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转眼距府城院试还有半月,外婆便带着吴小宝从京城启程,一路车马不停,赶回了这处老宅。

如今科举规制改了,院试须得回原籍府城应考,外婆生怕路上出什么岔子,早早便做了打算。

“小宝,把这方砚台再包仔细些,你爹当年赶考就用的它,沾着文气呢。”

终于熬到考试这一天,清晨天还没亮,外婆就戴着老花镜,坐在梳妆台前让丫鬟们帮她梳妆,目光却落在书童帮孙子收拾考箱的动作上。她手虽没动,眼睛却死死盯着,生怕落下什么——笔墨纸砚分门别类摆好,连擦汗的帕子都叠得方方正正,压在箱角。

吴小宝穿着一身新做的青布长衫,站在一旁规规矩矩的,听着外婆嘱托:“祖母,我都记着呢。回来时表姐特意教我怎么护着考卷,说答题时要先把卷面折出格子,省得写歪了。”

“你表姐心细,她说的话你可得往心里去。”外婆抬头看了眼窗外,东方刚泛起鱼肚白,便拔高了些声音:“李管家!车马备好了没?可别误了时辰!”

“老夫人放心,都备妥了,书先生也在门口候着了。”门外传来管家恭敬的应答声,接着便是轻微的车马响动。

外婆这才松了口气,拎起考箱仔细打量一圈,又把小宝拉到跟前,替他理了理衣领:“走,去饭厅吃饭,赶紧吃两口,路上颠,空着肚子可不行。”

小宝点点头,跟着外婆往饭厅走去。表姐给他找的夫子正坐在桌边喝茶,见祖孙俩进来,连忙起身行礼:“老夫人早,小宝。”

“夫子多礼了,劳烦你今日陪着我们去考场,费心了。”外婆笑着回礼。家人们摆好清淡的饭菜,外婆坐下陪着小宝一起吃:“吃吧,小宝,吃饱点,中午考场的饭菜不一定合你口味。”

“祖母,三天时间怎么也能坚持,总好过咱们当年饿肚子的时候。”

“这孩子,还记着当年的事。”

小宝狼吞虎咽吃了两个馒头,喝了一碗粥,又吃了点小菜,抹了抹嘴:“祖母,我吃饱了,咱们走吧。”

“别急,再检查检查东西。”外婆又把考箱打开,一样样数着:“笔墨、砚台、稿纸、帕子,还有你表姐给你准备的薄荷糖和各式糕点,都备齐了?”

“齐了齐了。”小宝无奈地笑着应答,“祖母,您都数三遍了。”话虽如此,还是配合地扫了一眼考箱。

一行人出了山庄,坐上马车。外婆坐在车里,手一直攥着小宝的衣角,絮絮叨叨地叮嘱:“到了考场别慌,先找着自己的号房,检查好桌椅稳不稳,要是有裂缝赶紧跟衙役说。答题的时候别着急,想清楚了再写,字写工整些,考官看了也舒心。”

“知道啦祖母,表姐也这么说。”小宝靠在车壁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景色,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夫子在一旁笑道:“老夫人放心,小宝聪慧,平日里读书也认真,定能应付得来。”

外婆叹了口气:“我倒不是盼着他能中,就是想让他历练历练。毕竟才十一岁,能走进考场就不容易了。”

马车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到了府城考场外。外婆掀开车帘一看,只见考场门口稀稀拉拉站着几伙人,都是送考的家长和考生。她心里一急,拉着小宝就下了车:“怎么人这么少?是不是咱们来早了?”

李管家连忙上前:“老夫人,离入场还有一个时辰呢,您别担心,一会儿考生就多了。”

外婆还是不放心,拉着小宝在旁边的树荫下站着,眼睛死死盯着考场大门。过了没多久,果然有考生陆续赶来,有的背着考箱,有的由家人搀扶着,神色都带着几分紧张。

又等了约莫半个时辰,考场大门“吱呀”一声打开,几个衙役走了出来,高声喊道:“考生入场,依次排队检查!”

小宝立刻拎起考箱,看着外婆:“祖母,我进去了。”

“等等!”外婆一把拉住他,又叮嘱道:“小宝,一定不要慌,检查好自己的考卷,别早早交卷,多检查几遍。要是渴了就吃颗薄荷糖,别跟人起争执,凡事忍着点。”

“祖母您放心吧,表姐已经逐条叮嘱我了,我都记着呢。”小宝笑着点头,“你们先回家吧,记得考完试来接我。”

说完,他拎着考箱,跟着其他考生一起排起队。外婆站在原地,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直到小宝走到衙役面前接受检查,还在不停地挥手。

衙役仔细检查着小宝的考箱,翻了翻笔墨,又看了看帕子,确认没有夹带,才放行:“进去吧,号房在东边第三间。”

小宝应了一声,拎着考箱往里走,还不忘回头冲外婆笑了笑。

外婆站在门口,直到再也看不见小宝的身影,才在李管家的催促下转身:“行了,咱们先走吧,去熟食店看看。”

李管家应了声,扶着外婆上了马车。熟食店是苏家早年开的,后来交给王伯伯打理,都是跟着苏家多年的老人,外婆这次回来,也想趁机看看他们。

马车停在熟食店门口,刚下车,就见一个穿着灰布短褂、满头白发的男人迎了上来,正是王伯伯。他一看见外婆,眼睛顿时亮了,连忙抱拳拱手:“老夫人!您几时回来的?怎么不派人告诉我一声?我也好去庄园看您!这一晃五六年没见着您了,我们大家都想念得紧!”

外婆笑着握住他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番:“王伯伯,几年没见,你头发都白了不少。”

“哎呀,哪能跟您老比呀!”王伯伯笑着摆手,“您看看您老人家的身体,越来越硬朗了,这气色,比我们这里的年轻人都好。”

“我呀,就是一天什么也不用管,不操心不费力,每天早起打打太极拳,天天锻炼身体,能不好吗?”外婆拉着他往店里走,“店里现在怎么样?生意还好?”

“好着呢!”王伯伯脸上满是笑意,“您放心,我跟店里的伙计们都尽心打理着,每天来买熟食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咱们家的酱肘子,好多人都特意来买。”

两人说着话,走进店里。伙计们一见外婆,都连忙放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老夫人!您回来啦!”

“都别忙活了,坐着说话。”外婆笑着摆手,又问王伯伯:“雨荷之前派人接你去京城住一段时间,怎么没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