋力投向五十步外的砖窑空地。

“砰!”一声并不算太响的爆裂声,油纸包炸开,一股浓烈的、带着刺鼻辛辣气味的红黄色烟雾迅速弥漫开来,借助微风,向下风口的几匹老马笼罩过去。

起初,那几匹马只是不安地踏着蹄子。但当辛辣烟雾触及它们的口鼻和眼睛时,情况瞬间失控!马匹们发出凄厉的嘶鸣,疯狂地甩头、蹬踏,试图摆脱那令人极度不适的刺激,即使被蒙着眼罩、拴着缰绳,也几乎要挣脱控制。负责牵马的兵士被带得踉跄,连连咳嗽,眼泪直流,不得不赶紧将马匹牵离烟雾区域。

“成功了!皇兄!真的成功了!”赵言在远处安全区看得手舞足蹈,激动得满脸通红,“您看那马!简直要疯了!这要是扔到西夏骑兵阵里……哈哈哈!”

连一向沉稳的将作监官员和参与测试的军士们,也都面露惊容和兴奋。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阴损”却又效果显着的武器。这玩意儿杀伤力几乎为零,但造成的混乱和暂时性失能,在特定战场上,价值可能远超刀剑。

赵小川通过侍卫的详细回报,得知测试结果,也颇为满意。虽然这只是最初级的版本,射程、稳定性、烟雾浓度和持续时间都有待改进,但证明了思路的可行性。他立刻下令,扩大番椒(辣椒)的寻找和引种范围,由将作监成立专门工坊,优化“辣椒弹”的配方和投掷装置,并将其列入秘密军械研发的“高绩效优先项目”。

“告诉赵言,他这次立了一功,算是将功补过。让他继续在将作监学习,参与项目改进,但要严守秘密,若是再泄露半个字,朕就让他天天吃辣椒拌饭!”赵小川笑着对孟云卿说道。

孟云卿看着难得露出孩童般兴奋神情的赵言,唇角也微不可察地弯了弯:“看来,憨直也有憨直的用处。这‘火辣绩效’,或许真能成为未来战场上的奇兵。”

---

东南海域,那场追逐战已接近尾声。宋军张指挥使的座船凭借更优的航速和火力,终于追上了那艘逃窜的倭船。经过一番短暂而激烈的接舷战,残余的倭寇或被击杀,或跳海逃生,船只被宋军控制。

张指挥使立刻带人搜查船只。船上除了常规的倭刀、一些劫掠来的财物外,并未发现想象中的金银珠宝或神秘图纸。但在船长室一个隐秘的隔层里,他们找到了一封用倭文和汉字混合书写的密信,以及几块看似普通的、带有奇特螺旋纹路的黑色石头。

密信很快被随军的通译破译,内容让张指挥使倒吸一口凉气。信是倭国某个势力强大的领主写给“算盘先生”的,信中提及“感谢提供‘蓬莱’线索”,并约定“取得‘龙涎金’后,按约分成”,并暗示“若宋廷阻挠,可联手施压”。

“‘龙涎金’?”张指挥使看着那几块黑黢黢的石头,不明所以,但直觉告诉他,这东西绝不普通。他不敢怠慢,立刻将密信、石头以及几名俘虏,派人火速送往汴京。同时,他心中沉重,倭国领主与“算盘先生”勾结,目标直指名为“龙涎金”的“蓬莱异物”,而他们真正的主力,恐怕早已金蝉脱壳。

当这份战报和证物送达赵小川手中时,他盯着那几块“龙涎金”样本和密信,久久不语。

“龙涎金……难道是一种特殊的金属矿藏?”赵小川猜测着,“还是某种代号?能让倭国领主和‘算盘’如此看重,甚至不惜与辽国勾结,其价值……”

他看向顾千帆:“告诉‘捕风’小组,重点查‘龙涎金’!还有,那个‘蛇岛’的位置,务必尽快查明!‘算盘先生’的真正目标,很可能就是那里!”

“是!”

顾千帆退下后,赵小川拿起一块“龙涎金”样本,入手微沉,纹理奇异。他知道,东南海上的博弈,因为“龙涎金”的出现,变得更加复杂和紧迫。大宋的绩效管理,即将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迎来真正的考验。而刚刚初鸣的“火辣绩效”,或许在未来,也能在这片新的战场上,找到它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