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甲午战争之东方列强崛起 > 第347章 俄国爆发大革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次愤怒的不仅仅是工农阶层,俄国统治阶层也对尼古拉二世的无能感到很愤怒,明明俄国跟英国、法国签订有协约,但是此时英国、法国却按兵不动。

回顾第十一次俄土战争,俄国的贵族们发现尼古拉二世就是不靠谱,摆明了给英国、法国冲锋陷阵,还心甘情愿地往里面冲,所以俄国的贵族们开始不买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帐了。

在这种情况下,尼古拉二世下台变成了必然,英国人、法国人开始担心俄国革命之后,会倒向德国或者是中华共和国,所以他们一方面紧急联络俄国贵族们,寻找替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新代言人。

另一方面他们以促进和谈为借口,压迫俄国政府将西西伯利亚240多万平方公里割让给中华共和国。

此时,如此广阔的西西伯利亚人口却只有300多万人。想起西西伯利亚地理条件比起中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好得多,有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还有世界第二大的油气田——秋明油气田区,还有大量的铁矿、金矿等大量矿藏。

岳天连夜兴奋得睡不着,当晚便命令驻扎在中西伯利亚的人民革命军向西西伯利亚进军。

由于在黑海大海战之前,中华共和国早就在中亚和西伯利亚方向都做了大战的准备,所以前线得到了岳天命令之后,便有10个陆军师13万人向西西伯利亚进军。

此时原来在西西伯利亚的俄军有一部分被抽调前往高加索前线,还有一部分被沙皇调回乌拉山以西,镇压欧洲的农民起义。

所以整个西西伯利亚地区的俄军只有六万多人,集中在几个中心城市。

自1896年之后,不到十年,俄军先后三次与中华共和国军队大战,每战必败,而对方的军队却越打越强,如今已经打到了家门口了,这十年的经历,让俄军普遍存在“恐中症”,所以很多俄军基本上不怎么抵抗,就向欧洲方向撤退。

1905年9月底,西西伯利亚仅剩的两万俄军,试图据守新西伯利亚城进行顽抗,但是在中华人民革命军高密度的75毫米速射炮和迫击炮的轰击下,顷刻间被全线崩溃,随后选择了朝欧洲方向逃窜。

到1905年10月下旬,中华人民革命军便占领了西西伯利亚全境,并趁着俄国内战,占据了乌拉尔山脉主要山峰。

1905年11月1日,中华共和国政府宣布在西西伯利亚成立两个省,北部成立西西伯利亚省,南部成立秋明省,并在未来三年组织甘肃、宁夏、蒙古、新疆、陕西、陕西、河北等省700万人,编成70个垦殖师前往两省垦殖。

此外,在占领西西伯利亚的时候,人民革命军铁道兵部队开始组织修复这一地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以便冬天的时候,能够给当地的人民革命军运送足够的补给物资。

在人民革命军占领西西伯利亚的时候,俄国国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俄国社会民主党人领导的革命军先后占领了乌拉尔山西面的土地,并与中华人民革命军建立起联系,获得了大批的武器弹药。

而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贵族们则发动政变,废黜了沙皇尼古拉二世,并将其放逐到法国,拥立了尼古拉二世刚满周岁的儿子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为沙皇,尊称为尼古拉三世。

因为新沙皇还很小,所以国家的权力基本上被俄国的大贵族们所掌握。为了缓和俄国国内矛盾镇压革命,俄国贵族宣布施行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俄国国家杜马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随后俄国国家杜马颁布了一系列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并在英国、法国支持下,与各国签订新条约,以确保俄国能够保持独立。

这些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部分,俄国所占领的原来波兰领土部分即波兰的东部划给德意志帝国。

第二部分,将比萨拉比亚(即摩尔多瓦南部)划给了奥匈帝国。

第三部分,将高加索地区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的地区划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赔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两千万金法郎,以让土军停止进攻俄国核心地区。

第四部分,将西西伯利亚240多万平方公里划给中华共和国,赔偿中华共和国两个亿共和国银元,以换取中华人民革命军从克里米亚地区撤军,并在俄国内战中保持中立。

第五部分,允许芬兰大公国从俄国独立建国。

第六部分,允许英国海军、法国海军驻扎在波罗的海俄国各港口,并邀请英国陆军、法国陆军进入俄国,参与镇压俄国革命军。

第七部分,俄国政府向法国政府贷款五亿金法郎,年利息5%,以俄国关税为抵押,约定10年内还清。

由于俄国政府急于镇压革命,所以谈判很顺利,割地也很顺利,给钱也很顺利,所以一下子俄国面临的外患一下子都解决了,11月中旬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华共和国军队先后从俄国核心领土地区撤军。

为了回馈中华人民革命军,在11月上旬,德国政府再次向中华共和国政府支付了一亿共和国银元,而奥匈帝国则再支付了三千万共和国银元作为补偿中华共和国在此战的军费花销。

俄国政府在与各国签订条约之后,俄国的大地主老爷们开始用从法国贷款来的钱,拼凑出反动军队,利用寒冬革命军物资溃泛的弱点,发动了大规模镇压行动。

1905年12月初,得到德国、奥匈的安全承诺之后,俄国政府从与两国边界地区抽调了五十万大军,再加上新招募的三十万俄军,总共八十万大军向东部俄国社会民主党政权发动进攻。

此时的俄国社会民主党政权还不是一个纯粹的革命政党,所以在一开始阶段能够得到广大百姓的支持,等俄国贵族推翻了尼古拉二世的统治,并对平民做出一定让步之后,社会民主党政权没能及时转变,很快陷入了困境。

这时候有一个平时跟中华人民复兴党联系比较紧密的俄国社会民主党员提出了以民族平等和限制地租、高利贷的政策争取俄国东欧平原东部和伏尔加河中段一带的俄国少数民族和农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