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 > 第346章 黑海大海战之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外,还有三艘人民革命军舰艇受到重创,在主力舰的掩护下退回了港口进行维护,其他的人民革命军舰艇虽然也大多有被命中的,但是损失不大。

特别是四艘秦始皇级战列舰,依靠自身比对方战列舰多出4000吨的排水量,舰艇的装甲厚度,直接碾压对方,在一个多小时的炮战中击沉了对方一艘战列舰、四艘重巡洋舰。

而自身舰艇上只留下一些弹痕而已,甚至只有个位数的海军官兵伤亡。

炮战打到这时候,俄军后勤保障不足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几乎每艘俄国军舰都面临着弹药耗尽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负伤的黑海舰队司令格里戈里?帕夫洛维奇?秋米宁,下令全军撤退。

不过,人民革命军海军舰队怎么可能放走这25艘参与的俄舰呢,当即催动马力,追击俄军舰艇。

确定俄军旗舰之后,人民革命军海军远征舰队司令李兴胜大将下令集火攻击俄军的旗舰。

由于人民革命军的舰艇,航速远快于俄军,所以俄军旗舰很快遭到四艘战列舰的集火攻击,不到十分钟,便被命中三十多发各种口径的炮弹,其上面的指挥台被炸得一堆废铁,俄军指挥官戈里?帕夫洛维奇?秋米宁当场死亡。

随着俄军司令阵亡,加上俄军战舰的炮弹已然耗尽,剩余的24艘俄军舰艇先后升起白旗向人民革命军投降。

当人民革命军海军官兵登上俄军舰艇的时候,俄军甲板上的惨重比苏门答腊岛海战时的荷兰舰队还惨。

俄军甲板上堆满了弹壳,也堆满了尸体,不少舰艇上死得只剩下十来个人,实在已经没有办法再战了。

这被俘的俄军战舰,大部分还是需要进行修复,才能够重新使用。

此战,人民革命军海军远征舰队,以伤亡278人、沉没一艘军舰的代价,击毙了俄军海军官兵以及英国志愿兵共计4765人,俘虏987人。

另外俘获的舰艇分别有2艘老旧战列舰、11艘重型巡洋舰、11艘轻型巡洋舰。

这些军舰除了3艘重巡洋舰、1艘英国造新型驱逐舰,因为舰龄只有五年,受伤较轻,被人民革命军海军留用外,其他20艘战舰被拉回了伊斯坦布尔港进行了拍卖处理。

战后,这些舰艇经人民革命军简单修复之后,最后被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以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先后买走,人民革命军又得了三千万共和国银元。

这场进入20世纪之后,最大规模的大海战终于以俄国黑海舰队全军覆没为告终。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公使特意找了中华共和国驻伊斯坦布尔的公使,花了三百万共和国银元赎回了被俘的英军在黑海舰队上几个海军观察员。

这些海军观察员回国之后,将这场海战写成了一份详细情报,让英国政府大为震惊。

英国人当即命令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海军舰队往地中海集结,试图利用这次机会将人民革命军海军主力,消灭在地中海。

黑海大海战不久,人民革命军海军远征舰队休整了几天,等待从伊拉克走陆路到锡诺普港的一个人民革命军陆军师。

1905年8月29日人民革命军海陆军在锡诺普港会师之后,便于9月1日开往了俄国克里米亚半岛,其中海军舰队猛烈炮轰了俄军黑海舰队基地,并派海军陆战队以及一个陆军师登陆,占领了这些基地,将能带走的都带走。

驻守在当地的2万多俄军进行了反击,但是不到3天便被全歼,随后人民革命军陆军攻占了克里米亚俄国主要城市,抢掠了两千多万共和国银元,并抓走了四万战俘以两百万共和国银元卖给了俄国世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俄军在丧失黑海制海权之后,奥斯曼土耳其海军舰队便护航运输舰,组织了五万土军在高加索地区俄军后方登陆,俄军在高加索防线彻底崩溃,三十五万大军被歼灭,其中有近二十万被俘。

随后在中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的人民革命军集结起来准备对俄国发动进攻。

此时,俄国政府紧急向盟友英国、法国求助,此时英国人、法国人还没有做好世界大战的准备,在德国威廉二世警告英国人将进行全国总动员之后,英国放弃了在地中海围歼人民革命军海军的企图。

1905年注定是俄国倒霉一年,在这个时空里,由于日本没有崛起,这一年没有了日俄战争。

但是由于中华共和国和德国的介入,这一年爆发了第十一次俄国与土耳其的战争,这场战争还以俄国惨败为告终。

1905年9月10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占领了整个高加索,吞并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车臣、达吉斯坦等地,一雪前耻辱,让奥斯曼土耳其国内民族主义高涨,不少土耳其人踊跃参军。

原本岌岌可危的奥斯曼土耳其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借着此战的胜利稳固了国内政局,并成功说服了国民,将中东部分不毛之地划给了德国和中华共和国。

此时在土耳其人眼里,到处是沙漠,人口又少的中东怎么能比得上高加索地区呢,再说那些地区事实上土耳其只是派驻官员收税罢了,并未实际控制,所以很多土耳其人还觉得自己占了德国和中华共和国的便宜了。

相比较于奥斯曼土耳其举国欢腾,俄国国内矛盾彻底激化了,自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登基之后,就从没有好事,先是登基大典上,成千上万参加庆典的市民死于践踏,借着又三战全败,丢失了上千万平方公里。

此外,尼古拉二世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和奢靡的生活,不断向法国借款,每年需要支付大量本息,使得尼古拉二世不断加征税收,不仅没办法助力俄国迎接第二次工业革命,还使很多俄国企业破产。

1904年俄国的钢铁产量甚至还不如1895年俄国的产量,俄国经济和工业倒退了整整十年,人民生活水平也倒退了十年,甚至二十年,俄国人民咆退了。

沙皇尼古拉二世从北方调往高加索的援军竟然在半路发动了起义,并联合沿途破产的农民,占领沿途的城镇,建立了革命政权,喊出推翻尼古拉二世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