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科幻小说 > 家族之星际指挥官 > 第306章 战术革命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启明那段穿透黑暗、带着电流杂音的广播,如同一颗投入冰封湖面的巨石,更如同在即将彻底熄灭的灰烬中投入的一颗炽热火种,确实在平台内部激起了涟漪,重燃了一部分士气和秩序。工程师们开始更拼命地抢修关键管线,士兵们依托残骸组织起更顽强的抵抗。

然而,在冰冷而宏大的战争天平上,光有重燃的士气是远远不够的。这微弱的火苗,尚不足以照亮整个深渊,更不足以扭转那已极度倾斜的战局。

在“铁砧”平台的外部,局势正以惊人的速度恶化。敌军指挥官显然将平台的“沉寂”和内部不断爆发的火光,解读为最终胜利的信号。因此,“掠食者”舰队的攻势变得愈发猖狂和肆无忌惮。更多的舰船如同闻到腐肉气味的秃鹫,大胆地抵近,几乎贴着平台残破的护盾边缘航行,用副炮和鱼雷精准而残忍地“点名”清除着平台外部任和尚在运转的武器平台和传感器阵列。

而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仍在外部坚持作战的联盟残存舰队。他们遵循着传统的海军操典,试图维持着岌岌可危的防御阵型,护卫在平台侧翼。但在敌军绝对优势的火力和数量面前,这种固守的阵型让他们变成了缓慢移动、难以规避的笨重标靶。每一轮敌军的齐射,都像死神的镰刀划过,总有一两艘战舰的护盾过载、装甲撕裂,在耀眼的爆炸中化为冰冷的残骸。损失的速度,快得令人绝望。

王启明在指挥中心内,尽管信息不畅,但通过仅存的几个外部观测镜头和断断续续的战报,依然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单方面的屠杀。他看到熟悉的舰船识别信号一个接一个地从战术屏幕上永远消失,拳头握得咯咯作响。

他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延续旧的战术,等于坐视最后的有生力量被一点点耗尽。绝境,要求与之相匹配的、颠覆性的、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的改变。必须有一场从思维根子上的彻底革命,才能在这看似必死的局中,劈开一丝微弱的生机。

一种基于现状、极度务实却又无比大胆的新战术构想,开始在他被压力和疲惫折磨却依然高速运转的大脑中,逐渐成型。

在“铁砧”平台深处那间灯光昏暗、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的指挥中心内,王启明如同被困在信息孤岛上的船长。他面前仅存的几块屏幕上,流淌着支离破碎、严重滞后的战场数据。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拼凑出的是一幅令人心碎的图景:外部残存舰队的识别信号旁,“失联”、“重伤”、“殉爆”的红色标签触目惊心,如同不断凋零的生命之火。

他的目光死死地、一遍又一遍地扫过那些代表着一条条鲜活生命和一艘艘忠诚战舰的、正在飞速减少的符号。每一次屏幕的刷新,都可能意味着又一个熟悉信号的永久熄灭。一种冰冷的、近乎窒息的绝望感,如同深海的压力,挤压着他的心脏。

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意识到:继续让这些伤痕累累、火力锐减、机动性大打折扣的残存舰船,去和“掠食者”那支规模庞大、装备精良、士气正盛的主力舰队,进行一场教科书式的、讲究阵型与火力的正规炮战,这已经不再是战斗,而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无异于驱赶着一群疲惫不堪、犄角断裂的羊群,冲进饥饿的狼群。结果,是注定的,而且会来得非常快。

然而,平台的“沉默”与濒临崩溃,在带来绝境的同时,也意外地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他们不再需要为了守护这个固定的“点”而被动挨打。绝境,反而给了他打破常规、放手一搏的最后机会。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开始在他因极度疲惫而灼热的大脑皮层下逐渐清晰、成型。这个想法违背了他所接受的一切正规军事教育,挑战着根深蒂固的战术原则。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身体的颤抖,接通了一个刚刚勉强修复的、极不稳定的临时加密通讯频道。频道另一端,是几位同样在苦苦支撑的残存舰队高级军官。

“诸位,”他的声音透过电流的杂音传来,异常的冷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决,这冷静本身就像是在压抑着巨大的风暴,“我们都清楚,按现在的方式继续下去,结果是注定的,而且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他顿了顿,让这句话的沉重分量压在每个人的心头,然后,用斩钉截铁、近乎破釜沉舟的语气宣布:

“我们必须改变!立刻改变!”

“我命令:放弃所有传统教科书上的阵型!从这一刻起,我们不再组成固定的防线,我们不再固守任何一点!”

这话语,如同在寂静的深水中投下了一颗炸弹。通讯频道的那一头,传来了一阵短暂的、充满惊愕的死寂。甚至可以想象到,在另一端那些伤痕累累的舰桥上,军官们脸上那难以置信的表情。放弃阵型?放弃固守?这几乎是放弃了太空战最基础的准则。

这短暂的沉默,充满了质疑、困惑,以及一丝被绝境逼出的、对未知的恐惧。王启明的这个决定,是一场押上了所有剩余筹码的、惊天豪赌。

在通讯频道另一端那短暂的、充满惊愕的沉默中,王启明没有给对方留下质疑或反驳的时间。他深知,此刻任何犹豫都将是致命的。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指令,将这颗战术的“种子”植入每个人的脑海,并让它立刻生根发芽。

“从现在起,”王启明继续道,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动摇,只有一种破釜沉舟、不留退路的决绝,仿佛在斩断最后一根缆绳,“所有还能点火、还能转向、还能开炮的舰船——无论是轻巧的驱逐舰、灵活的护卫舰,哪怕是重伤但还能勉强移动的巡洋舰——立即化整为零!”

“解散所有现有的大型编队!放弃一切重型阵型!”他几乎是在下达命令,“以2到3艘舰船为一个最基本的作战单位,组成高度独立、自主行动的‘狼群’小队!” 他快速而清晰地阐述着新战术的核心架构。

“每个小队,必须立刻指定一名‘头狼’!”他特别强调,“挑选你们之中最冷静、经验最丰富、攻击性最强的舰长来担任!‘头狼’拥有小队的绝对战术决策权,其他舰船必须无条件信任和配合!”

“小队内部,”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建立生死相依关系的凝重,“必须建立起极致的信任和默契!你们不再是庞大舰队中的一个编号,而是共用一双眼睛、共享一个大脑、生死与共的猎杀组合!通讯要简洁高效,动作要协同如一!”

紧接着,他重新定义了这些“狼群”的使命,彻底扭转了他们的作战思维:

“你们的任务,不再是集结起来,去正面阻挡那不可阻挡的敌军钢铁洪流,”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性的、将思维从防御转向进攻的力量,“那样做毫无意义,只会被碾碎。”

“你们的任务,是像真正的狼群在狩猎巨兽时一样!”他用了一个极具画面感的比喻,“利用‘铁砧’平台本身巨大的残骸、错综复杂的破损结构、以及周边那片密集的小行星带作为你们天然的猎场和掩护!”

“不断地机动!绝不在一个位置停留超过一次攻击的时间。”

“巧妙地隐藏!让敌人的传感器在废墟和星尘的杂波中失去你们的踪迹。”

“耐心地窥伺!像潜伏的猎手,寻找敌军阵型中那稍纵即逝的破绽——比如一艘落单的护卫舰、一艘受伤后行动迟缓的主力舰、或者一支脱离大部队的补给小队!”

王启明的话语,为残存的舰队描绘了一幅全新的、充满危险却也蕴含着一线生机的作战图景:从被动挨打的“标靶”,转变为在阴影中主动猎杀的“狼群”。

王启明没有给众人消化的时间,他必须将这套全新战术的灵魂,如同烙印般刻进每一位指挥官的脑海里。他详细地阐述了新战术的精髓——游击战,一种在弱势中求存、在绝望中反击的艺术。

“记住你们最核心、也是唯一的行动准则,”他的声音陡然变得极其锐利,每一个字都像出鞘的匕首,“打了就跑,绝不恋战!”

他刻意放慢语速,强调着这六个字的生死分量:“这不是建议,这是铁律!任何贪图扩大战果而延误撤离的行为,都是对整个小队、乃至整个战局的背叛!”

“你们要充分利用化整为零后获得的机动性优势,”他指引着具体的攻击目标,“专门攻击敌军的侧翼、那些脱离大队落单的护卫舰、或者已经被击伤行动迟缓的主力舰!” 他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像狼群围攻巨兽,绝不正面硬撼,而是专门撕咬它的脚踝、关节这些支撑点和软肋!我们要让它流血,让它疼痛,让它步履蹒跚!”

接着,他描绘了攻击的节奏和方式:

“一旦发现目标,集中你们整个小队的所有火力,鱼雷、磁轨炮、脉冲激光,不要吝啬!发动一次短暂、猛烈、精准的突袭!” 他的手指在虚拟星图上快速点划,仿佛在指挥一场闪电般的猎杀,“攻击的持续时间,要短到像闪电划过夜空!火力要猛到像刺出的致命毒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