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开局,局座战略忽悠成真了 > 第169章 载誉返航与宝贵数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章 载誉返航与宝贵数据

晨光洒在龙巢基地的专用码头上,号缓缓靠岸,暗灰色的舰体在朝阳下泛着微妙的光泽。张飞站在码头前沿,手中的平板电脑显示着舰艇归航的每一个实时参数。他的表情平静如水,仿佛刚刚结束的只是一次寻常的试航。

林沐瑶快步走来,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张顾问,初步数据已经出来了!我们收集到的电子信号数据量相当于过去三年的总和!

张飞轻轻点头,目光依然停留在舰体上:推进系统在返航途中出现了0.5%的功率波动,需要检查一下。

这个反应让周围的技术人员都愣住了。在如此重大的成功面前,张飞首先关注的竟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技术细节。

舰长从舷梯上快步走下,激动地敬礼:报告张总工!号圆满完成所有测试任务,安全返航!

张飞回礼后,第一句话却是:转向时的航迹还是太明显了,下次要注意调整推进器功率分配。

这句话让舰长一时语塞,他原本准备好的汇报词全都咽了回去。

安国邦带着数据分析团队登上舰艇,开始下载存储在核心计算机中的海量数据。随着数据流的传输,监测屏幕上的数字开始疯狂跳动。

我的天...一位年轻的数据分析师忍不住惊呼,这数据量太大了!光是雷达信号特征就收集了超过200种!

张飞走到控制台前,调出几组关键数据:注意这些频率变化模式,可以看出对方雷达系统的升级情况。

他快速浏览着数据流,时不时停下来标记出一些异常点。这里,对方在遭遇电子干扰时的应急反应时间比标准程序快了1.2秒,说明他们最近更新了对抗预案。

这个发现立即引起了情报专家的注意。经过核实,对方确实在一个月前更新了电子战应对手册。

您是怎么看出来的?一位资深情报军官难以置信地问。

张飞轻描淡写地解释:反应时间的微小变化往往意味着战术调整。这只是基础的数据分析。

随着更多数据被解析出来,这次行动的价值逐渐显现。不仅收集到了对方最新舰载设备的性能参数,还记录下了他们在紧急状态下的指挥通讯模式。

这些通讯记录太珍贵了!通讯专家激动地说,我们可以借此破译他们的加密规则演变规律。

张飞却注意到一个细节:他们的备用通讯系统启动时间比标准程序慢了15秒,这个漏洞可以利用。

在接下来的数据解析过程中,张飞展现出了令人震惊的分析能力。他能够从杂乱无章的信号中找出规律,从细微的变化中推断出对方的战术意图。

看这里,他指着一组声呐数据,对方潜艇在发现异常时的反应模式发生了变化,说明他们最近接受了新的训练。

经过核实,对方潜艇部队确实在两周前进行过针对性演练。

郑海涛部长看着不断更新的分析结果,忍不住感叹:这些数据的价值,简直相当于打赢了一场局部战争!

张飞却已经开始着手改进在行动中发现的问题。隐身涂层在高速状态下有0.1%的性能衰减,需要调整材料配方。

他立即召集材料团队,在现场开始研究改进方案。这种效率让在场的海军将领们都深感震撼。

张总工,一位海军中将忍不住问道,您不先休息一下吗?

张飞头也不抬地继续操作着实验设备:小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果然,仅用了半个小时,新的涂层配方就被设计出来。测试显示,改进后的涂层在高速状态下的性能稳定性提高了三倍。

随着数据分析的深入,更多惊人发现被陆续揭示。对方在遭遇突发情况时的指挥链反应、各舰艇之间的协同效率、甚至是单个作战单元的心理承受能力,都被完整地记录和分析。

这些数据对我们未来的作战模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作战参谋激动地说。

张飞却提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应用:我们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开发出一套智能预测系统,能够提前预判对方的战术选择。

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在场专家的一致赞同。在张飞的指导下,一个初步的预测模型很快就被搭建起来。

当模型第一次运行时,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系统准确预测出了对方在测试过程中百分之八十七的战术选择,甚至连一些看似随机的机动动作都在预测范围内。

这简直像是能未卜先知!一位参谋惊呼。

张飞调试着模型参数:只是基于数据分析的概率计算。如果数据更充分,准确率还能提升。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张飞带领团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全面梳理。每一个细节都被仔细分析,每一个异常都被深入探究。

注意到这个细节了吗?张飞调出一段视频记录,对方航母在遭遇电子干扰时,首先启动的是通讯系统防护,而不是武器系统。

这个发现让电子战专家们陷入了沉思。经过讨论,他们得出结论:对方将信息传递置于火力反击之上,这反映出他们作战理念的转变。

随着分析工作的推进,张飞又发现了一个关键信息:对方在遭遇突发情况时,更依赖预设程序而非指挥员的临场判断。

这说明他们的指挥系统存在僵化的问题。张飞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个分析结果立即被标注为最高优先级,很快就被送往最高指挥层。

当夕阳西下时,数据分析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张飞站在满是数据图表的白板前,进行总结陈述。

这次行动收集到的数据,不仅验证了号的性能,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对手的窗口。

他调出几个关键数据点:从反应时间到决策过程,从技术装备到人员素质,我们都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在场的将领们认真记录着每一个分析结论。他们明白,这些洞察将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张飞话锋一转,我们也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

他列出几个需要改进的领域,从技术细节到战术应用,每一个都切中要害。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的系统还有提升空间。张飞最后总结道。

会议结束后,张飞独自留在指挥中心,继续研究着那些数据。对他来说,这次行动的成功只是一个新起点,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实际战斗力。

夜深了,指挥中心的灯光依然亮着。张飞在控制台前忙碌着,他的身影在数据流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专注。

明天,新的改进计划就要开始实施。而对张飞来说,追求完美的道路,永远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