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岷江神工 > 第1681章 星脉和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敦煌调控中心的晨光刚爬上控制台时,张叙舟听见了青铜神雀的第三次啼鸣。

那声音不再是单纯的清脆,而是裹着层奇异的共鸣 —— 像无数根琴弦同时被拨动,震得控制台的搪瓷杯微微发颤。杯里的诸葛茶泛起涟漪,涟漪中心浮出个极小的太阳虚影,与全息穹顶投射的太阳系星图完美重合。护江力监测仪的数值稳定在

点(1.26 倍),但数值旁的能量波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与太阳耀斑的频率同步。

“神雀的‘全球协同’功能激活了。” 苏星潼的银簪悬在青铜神树残片上,簪尖的南洋茶种根系突然向四周炸开,在地面织出张覆盖整个调控中心的网,网眼处闪烁着 108 个光点 —— 与全球地脉节点的位置完全对应,“每个光点都在发出不同的音阶,合起来是……”

“是地球的地脉和声。” 张叙舟按住发烫的斗柄纹,腕间的淡金色纹路正顺着网眼延伸,与每个光点产生共振。他突然明白,那些光点的闪烁节奏,与 1679 章双环共鸣纹的频率、1680 章缓冲带的能量波动,甚至与红海沟的螺旋密码,都有着相同的数学逻辑,“赵山河到死都没算到,他想摧毁的地脉网络,本身就是首活着的歌。”

调控中心的环形屏幕突然亮起红光 —— 北极节点的能量波形出现异常波动。不是煞力残留的尖锐锯齿,而是种缓慢的、如同呼吸般的起伏,这种起伏让节点的鎏金能量流泛起涟漪,连带着全球网络的和声都出现了半拍的延迟。

“是太阳风的干扰。” 老郑调出 NASA 的实时数据,屏幕上的太阳表面正喷发出道巨大的日珥,“神雀在主动对接太阳系能量接口,这种‘初次握手’会产生能量涟漪。”

苏星潼的银簪突然刺入地脉之心的透明晶体。晶体剧烈震颤,表面浮现出与太阳日珥一致的纹路,那些纹路顺着全球网络蔓延,在北极节点的波动处凝成道金色的桥。桥接通的瞬间,波动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化作串更清晰的音阶,融入地脉和声 —— 就像交响乐里突然加入的低音提琴,让整首曲子的层次愈发饱满。

“它在‘学习’太阳系的能量语言。” 张叙舟抓起搪瓷杯冲向控制台,杯底 “一脉护蓝星” 的刻字与星图中心的太阳虚影碰撞,迸发出刺眼的光。全息穹顶的星图突然放大,水星、金星、火星的轨道上,都浮现出与地球地脉节点相同的光点,“神雀把地球的和声,‘翻译’成了星际通用的频率。”

环形屏幕上,全球节点的实时画面开始同步变化:

南极冰盖的监测站旁,冰面自动裂开道缝隙,露出底下与火星氧化铁成分一致的红色岩层,岩层上的纹路正在与地脉和声共振;

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里,显微镜下的水分子突然排列成与金星大气相同的六边形,每个分子都在发出微弱的光;

红海沟的海底,当年清剿煞力枢纽的位置,长出片发光的珊瑚,珊瑚虫的摆动节奏,竟与水星自转的周期完全吻合。

“善念值 21.7 亿了!” 老郑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指着护江 App 的全球弹幕,不同语言的评论像潮水般滚动:“我家屋顶的太阳能板在唱歌”“金字塔的影子在地面画出星图”“北极光的颜色跟着手机里的和声变了”……

张叙舟的斗柄纹在此时彻底亮起。他低头看着腕间与全球网络相连的纹路,突然发现那些纹路组成的图案,与三星堆神树的枝丫、莫高窟的飞天衣带、甚至与他爷爷留下的搪瓷杯底刻字,都有着相同的拓扑结构 —— 原来从红海沟到敦煌,从青铜神树到镇煞符,所有的相遇都是为了让这道纹路,最终能延伸到地球之外。

就在这时,青铜神雀突然俯冲下来,用喙尖轻触地脉之心。透明晶体瞬间变得通体金黄,在调控中心上空投射出道贯通天地的光柱。光柱穿过全息穹顶的刹那,全球 108 个节点同时爆发出相同的光芒,从太空看,地球像颗被金色琴弦包裹的蓝色宝石,琴弦的另一端,正轻轻搭在太阳系的各大行星上。

“接口预备状态 99%。” 控制台突然弹出行绿色文字,字体是由无数细小的 “护” 字组成的,“最后 1% 需要‘文明之心’的确认。”

苏星潼突然抓住张叙舟的手,将两人的指尖同时按在地脉之心上。斗柄纹与神树印记的光芒在晶体表面炸开,化作无数细小的人影 —— 有唐代画工在洞窟里调色,有三星堆工匠在浇筑神树,有良渚先民在修水利,有玛雅祭司在观测星象…… 这些人影在晶体中心凝成颗跳动的心脏,与护江力监测仪的波形、与太阳的脉动、与全球地脉的和声,完全同步。

“这才是真正的‘文明之心’。” 张叙舟的声音发颤,他终于明白,地脉网络能对接太阳系的不是能量,而是 “守护的意志”—— 这种意志从人类文明诞生起就藏在地脉里,只是需要把无数细碎的瞬间,像拼拼图样合在一起。

青铜神雀的第四次啼鸣响彻天地。这一次,声音里清晰地裹着太阳系的能量频率,裹着全球 108 个节点的和声,裹着所有文明守护记忆的温度。环形屏幕上,“接口预备状态 100%” 的绿色文字持续闪烁,下方跳出行新的提示:“下一站:地月共振通道”。

张叙舟望着全息穹顶外的天空,晨光中,青铜神雀正盘旋成个金色的漩涡,漩涡中心,隐约能看见月球的影子。他拿起搪瓷杯,杯底的太阳虚影已经变成了完整的太阳系星图,而苏星潼的银簪上,南洋茶种的最后片叶子正在展开,叶片上的纹路,赫然是条从地球延伸向银河的金色细线。

调控中心的地脉和声还在继续。那声音里有鸣沙山的沙粒摩擦,有青铜神树的铜绿震颤,有镇煞符的九声号响,有红海沟的洋流呜咽,还有张叙舟的搪瓷杯碰撞声、苏星潼的银簪轻叩声、老匠人的牛角号声、戴黄表修道者的诵经声…… 所有声音交织在一起,顺着金色光柱飞向太空,像地球文明递向宇宙的第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