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 > 第178章 信诺安民聚人心 猛将归心添虎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8章 信诺安民聚人心 猛将归心添虎翼

李进强行压下心头的震撼,朱明那一番慷慨陈词与四十万军民的齐声呼应,对他造成的冲击前所未有。他深吸一口气,将纷乱的思绪暂且搁置,眼下最重要的是确认乘氏县军民的安全。他对着朱明抱拳,声音依旧洪亮,却少了几分之前的质问,多了几分求证:

“好!朱侯爷,过往是非,暂且不提。我且问你,若我等此刻打开城门,全军投降,你当真可以做到入城之后,秋毫无犯,不行那杀人越货、强抢民女之事?”

朱明闻言,微微一笑,笑容坦荡而自信。他迎着李进审视的目光,朗声道:“李进壮士,你多虑了。我朱明行事,向来堂堂正正,坐得端,行得正!大丈夫行于天地之间,一口唾沫一颗钉,说是怎样,便是怎样!对于城内安分守己的百姓、商户,我军绝对秋毫无犯,此点,我可向全军立令,有违者,定斩不赦!”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锐利起来:“不过嘛……城内那些欺压良善、巧取豪夺的贪官污吏,那些结党营私、横行乡里的世家豪族,我们既然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自然要替天行道,给受他们欺凌的普通百姓一个交代!他们侵吞的田产,我们会重新丈量,分配给无地少地的百姓;他们库中囤积的粮草、搜刮的钱财,我们取走七成以充军资,剩余三成,将尽数分发给城内的饥民、流民以及穷苦百姓,助他们度过难关!”

李进听得眼前一亮。对于那些尸位素餐、只知盘剥的官吏和为富不仁、关键时刻还扯后腿的豪强,他本就深恶痛绝。朱明此举,不仅不是劫掠,反而更像是……拨乱反正?他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快意,追问道:“此言当真?不知道朱侯爷可愿立誓担保?”

“立誓?”朱明微微一愣,随即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几分不羁与傲然,“我立誓,你就信吗?李壮士,你觉得这苍天,这厚土,有什么是值得我朱明必须对着它立誓,它又能约束我的吗?我命由我不由天!天若阻我,天亦斩!你觉得,我对天发誓,你便会深信不疑吗?”

他顿了顿,收敛笑容,神色变得无比郑重,目光清澈而坚定地看着李进,一字一句地说道:“不过,既然你提了,那我朱明,便以我朱明自己的名义,以我‘替天行道’的志向立誓:若我方才所言,入城后对待百姓商户之承诺,以及对贪官豪强之处置方案,有半字虚言,便让我朱明神魂俱灭,天地不容,此生霸业成空,永世不得超生!”

他没有指天画地,没有歃血为盟,只是平静地说出自己的誓言,却带着一种重于泰山的份量,仿佛他的意志本身,就是最高的准则。

见朱明诚恳、决绝至此,李进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他重重一抱拳,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好!朱侯爷快人快语,气魄惊人!李进信你!既如此,诸位便率部下,随我入城吧!”

城门彻底洞开,李进亲自引导,朱明命令张飞、赵云等部精锐先行入城,控制要害,维持秩序,其余几十万军民则在城外指定区域安营扎寨,不得扰民。

入城之后,朱明军纪严明,果然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随即,按照既定方案,在初步了解情况后,部队开始行动,精准抓捕那些民怨极大的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的世家豪强首领。查抄其家产时,严格按照“取七分,留三分”的原则,当着众多贫苦百姓的面,将留下的三成钱粮、布匹当场分发。同时,组织人手清丈被侵占的田亩,准备重新分配给无地的佃户和流民。

这一幕,不仅让乘氏县的贫苦百姓恍如梦中,热泪盈眶,纷纷跪地叩谢“朱侯爷恩德”、“替天行道义军”,也让朱明军中的核心谋士们心潮澎湃。

贾诩静立一旁,看着井然有序的分发现场和百姓那发自肺腑的感激,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也微微动容,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他深知,此举收获的民心,远比那些钱粮本身价值更大。

而田丰与沮授二人,更是深受震撼!他们之前投效朱明,或为形势所迫,或看重其潜力与气度,但内心深处,未必没有一丝对“反贼”身份的芥蒂,以及对朱明最终能否践行“救民”誓言的疑虑。然而此刻,亲眼见到朱明将到手的巨额财富毫不犹豫地分发给最底层的百姓,兑现其“替天行道”的承诺,他们心中那最后一丝不确定彻底烟消云散!

田丰深吸一口气,对身旁的沮授低声道:“公与,我现在确信,追随主公,绝非错误!此等胸怀,此等作为,方是真正心怀天下、爱民如子之明主!此乃天下百姓之福啊!”沮授重重点头,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光芒:“元皓兄所言极是!公与,亦心悦诚服!”

大军在乘氏县安稳地休整了一夜。第二日清晨,朱明便下令,让那位被李进软禁、此刻已是战战兢兢的乘氏县令带队,并征用那些被查抄的豪强家族的人力物力,即刻出发,修复之前被他们自己破坏的道路桥梁。

当朱明率领大军开拔,准备离开乘氏县时,令人动容的一幕发生了。得知消息的城内百姓,竟自发地聚集在城门附近和军队途经的道路两旁,人山人海,箪食壶浆。他们手中捧着家里仅有的鸡蛋、干粮、甚至是刚刚分到的粮食做成的饼子,拼命往士兵们手里塞。许多老人、妇孺眼中含泪,高声呼喊着:

“朱侯爷保重啊!”

“多谢侯爷活命之恩!”

“欢迎朱侯爷以后常回乘氏县看看!”

“乘氏县永远记得侯爷的恩德,永远欢迎侯爷!”

更有许多青壮年男子,被眼前这支截然不同的“义军”所感召,热血沸腾,纷纷找到行军队列中的军官,要求投军,誓死追随朱侯爷,“替天行道”!

“侯爷!收下俺吧!俺有力气,能打仗!”

“俺不要军饷,只求跟着侯爷,为穷苦人争条活路!”

百姓们才不管什么朝廷法度,什么造反罪名。他们心中自有一杆秤,谁真正对他们好,让他们能活下去,有希望,他们就拥护谁!

朱明看着这万民相送的场景,听着那真挚的呼喊和踊跃的投军请求,心中亦是暖流涌动。他下令,对于真心投军者,一律接纳。并且,他考虑到这些新兵的家眷留在本地,日后难免被朝廷清算,便特意下令,允许并鼓励他们带上家小一同随军南下。此令一出,更是让投军者感激涕零,死心塌地。

于是,朱明这支南迁的洪流,在乘氏县不仅获得了充足的补给,赢得了宝贵的民心,队伍规模竟再次扩大,又多接纳了三四千名满怀热血的新兵及其部分家眷,声势愈发浩大。

就在大军即将完全离开乘氏县地界之时,后方马蹄声急促响起。只见李进率领着那五百忠心耿耿的乡勇,快马加鞭追了上来,在朱明马前勒住战马。

李进翻身下马,对着端坐马上的朱明,推金山倒玉柱般纳头便拜,声音洪亮而坚定:

“朱侯爷!‘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自当轰轰烈烈’!侯爷昨日之言,如雷贯耳,李进深受震撼,思虑一夜,辗转难眠!进,空有一身武艺,若继续埋没乡野,或与那些蠹虫为伍,无异于虚度此生,浪费了这一身筋骨!这天下病了,确实是需要不同的声音!乘氏县令半夜奔逃,城内世家在我带领守城时不仅不鼎力相助,反而挤兑扯后腿,打压欺辱!进,亦对这腐朽朝堂彻底失望了!”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朱明,语气无比诚恳:“若朱侯爷不弃,进,愿为侯爷帐下一小卒,执鞭坠镫,万死不辞!追随侯爷,共创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朱明听罢,先是一愣,随即心中涌起难以抑制的狂喜!他急忙跳下战马,快步上前,亲手将李进扶起,用力拍了拍他结实的臂膀,大笑道:“哈哈哈!好!好!好!能得李进壮士加入,我朱明如虎添翼也!以壮士之武勇,他日若当真重造这朗朗乾坤,必将封侯拜相,名垂青史,绝不在话下!欢迎李进兄弟!”

随着李进这员绝世猛将的正式归附,朱明麾下的顶尖武力再添一擎天巨柱!南迁之路,虽前途未卜,但核心力量的不断壮大,让朱明对未来充满了更坚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