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玄幻魔法 > 黑魂之灰烬之瞳 > 第248章 暗流涌动,深入调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8章 暗流涌动,深入调查

风卷残灰,拂过东阁石阶,将火盆中未尽的余烬吹散成细尘,飘落于空置的东部席位之前。我未驻足,亦未回首,只将脚步沉入廊下暗影。袍角擦过门槛时,指间微触一物——那枚自地板缝隙中悄然取出的铜钉,此刻仍带着地砖的寒意,钉首符文隐现,如一道被封印的誓约。

此物非偶然嵌入。它来自小隆德旧祭坛的密道标记体系,唯有曾深入火律禁地者方能识得。而它竟现于王庭东阁,正对威尔斯之位,其意不言自明:有人以仪式之法,将叛乱的根脉,种在了制度初立的殿堂之下。

我绕行至地宫侧门,守卫换岗的铜铃刚响过三声。灰袍巡夜卫的腰牌悬于左腕,是哈维尔亲自刻制的旧令,早已停用,却仍能在特定时辰通过侧门暗格。门轴轻启,腐土与陈年香灰的气息扑面而来。此处名为“祭仪备案巡查区”,实则自小隆德平定后便再无人踏足。火律司的封印符纸已泛黄碎裂,悬于门楣,如枯蝶垂死。

密道向下延伸,石壁沁水,滴答声规律得近乎刻意。我取出初火残片,置于掌心。它本该静默,唯有在残魂波动时才会震颤。然而甫入第三阶,残片便微微发烫,如被无形之火轻舔。

祭坛遗址在第七折后显现。中央石台已被推倒,裂为三段,但地基纹路犹存。我蹲身细察,在主祭位石缝间,寻得一片焦黑布片,仅拇指大小,纤维扭曲,却仍保有一丝温热。将残片贴近,其脉动与布片共鸣,频率竟与威尔斯那枚玉符完全一致——不是残魂自然逸散的律动,而是被强行抽取、再注入的逆流痕迹。

这不是祭祀,是窃取。

我将其封入油纸,藏于盾牌夹层。目光扫过四周石壁,忽见左侧刻痕异常。非神国正统火律,亦非古龙遗文,而是倒序排列的初火三律变体。以指腹摩挲,纹路深浅不一,显为近期所刻。第一行:“火非私器”;第二行:“然可窃光”;第三行空白,仅留一道刻痕未竟。

我凝神,从怀中取出另一枚铜片——与地板铜钉配对之信物,轻轻嵌入壁缝。铜片微转,发出轻响,壁面某处悄然松动。探手入内,未得文书,却拾得一物:银质火钳残件,柄端刻字清晰——“火律司试炼用”。

荒谬。火律司成立未满七日,试炼场尚未启用,器械名录中更无此编号。而它竟出现在叛乱旧址,沾有与布片同源的火息残留。

我将火钳残件并入油纸,动作未停,心已沉落。若火律司内部已有器械流落禁地,且用于非登记火仪,则制度未立,根已腐朽。更可怕的是,那四股残魂气息的共鸣中,有一股极不稳定,似被反复抽取又强行补回——如同在测试某种承接极限。

是谁在操控?又是谁在承受?

返回东阁外围时,天光已淡,残烬投下的裂口状阴影仍在原地,未曾移动。我藏身于廊柱之后,凝视那道光影。它不再只是灰烬的投影,而像一张沉默的嘴,正欲吐露神国秩序下被掩埋的真相。

我取出铜钉,俯身将它埋入火盆灰烬深处,仅留一丝铜光外露,如眼。

随后,我调转身形,未归王庭宿所,而是向东部边境方向行去。废弃火站——初火残魂转运中转点,位于威尔斯辖地边缘,三日前有巡卫报称“火引石无故熄灭半刻”,后又自行复燃,未予立案。

若此处曾为残魂中转枢纽,那么地下火脉节点、能量残留轨迹、甚至转运记录的残片,都可能留存。更重要的是,那里远离火律司巡查路线,亦不在四贵常规耳目之内,是唯一可能留下未被篡改痕迹之地。

夜风渐紧,吹动我披风上的暗金纹路。盾牌夹层中,油纸包裹之物随步伐轻颤,仿佛内中布片仍在燃烧,火钳仍在传导,而那道未完成的刻痕,正等待有人续写。

抵达火站外围时,铁门半倾,锁链断裂,断口平整,非外力强破,而是从内部开启。门侧石柱上,一道浅痕划过,形如倒置火苗——与小隆德密道中的符号同源。

我握紧盾牌,踏入门内。地面上,一串湿痕自内室延伸而出,非水迹,而是某种冷却的凝脂状残留,泛着极淡的红光,踩上去无声无息,却在靴底留下难以察觉的粘附。

内室中央,一座废弃的火引台孤悬于地坑之上。台面裂开,下方空洞漆黑,但坑壁四周,密密麻麻刻满了与密道相同的倒序火律。最深处一行,尚未刻完,凿痕新鲜,石粉未散。

我俯身细看,辨出已成之字:

“火可照心,亦可……”

凿子停在“可”字之后,刃口嵌入石中,仿佛执凿之人被突然打断。

我伸手欲取,忽觉盾牌夹层微热。油纸内的布片,正与这未尽刻痕产生共鸣,脉动频率骤然加快。

坑底深处,传来一声极轻的摩擦,似石与石相触,又似有人缓缓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