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逍遥兵王的战斗 > 第189章 传承的味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土坡上的风带着草木的清气,云姑支起的粗布帐篷里飘出米粥的甜香。苏晚扶着少年在草垛上坐下,看云姑揭开陶锅的盖子,蒸腾的热气裹着桂花香漫出来,瞬间驱散了归墟泽的湿寒。

“快趁热喝。”云姑把两碗粥递过来,粗瓷碗边缘还留着细密的冰裂纹,“加了归墟泽的蜜莲子,败火。”

少年捧着碗吸溜了一大口,烫得直吐舌头,眼里却亮得很:“姑,您怎么知道我们在这儿?”

云姑坐在他们对面,给自己盛了小半碗,慢悠悠地搅着:“我在泽边的老槐树下等了三天,见你们进去时带的水囊快空了。”她抬眼看向苏晚,目光落在她腰间的守界令上,笑了笑,“看来你们找到要找的东西了。”

苏晚指尖摩挲着令牌上的“守”字,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口:“云姑认识这令牌?”

“何止认识。”云姑放下碗,从行囊里掏出块褪色的帕子,小心翼翼地摊开——帕子中央绣着个相同的“守”字,针脚细密,只是边角已经磨破。“当年送我出寒月洞的人,就戴着这个。”

少年凑过去看:“是林凡前辈吗?”

“是他师父,老林伯。”云姑的指尖抚过帕子上的针脚,声音轻得像雾,“那时候我才你这么大,家乡被影蚀占了,爹娘把我藏在水缸里,是老林伯背着我杀出来的。他总说,守界者的令牌不是铁做的,是人心焐热的。”

苏晚想起归墟泽水底的影像,老人将令牌交予后生的画面忽然清晰起来:“老林伯是不是总穿件灰布短褂,左手有道月牙形的疤?”

云姑猛地抬头,眼里闪过惊讶:“你怎么知道?”

“我们在归墟泽的水里看见了。”少年抢着说,“他把令牌交给一个年轻人,还在他手背上点了三下!”

“那是传令礼。”云姑的声音有些发颤,“点三下,是说‘记着人,守着心,护着土’。当年老林伯把帕子给我时,也在我手背上点了三下。”她伸出左手,手腕内侧果然有三个浅浅的凹痕,像被指尖反复按过留下的印记。

苏晚忽然明白,为什么初见云姑时就觉得亲切——她递粥时的手势,看人的眼神,甚至说话时微微前倾的姿态,都和林凡有几分像。原来有些东西不必刻意学,跟着走一段路,就自然融进了骨血里。

“老林伯后来呢?”少年追问,嘴里还嚼着莲子。

云姑望着归墟泽的方向,雾气已经散了,水面像铺了层碎银。“在一次对抗影蚀潮时,为了护着镇上的孩子,把令牌留在了塌方的隧道里。”她顿了顿,声音平静了些,“他说令牌沉在哪,守界者的根就在哪。今天见你们从泽里出来,我就知道,他说的是真的。”

苏晚把腰间的令牌解下来,放在三人中间的青石上。夕阳透过帐篷的缝隙照在令牌上,“守”字的刻痕里仿佛有光在流动。“老林伯的令牌,是想让我们知道,守界者守的从来不是冷冰冰的界碑,是王婶留的灯,是李叔淬的剑,是每个想好好过日子的人。”她看向少年,“就像你刚才说要请我吃桂花糕,这就是‘守’的样子啊。”

少年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行囊里掏出个油纸包:“对了!我带了这个!”打开一看,是几块压得有些变形的桂花糕,边缘还沾着点泥——大概是刚才在泽里摔跤时蹭到的。“本来想等出去了给你,现在吃吧,虽然凉了。”

苏晚拿起一块,咬了口,甜香混着淡淡的泥土味,竟格外踏实。云姑也拿起一块,笑着说:“比我年轻时吃的糙,但有股子劲。”

三人坐在帐篷里,就着温热的米粥分食着凉透的桂花糕,归墟泽的风穿过帐篷的缝隙,带着远处芦苇的沙沙声。苏晚忽然觉得,所谓传承,或许就是这样:一块带着泥的糕点,一碗热粥,一句没说完的话,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老林伯把令牌留在塌方的隧道,不是结束,是把“守”字的温度,种进了更多人心里。

“接下来去哪?”少年抹了抹嘴角的糖霜,眼里满是期待。

云姑指了指东方:“去望月镇吧,那里的皮影戏班藏着块‘聚灵玉’,能增强令牌的灵力。老林伯说过,守界者的灵力,从来不是一个人攒的,是无数人的气脉聚成的。”

苏晚把令牌重新系回腰间,触手依旧温暖。她想起归墟泽水底那句“守界者守的从不是界,是人”,忽然觉得脚步轻快了许多。少年的脚踝好了大半,正蹲在帐篷外收拾行囊,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云姑在往他们的水囊里灌新煮的药茶,药香混着桂花香,在风里飘得很远。

夕阳沉到归墟泽的尽头时,三人终于踏上了通往望月镇的路。少年走在最前面,手里挥舞着捡来的芦苇秆,像握着柄长剑;云姑走在中间,时不时提醒苏晚注意脚下的石子;苏晚走在最后,手轻轻按着腰间的令牌,感觉那团暖意顺着血脉,流到了四肢百骸。

路两旁的野草里开着细碎的白花,像撒了一地的星子。苏晚忽然想起林凡离开时的背影,那时她总觉得“传承”是个沉重的词,要扛着剑,要忍着疼,要把眼泪憋回去。可此刻踩着松软的泥土,听着身边的笑闹声,她忽然明白,传承其实很轻,轻得像桂花糕的甜,像热粥的暖,像风里飘着的那句“我请你”。

“前辈,等等我!”少年回头喊她,手里举着个刚摘的野果,红得像颗小太阳。

苏晚笑着加快脚步,风吹起她的衣摆,腰间的令牌轻轻撞击着腰带,发出清脆的声响,像在和远处归墟泽的水声应和。她知道,前路还有很多隧道要闯,很多影蚀要挡,但只要身边有这样的脚步声,有这样带着温度的期待,就永远不会觉得孤单。

就像老林伯说的,令牌沉在哪,根就在哪。而根,从来不是埋在冰冷的地下,是扎在一碗热粥里,一块糕点里,一句“等等我”里,扎在每个愿意为别人多走一步的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