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逍遥兵王的战斗 > 第235章 夜市的灯火与桂花糕的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夜市的灯火与桂花糕的甜

古镇的夜市像打翻了的蜜罐,甜香混着各种吃食的香气,在巷子里弥漫。青石板路上铺着红灯笼的光,影影绰绰地映着来往行人的脸,有挑着担子卖糖画的,有支着小摊炸臭豆腐的,还有说书先生在街角摆开架势,周围围满了听客。

“这桂花糕看着就好吃!”少年指着个竹编的蒸笼,热气腾腾的笼屉里,雪白的糕点上撒着金黄的桂花,甜香扑鼻。

卖桂花糕的是个梳着双髻的姑娘,约莫十五六岁,系着蓝布围裙,见他们来,笑着掀开笼盖:“刚蒸好的,尝尝?我娘说,用今年的新桂花做的,最甜。”

姑娘叫阿桂,她家的桂花糕在镇上很有名,据说传了三代。“我太奶奶当年在戏班旁边开铺子,戏班的角儿们都爱来买,”阿桂麻利地用油纸包起两块,“尤其是那个素云姑娘,每次唱完戏都要来两块,说吃了嗓子亮。”

苏晚咬了一口,软糯的糕点在舌尖化开,桂花的甜香带着股清冽,不腻人,反而像初秋的风,让人心里敞亮。“真好吃,”她由衷赞叹,“比城里点心铺的还香。”

“那是,”阿桂眼里闪着骄傲,“我们家的桂花都是自己摘的,在后院那棵老桂花树下,每年秋分摘,晒三天,再拌上蜂蜜腌着,保准香。”

云姑注意到阿桂的围裙上沾着面粉,手指关节处还有点红肿。“揉面很累吧?”

阿桂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还好,我娘病了,我替她揉。我娘说,力气是练出来的,就像这桂花,不晒不腌,哪来的甜?”

正说着,说书先生的惊堂木“啪”地一响,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上回说到那镖师夜走黑风岭,遇上劫道的……”先生唾沫横飞,听客们听得入迷,时不时发出阵阵惊呼。

少年挤进去听了会儿,回来时一脸兴奋:“你们猜怎么着?那镖师跟张老爹说的赵小楼是拜把子兄弟!他去关外就是为了给戏班寻稀有的翡翠,给赵小楼做翎子!”

苏晚心里一动——这么说来,镖师和素云的故事,竟和戏台的旧戏服有着牵连。这古镇的人和事,就像织在一张网里,看似零散,实则都有着看不见的联系。

夜市深处有个卖香包的摊子,摊主是位老奶奶,手里拿着针线,正在块绸缎上绣桂花。香包的样式很别致,有的做成元宝形,有的做成石榴样,里面装着晒干的桂花和艾草,据说能驱虫辟邪。

“姑娘要不要来个?”老奶奶抬头笑了,脸上的皱纹挤成一朵花,“这桂花是阿桂家的,香着呢。”

苏晚选了个绣着云纹的香包,触手柔软,香气清幽。“您这手艺真好。”

“瞎绣呗,”老奶奶摆着手,“年轻时给戏班绣过帕子,素云姑娘的定情帕就是我绣的,上面也绣着桂花,跟这香包一个样。”

她忽然压低声音,凑近苏晚:“其实啊,那镖师没出事。前几年有个关外的老客来说,看见过一个断了腿的镖师,怀里总揣着块刻着‘安’字的玉佩,说要等伤好了就回来看个姑娘唱戏。”

苏晚心里一暖:“那他……为什么没回来?”

“老客说,他后来病死在关外的客栈了,临死前还念叨着‘素云的桂花糕’。”老奶奶叹了口气,“有些念想,就是到死都放不下啊。”

离开香包摊,三人走到河边。夜色中的河水像块黑绸,倒映着岸边的灯笼,波光粼粼。有艘乌篷船从远处驶来,船头坐着个穿长衫的男子,正弹着琵琶,歌声婉转,顺着水流飘过来:“桂花香,满画舫,月照桥头人成双……”

“是《长生殿》的调子,”云姑轻声道,“讲的也是等待和错过。”

少年啃着最后一块桂花糕,忽然说:“要是镖师当年能吃上阿桂家的桂花糕,会不会有力气早点回来?”

“或许吧,”苏晚望着河水,“但有些错过,不是因为力气,是因为命。不过还好,有人记得他们的故事,这就够了。”

夜深了,夜市的人渐渐少了,灯笼的光也变得柔和。阿桂的摊子正在收摊,蒸笼里还剩最后几块桂花糕,她见苏晚他们还在,笑着递过来:“拿着吧,不要钱。我娘说,出门在外的人,吃点甜的,心里亮堂。”

“谢谢阿桂!”

走在回客栈的路上,桂花的甜香还在鼻尖萦绕。苏晚摸了摸怀里的香包,又想起张老爹的旧戏服、老奶奶的话,忽然觉得这古镇的夜晚,藏着太多温柔的秘密——那些错过的人,未说出口的话,都被桂花的香气包裹着,沉淀在时光里,变成了故事,被一代代人讲下去。

“明天咱们去阿桂家的老桂花树看看吧?”少年提议,“说不定能捡点落在地上的桂花,留着做纪念。”

“好啊,”苏晚点头,“再买几块桂花糕,路上吃。”

云姑望着天上的月亮,轻声道:“这桂花的甜,就像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不浓烈,却能记很久。守护这些故事,就像守护这桂花香,让它一直飘着,不消散。”

客栈的灯笼在巷口亮着,像只温暖的眼睛。苏晚握紧手里的香包,觉得那香气里,藏着古镇所有的温柔与等待。她知道,无论走多远,这桂花的甜,都会像个念想,提醒着他们,这世间有太多值得守护的温暖,哪怕只是一块桂花糕,一个香包,一段被记得的故事。

雪球从她怀里探出头,对着夜市的方向叫了两声,像是在和那些甜香、那些灯火告别。三人走进巷口,身影渐渐融入灯笼的光晕里,只留下一路淡淡的桂花香,在夜色中悠长地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