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跟国家提出南天门计划 > 第121章 太阳能构想,新能源启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1章 太阳能构想,新能源启蒙

正月里的清华园还沉浸在寒假的静谧中,张彬独自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一本英文期刊。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书页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他正在研究【简易太阳能应用原理】。这些知识虽然基础,却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在这个主要依靠煤炭和木材能源的年代,太阳能的利用还停留在理论阶段。

“光热转换……光伏效应……”他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概念,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应用场景。偏远地区的医疗站可以用太阳能烧开水消毒,野外考察队可以靠太阳能发电,甚至未来的航天器也能利用太阳能作为辅助能源。

他在“南天门计划”的加密笔记本上新增“能源系统”分支,写下“太阳能电池”“空间电源”等关键词。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这些设想还很难实现,但他相信这是未来的方向。

闭馆铃声响起时,他已经整理出一套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利用普通材料制作集热板,配合保温水箱,就能为家庭提供热水。这个设计虽然效率不高,但成本低廉,适合推广。

周末回到四合院,阎埠贵早早等在门口。他手里拎着一包桃酥,脸上堆着笑:“彬子,可把你盼回来了。解放那孩子有道数学题不会,你能不能给讲讲?”

张彬接过桃酥,跟着走进阎家。阎解放正对着作业本发愁,见到他就像见到救星。

“张老师,这道应用题我算了好几遍,答案总不对。”

张彬看了一眼题目,是典型的工程问题。他没有直接讲解,而是画出示意图,引导孩子自己找出解题思路。运用【基础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他很快发现阎解放的困难在于无法将文字描述转化为数学模型。

“你看,这里说‘甲比乙每天多生产10个零件’,可以用代数表示……”

阎解放眼睛渐渐亮起来:“我明白了!设乙每天生产x个,甲就是x+10个!”

辅导结束时,阎解放已经能独立解答同类问题。阎埠贵搓着手连声道谢:“真是麻烦你了。这孩子要是能有你一半聪明,我就知足了。”

“解放很用功,只是方法需要调整。”张彬说着,目光落在阎家院里的煤炉上。每天生火取暖既麻烦又不安全,这让他想起那个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

回到自家屋里,他拿出纸笔开始完善设计方案。考虑到四合院的条件,他决定采用最简易的平板集热器结构,用铁皮做吸热板,玻璃做盖板,再配上保温水箱。

母亲走进来,看见满纸的图纸,好奇地问:“这画的是什么?”

“一种利用太阳光烧水的东西。”张彬指着图纸解释,“把这些板子放在屋顶,就能把水晒热。”

母亲将信将疑:“太阳还能烧水?那冬天不是省煤了?”

正说着,杨师傅拄着拐杖踱进院子。老人今天气色很好,看见张彬在画图,便走过来瞧了一眼。

“这是什么新奇玩意?”

张彬简单解释了太阳能原理。杨师傅眯着眼睛听完,突然说:“古人有阳燧取火,你这法子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句话提醒了张彬。他想起古籍中记载的太阳能利用方法,虽然原始,但原理相通。或许可以从这个角度入手,让新技术更容易被接受。

第二天,他去了趟旧书店,找到几本古代科技着作。在《天工开物》中,他果然找到类似太阳能应用的记载。这为他推广新技术提供了历史依据。

接下来的日子,他一边完善设计方案,一边准备新学期的课程。李教授通知他,下个月将参与一个重要课题,需要提前预习相关资料。

在查阅国外期刊时,他注意到美国贝尔实验室在太阳能电池方面取得突破的消息。虽然现在的太阳能电池效率还很低,但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新能源时代即将到来。

他在加密笔记本上记录下这个发现,并在“南天门计划”的能源分支中添加了详细的技术路线图。从简易热水器到光伏发电,再到空间太阳能电站,每一步都需要扎实的技术积累。

正月最后一天,陈雪如约来到清华园。她穿着便装,围着红围巾,在校园里格外显眼。张彬带她参观实验室,介绍正在进行的项目。

“这就是你信里说的太阳能研究?”陈雪好奇地看着桌上的模型。

“只是一个开始。”张彬转动模型,展示集热板的角度调节机构,“如果能推广,可以改善很多人的生活条件。”

陈雪认真观察每个细节,不时提出问题。作为医务工作者,她更关心这项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野战医院最缺的就是热水。如果能用太阳能烧水,能解决很多问题。”

这个见解让张彬受到启发。他决定在设计中增加一个医用版本,专门满足消毒和清洁用热水的需求。

送走陈雪后,他在实验室继续改进设计。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实验台上,仿佛在提醒他这项技术的巨大潜力。

【叮!日常签到冷却完毕,是否签到?】

“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奖励:能源储存技术基础x1。】

关于电池、储热等能源储存方法的知识涌入脑海。这正好解决了太阳能利用中的一个关键难题——如何将白天收集的能量储存到夜晚使用。

张彬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下这些新思路。储能技术的突破,将大大提升太阳能的实际应用价值。

离开实验室时,夜幕已经降临。路灯依次亮起,勾勒出校园的轮廓。张彬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教学楼,心中充满希望。

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像点亮一盏灯。当千万盏灯连成一片,就能照亮整个国家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