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谍战之镜界孤灯 > 第1章 权柄之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同仁堂密室内,空气里弥漫着药材干涩的苦香,与窗外申城深秋的湿冷气息隔绝开来。雨水敲打着临街的排门,声响沉闷,却盖不住室内因那份来自苏北的加密电文而带来的凝重。

陈朔将电文轻轻放在铺着蓝布的药案上。华东局特别战略委员会的任命,如同一剂药性猛烈的方子,效用强大,却也要求用药者拥有与之匹配的体魄与心智。

苏婉清坐在一旁,正在清点一批刚到的药材,动作熟练地将党参归位,但她的目光不时扫过电文,沉静的眼眸深处是深思。沈清河则站在通往前面店铺的暗门旁,警惕着外间的动静,眉头微锁。

“委员…这个头衔太重了。”沈清河转过身,声音压得很低,“这意味着我们未来的行动,不再只关乎申城一地的得失,每一着棋都可能牵动华东全局。”

权柄的提升,意味着更大的决策空间和资源,也意味着一旦失误,代价将远超以往。

陈朔的指尖划过电文上“协调、指导…情报、经济战线及特别行动”的字样,语气平稳却带着千钧之力:“总部给了我们信任,更指明了方向——斗争的核心,已从具体的战术执行,转向更高维度的战略博弈。”

他抬眼,看向两位最亲密的战友:“我们破除了竹内的‘逻辑囚笼’,搅乱了鹈饲的‘秩序牢笼’。那么,下一个阶段,对手会祭出什么?鹈饲浩介从‘盛宴之墟’的狼藉中站稳后,会如何反扑?”

苏婉清放下手中的黄芪,接口道,声音清晰:“他必然会试图掌控更底层的东西…比如,思想,或者说,人心。经济秩序的重建,离不开社会认知的稳定。”

“是必然。”陈朔肯定道,“鹈饲背后是庞大的国家机器。他们绝不会放任申城数百万民众的人心,成为我们可以自由耕耘的沃土。”

沈清河适时地递过一份薄薄的文件夹:“这是近期内线收集的,关于鹈饲‘经济重整委员会’新架构下一些非核心部门的人员信息。其中有个‘文化舆情科’,负责人是从本土调来的专家,名叫小野寺辉。背景不详,据信研究方向与‘国民精神动员’有关。”

“小野寺辉…” 陈朔轻声重复,目光扫过那份名单,并未停留太久。他的手指在名单上随意地点了点:“敌人的触角已经开始向意识形态领域延伸了。这意味着,我们的‘镜界计划’,必须立刻找到现实的抓手。”

他看向沈清河:“清河,除了监控敌人新部门的动向,我们更需要找到他们试图构建‘新秩序’所依赖的‘样板’。有哪些人是被他们推上前台,试图用来安抚民心、展示‘亲善’的?”

沈清河略一思索,从文件夹中抽出一页资料:“有几个目标值得关注。比如,这个李景安。原华商商会理事,背景相对干净,被鹈饲选中,即将出任新改组的‘工商协调委员会’副会长,主管部分民用物资配给。敌人显然想用他这类人,来包装其统治的‘合法性’。”

陈朔接过那份资料,快速浏览着:“李景安…有什么显着的弱点或嗜好可供利用?”

“根据初步了解,此人附庸风雅,是申城各戏园的常客,尤其追捧一个叫‘云老板’的旦角。”沈清河答道。

“戏园…梨园行…” 苏婉清若有所思地轻声说,“那里是三教九流汇集之地,也是流言和风尚滋生之所。一个好的故事,通过名角之口唱出来,其影响力,胜过千言万语的传单。”

陈朔的目光与苏婉清交汇,瞬间达成了共识。他放下李景安的资料,手指在药案上轻轻敲击了一下:“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个需要新戏本来巩固地位的角儿,一个爱看戏的‘新贵’…要素初步齐备了。但我们缺一个关键的东西:一个足够好的‘故事’。”

他沉吟片刻,继续分析:“这个故事,必须本身艺术上乘,能立上舞台;内核必须蕴含我们需要的精神,但又不能过于直白,必须能通过敌人可能的审查。”

苏婉清立刻领会:“我们需要一个精通此道,并且可靠的笔杆子。我们过去在文化界建立的一些关系,或许可以动用。通过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旧关系,能找到背景干净、有真才实学且心怀家国的文人。”

“可以。”陈朔点头批准这个方向,“此事由你负责联络和甄别。找到人后,给予明确要求:背景放在明末抗倭的尘埃里,故事要动人,词曲要上乘,内核要是坚韧、不屈的精神。剧名…可以叫《青石记》。”

“《青石记》…” 苏婉清重复了一遍,立刻捕捉到了其中深意——它既是主角“青石”传奇的载体,也暗合了陈朔最初的化名,更象征着一种坚忍不屈、铺路奠基的精神。这出戏,将成为投射“镜界”第一缕微光的棱镜。

“他不会直接看到我们想让他看的,”陈朔的目光仿佛已穿透密室,看到了未来的戏台,“但他会看到他喜欢的才子佳人、忠奸博弈。而真正的种子,会随着唱词和剧情,悄无声息地,落进他心里,落进每一个听戏人的心里。这就是我们构建‘镜像’的第一块砖。”

沈清河点头:“我会安排人手,加强对李景安日常行程和社交圈子的监控,确保后续计划能顺利推进。”

指令清晰下达,这个小而精的核心团队,正迅速地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步骤。

沈清河悄然通过暗门离去,安排具体事宜。密室内只剩下陈朔与苏婉清,以及满屋的药香和淅沥的雨声。

“感觉如何?”陈朔看向苏婉清,语气不再是下达命令,而是战友间的询问。

苏婉清微微呼出一口气,坦诚道:“压力不小。但,《青石记》这件事让我看到,再宏大的‘镜界’,也需要从这样一砖一瓦开始。这本就是我们要走的路。”

陈朔眼中掠过一丝赞许。“没错。鹈饲和小野寺想要掌控人心,依赖的无非是广播、报纸、训话。他们的信息是自上而下的灌输。”

他的目光扫过密室一侧那排沉默的百子柜。“而我们要构建的‘镜像’,根基在于认同,在于利用人性共情与自发传播。我们要让信息如药力,潜移默化,渗透肌理,最终让他们的‘秩序’从根基处朽坏。”

“这是一场争夺‘真实’定义权的战争。”苏婉清精准地总结。

“是的。”陈朔颔首,“而我们如今,被赋予了在这更大棋盘上落子的‘权柄’。”

他伸出手,苏婉清自然地抬起手,与他轻轻一击掌。动作短暂,无声,却传递着无可动摇的信任与并肩到底的决绝。

权柄之重,重若千钧。

但它也劈开了通往更深远战局的道路。

“镜界计划,就从寻找这第一块砖开始。”陈朔的声音低沉,却如投入静湖的石子,在这间弥漫药香的密室里,荡开坚定的涟漪。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