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在海面上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暗灰色的舰体在晨曦中闪烁着微妙的光泽。张飞在龙巢基地的控制台前,手指轻轻推动操纵杆,舰艇随即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度开始转向。
航向调整至270,速度保持十五节。张飞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传来,平静得仿佛在进行日常训练。
卡尔文森号舰桥上,约翰逊舰长死死盯着雷达屏幕,上面依然空空如也。那艘神秘的灰色战舰正在他们眼皮底下改变航向,而他们的探测设备却什么都捕捉不到。
他们这是要走了?副舰长疑惑地问。
约翰逊没有回答,他的目光紧盯着那个逐渐远去的舰影。在晨光的映照下,那艘战舰的轮廓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就像海市?楼般难以捉摸。
在龙巢基地,张飞调整着光学迷彩的参数。逐渐降低可见度,他吩咐道,但要保持若隐若现的效果。
林沐瑶记录着数据,忍不住赞叹:这个渐隐效果太精妙了,既展示了我们的存在,又保持了神秘感。
张飞轻轻点头:就是要让他们既看得见,又抓不着。
随着号继续远离,张飞开始测试其高速航行时的隐身性能。他缓缓推动动力控制杆,舰艇速度逐渐提升。
速度二十节...二十五节...三十节...
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高速航行状态下,号的隐身效果依然完美。雷达屏幕上没有任何异常,红外信号也保持在极低水平。
这不可能!卡尔文森号的雷达操作员绝望地敲打着控制台,就算是隐形战机在这么近的距离也该被发现了!
约翰逊舰长走到舷窗边,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那个远去的灰色魅影。即使在光学观测下,那艘战舰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仿佛随时都会融入海天之间的背景中。
记录他们的反应,张飞在龙巢基地命令道,特别是表情变化。
高清摄像机捕捉到了卡尔文森号舰桥上每一位军官的表情特写。从最初的震惊,到随后的困惑,再到最后的无奈,这些情绪变化都被完整记录下来。
这些影像资料很有价值,心理专家评价道,可以分析出对方指挥人员在面对技术差距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当号距离拉开到五海里时,张飞决定展示最后一个技术亮点。他启动了舰体表面的特殊涂层,整艘战舰开始缓慢改变颜色,从暗灰色逐渐变成与海面完全一致的蔚蓝色。
它...它消失了!卡尔文森号上的观测员惊呼。
但约翰逊知道,那艘战舰并没有真正消失。它只是完美地融入了环境,就像变色龙隐藏在丛林中一样。
在龙巢基地,张飞仔细监控着光学迷彩的效果。色彩匹配度百分之九十八,他满意地点头,比预期还要好。
安国邦看着监控画面,忍不住笑道:他们现在一定很困惑,明明知道我们就在那里,却什么都看不见。
张飞调整了一个参数:让他们再困惑一会儿。
接下来,张飞测试了号在潜离过程中的机动性能。在他的操控下,舰艇开始进行一系列复杂的之字形机动,这种航行模式能够有效规避可能的追击。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进行这些机动时,号始终保持着完美的隐身状态。从卡尔文森号的角度看,只能偶尔在海面上看到一些不自然的波浪,却始终找不到波浪的源头。
他们在耍我们!卡尔文森号的一名军官愤怒地说。
约翰逊舰长苦涩地摇头:不,他们是在展示实力。
当距离拉开到十海里时,张飞决定进行最后一项测试。他启动了号的特殊推进模式,舰尾突然喷出一道几乎看不见的微弱尾流。
速度提升至四十节!舰长汇报的声音中带着兴奋。
在如此高速下,号就像一道闪电般在海面上飞驰,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的隐身性能依然没有任何衰减。
这速度...这隐身效果...卡尔文森号的航海长看着雷达屏幕上偶尔闪现的微弱信号,声音中充满震惊,完全超出了现有舰艇的设计理论!
在龙巢基地,张飞仔细分析着高速航行时的各项数据。流体阻力比预期大了百分之三,他指着一段曲线说,需要优化舰体线型。
林沐瑶记录下这个发现:返航后立即进行改进。
随着距离继续拉开,号开始进入更深层次的隐身状态。张飞启动了全频谱隐身系统,舰艇在所有探测手段下的信号特征都降到了最低水平。
雷达信号强度降至背景噪声水平。
红外特征完全消失。
声学信号无法探测。
每一项报告都在证明着这次潜离行动的完美成功。
卡尔文森号上,约翰逊舰长望着那片空荡荡的海面,久久无言。他的职业生涯中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挫败,对方完全掌控了局势,而他们连最基本的反抗都做不到。
向指挥部报告,他终于开口,目标已失去踪迹。重复,目标已完全失去踪迹。
这个报告在演习指挥部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支完整的航母战斗群,竟然让一艘不明舰艇来去自如,这在国际海军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龙巢基地,张飞看着号传回的最终数据,满意地点了点头。任务完成,他宣布,开始全速返航。
随着张飞下达命令,号再次加速,以四十五节的高速向基地方向驶去。在航行过程中,它始终保持完美的隐身状态,就像真正的幽灵般消失在海平面上。
整个潜离过程用时二十八分钟,安国邦汇报着数据,比原计划提前了七分钟。
张飞检查着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还可以再优化。转向时的速度损失有点大。
穆青山忍不住笑道:你这要求也太高了,整个行动已经完美得像是教科书范例了。
张飞却认真地说:完美是不够的,我们要的是超越完美。
在号返航途中,张飞已经开始分析这次行动中收集到的所有数据。从对方舰队的反应时间,到各种探测设备的性能参数,每一个细节都被仔细研究。
他们的雷达升级了,张飞指着一组数据说,探测灵敏度比上次提高了百分之十五。
林沐瑶立即记录下这个发现:需要相应调整我们的隐身系统吗?
张飞思考片刻:暂时不用。现有的系统足以应对,但下次升级时要考虑这个因素。
当号安全返回基地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码头上,迎接团队早已准备就绪,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张飞最后一个走出指挥中心,晨光洒在他平静的脸上。对于他来说,这只是一次常规测试,但对整个海军来说,这标志着新时代的来临。
张总工,郑海涛部长激动地迎上来,这次行动太成功了!你们创造了历史!
张飞淡淡一笑:这只是个开始。
在随后的总结会议上,张飞详细分析了行动的每一个环节。他指出了一些细微的不足,也肯定了整体的成功。
最重要的是,张飞在会议最后说,我们证明了新技术的可行性。从现在起,海战的规则要改写了。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海军,也通过特殊渠道传到了最高层。一时间,号和他的创造者张飞,成为了军中最热门的话题。
而在龙巢基地,张飞已经将注意力转向了下一个项目。对于他来说,每一次成功都只是新征程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