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沧海遗梦:从洪荒至现在 > 第206章 礼镇邦心风再起,暗流潜动局更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6章 礼镇邦心风再起,暗流潜动局更深

晨光透过镐京云幕,洒落于朝堂金阶。

大朝礼之期将至,京师自上而下皆在筹备,百官忙于礼制、祭文、乐章、贡品之列,而周公则静观其势,心中如水波暗流。

自关东诸侯上表应礼之后,外表似一片恭顺,然他深知这并非真正的臣服,而是另一场暗潮的凝聚。

“诸侯至礼,未必为服。”

这是周公前夜对姜子牙所言的一句。

姜尚沉吟良久,叹道:“昔殷之亡,在礼崩;今日之危,在礼成。礼若为器,则可用;若为网,终有缠身之日。”

周公只是微微一笑:“吾知其险,然不为礼立界,则诸侯无所畏。天下若要久安,须先畏而后敬。”

——

镐京东郊,朝路未铺完,数千工匠昼夜赶造。

道旁百姓议论纷纷,有人称颂“周公平乱有德”,亦有人低声猜测“诸侯不甘久屈”。

酒肆中,来自鲁、齐、卫的商旅混迹其间,他们互通耳语,暗递封缄。

镐京之表盛大,实则每一处城门、每一座驿馆,都潜伏着不同势力的探子。

齐国的使者齐章已入京数日,他白日恭谨随礼,夜里却暗与鲁使、蔡使密议。

数人围于烛光之下,声音压得极低。

鲁使低声问:“周公设礼,不为安邦,乃为制我等于礼。若我等真赴大朝,岂非自缚其手?”

齐章摇头冷笑:“不赴则失名,天下皆知不服;若赴,则仍可于礼中为乱。今日之周公,智在谋上,然智者亦有心限。礼若太盛,便是他之枷。”

蔡使目光闪烁,忽道:“齐侯言之有理。吾等若借礼为名,暗置他意,于朝中行乱,不必兵刃,亦可乱其纲。”

几人交换眼神,似已有了默契。礼之名,反可为乱之具——此便是他们的思路。

——

宫中,姜子牙捧着新报入殿,低声道:“鲁、齐、蔡三使频有往来,虽表面遵礼,实恐有阴谋。”

周公立于殿窗前,目光深远:“吾知其谋,不外借礼为乱。然天下之理,正反同源。礼若能容乱,则能化乱。欲制此局,须以更深之局笼之。”

他缓步行至中庭,命人取来朝仪录、礼制文牒,重新分派座次。姜子牙讶然:“公欲改制?”

周公点头:“齐鲁并列,不可使其心近。今以德序定位——以德论次,非国论尊。齐虽强,然乱德,位次当降;鲁虽弱,守礼,位可升。此一改,不战而乱其心。”

姜子牙沉吟良久,笑曰:“礼为剑鞘,心为剑锋,公之策,妙在不出刀而割人心。”

周公只是微微拂袖,低声道:“礼者,不在其形,而在制人之序。”

——

大殿上,金钟初鸣,诸侯陆续入京。

齐侯的车驾最为显赫,青幔流光,千乘齐列;而鲁侯仅以百乘而来,却整肃有序。

朝门之前,礼官宣次——

“齐侯位列三,鲁侯位列二!”

这一声,如惊雷入众耳。

齐侯面色一沉,几乎立刻拔步前冲,然在百官注目下,又强自按下怒意,含笑拱手:“鲁侯德高,吾无怨言。”

可那“无怨言”的笑,却冷如冰。

鲁侯则垂目不语,暗中却对侍从低声道:“周公手段,真不容人。”

周公立于殿中,神色不变。

礼成其形,序定其心。

此刻的安静,正是他最希望的表象——风暴尚未起,但暗流已被他引入自己设定的河道。

他心中明白,真正的礼,不在庙堂之上,而在那被迫屈服的诸侯心底——一旦他们的愤怒开始相互碰撞,这“合谋”便会自行崩解。

——

未至日暮,镐京已灯火通明。

周公立于台前,望向远方的旌旗。

风自东方而来,带着齐地的寒意。

他缓缓阖目,低声道:

“欲安天下,先乱人心;欲镇人心,先以礼困。此局——方才开始。”

夜幕垂临,镐京的宫灯如昼,乐声隐约从学宫方向传来,似在为即将举行的大朝礼预演。

然在这金碧辉煌的城池之下,阴影已悄然流动。

自礼序改定之后,齐侯心怀不甘,回驿馆便掀案震怒:“周公欺我太甚!我齐国立国百年,何德不如鲁?!”

随从连忙叩首,齐侯冷哼一声:“他以礼制我,我便以礼破礼。明日朝议,我自有言。”

鲁侯在另一处驿馆中,却神情沉郁。大夫问:“侯以得高位,当喜,为何忧之?”

鲁侯长叹:“得此位者,非吾德也,乃周公之谋。礼之一字,看似尊我,实将我置于风口。诸侯之怨,必先加于我。”

果然,当夜风起,传言四散——

“周公厚鲁以分齐!”

“鲁侯受宠,将为周之附国!”

“诸侯若不齐力,周礼成,则天下无诸侯矣!”

流言似火,燎遍镐京驿馆。暗中的信使往返不息,短短一夜,齐、蔡、许三国密使已再度集于同屋。

蔡使冷声道:“礼制不过幌子,周公之心昭然若揭。此人若不除,天下无安日。”

齐章冷笑:“要除他,须待大朝礼之日。届时万国朝集,若礼崩于殿上,天命自乱——此即天示,非人谋。”

许使惊惧:“若事泄,三国必亡。”

齐章目光冷厉:“周公一人控天下,吾等再退,便永不翻身。此战,不在兵戈,而在心。”

话音落,烛焰摇曳,似有风无声掠过。

——

翌日清晨,宫中早朝。诸侯列位,钟鼓齐鸣。

周公一身玄袍,端坐金阶之上,面色肃然。

礼官高声宣仪,百官叩首。气氛庄严肃穆。

齐侯忽然前出一步,朗声道:“臣有一问——礼之次序,当以国为尊,为何今日以德为先?此岂乱古?”

殿上顿时一静,群臣屏息。

周公目光微抬,淡然答曰:“德不在强弱,而在正与否。若以国力为尊,则天下永乱;若以德为序,方可长安。”

齐侯冷笑一声:“德?周公以德自居乎?吾观今日大礼,不过是借礼立威,假德行私!”

此言如石投湖,满殿皆惊!鲁侯面色骤变,急欲阻拦,却已迟。诸侯群心浮动,殿中暗流一时激起。

姜子牙轻叹一声,手指微敲玉笏。那一瞬,殿外号角骤鸣,数百甲士齐现两翼!

周公起身,声若惊雷:“此殿为宗庙,谁敢以乱言污之?!”

齐侯被突如其来的威势震得半步后退,却仍强作镇定:“周公果然以兵压人!”

周公冷然:“兵者非为压人,乃镇心。齐侯若有疑,可当众自证其德!”

此言一出,殿上百官皆侧目。

齐侯脸色铁青,竟无言可对。

此刻所有人都明白——周公以“礼”为局,早将每一步都算入掌中。

他并未动兵,却以兵形示礼,以礼势压心。诸侯自乱,而他立于不败之地。

礼官高声再唱,钟鼓重鸣,殿外霞光映入大门,宛若天意垂照。

周公负手而立,声缓而定:“礼者,非虚文;礼者,乃国之魂。若礼崩,则人心散。诸侯若以乱礼为勇,便当问天命可容否!”

此言出,如山压顶,诸侯再无声。齐侯面色惨白,半跪于地。鲁侯俯身叩首,群臣齐呼:“礼安天下,周公有德!”

那一刻,大殿寂然。唯有钟声回荡,如天音远去。

——

当夜,风起于镐京东郊,乱云遮月。姜子牙负手立于廊下,沉声道:“殿上一战,虽定群心,然暗流未平。”

周公微微一笑:“暗流不平,方显天下尚有变。若无暗流,礼成而腐。吾所欲者——非止安,更是长治。”

他抬头望天,烛火映出他双眸如星,深不可测。

——

这正是:

礼定乾坤安社稷,谋深如海镇群心。

诸侯心乱终失势,暗潮伏动自消沉。

——

镐京表面太平,实则波澜未息。诸侯虽屈于礼,但暗谋仍潜于心。大朝礼不过一役,而真正的国之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