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 > 第179章 洛阳震怒议征讨 州牧初立启乱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9章 洛阳震怒议征讨 州牧初立启乱世

朱明收得李进与五百乡勇,将其暂编入中军,随侍左右。大军稍作整编,便继续如滚滚洪流般向南行进,兵锋直指济阴郡下一处关隘。与此同时,一封由曹操亲笔书写严明朱明军规模、构成乃至葫芦峪惨败经过的密信,历经辗转,终于送达了洛阳袁府,摆在了司空袁隗的案头。

袁隗展开绢帛,越看脸色越是阴沉。当看到曹操三万精锐竟被贾诩一把大火烧得损失近半,朱明公然打出“替天行道”旗号,连破句阳、乘氏,携数十万之众浩荡南下时,他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翻腾的怒火与惊惧,猛地一拍身前桌案,上好的紫檀木案几竟被拍得裂开几道细纹!

“朱明反贼!果然!果然反了!”袁隗咬牙切齿,花白的胡须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可恨!可恨朝廷诸公先前犹疑不定,坐视此僚坐大,时至今日,其气候已成,尾大不掉矣!”

他深知此事关乎袁家颜面乃至未来格局,刻不容缓,立即下令召集家族核心成员议事。很快,太傅袁逢(袁隗兄,袁氏家族实际掌舵者)、嫡长子袁基、以及如今在京城担任司隶校尉、西园八校尉之一的袁绍和虎贲中郎将袁术,齐聚袁府密室。

袁隗将曹操密信传阅下去。一时间,密室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袁逢面色铁青,袁基眉头紧锁,袁绍眼神阴鸷,而袁术更是直接破口大骂:“区区乡野村夫,侥幸得势的泥腿子,安敢如此!我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岂容此等贱胚挑衅!”

待众人怒骂稍歇,辈分最高的袁逢缓缓抬手,压下嘈杂,沉声道:“好了,骂解决不了问题。朱明此贼,已成心腹大患,绝不能任其南下站稳脚跟。都说说吧,眼下该如何应对?”

袁隗当先开口,语气急促:“我即刻进宫,面见陛下,陈述利害,请陛下速发天兵,入兖州讨逆!务必趁其立足未稳,将其绞杀!”

袁基相对沉稳,沉吟道:“叔父(指袁隗)所言自是正理。然,朝廷如今能调动的兵马实在有限。西凉边章、北宫伯玉叛乱未平,牵制了张温、朱儁、董卓大部;皇甫嵩部下落不明,恐已为朱明所并;京师禁军关系重大,大将军何进能调动多少兵马尚未可知。急切之间,恐难组织起足够兵力阻截朱明南下。”

袁绍接过话头,语气带着一丝懊悔与狠厉:“早知此子包藏祸心,当初在洛阳,就该不惜代价将其除去!如今说什么都晚了。为今之计,一是速报朝廷,二是可回信曹操,令其率残部尾随骚扰,迟滞朱明行动,为我方争取时间。绍愿亲往大将军府,陈说利害,力求何进多派兵马。”

袁术猛地一拍桌子,傲然道:“跟那屠户(指何进)多费什么唇舌!我袁家难道无人乎?当速派大将颜良、文丑、纪灵、俞涉,率领我袁家精锐部曲,驰援济阴!同时严令袁叙,无论如何,必须将朱明阻于济阴郡内!就算济阴拦不住,也要传令豫州我等门生,在兖豫边境布下第二道防线,绝不能让此贼窜入扬州!”

袁逢听着几人建言,微微颔首,总结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事不宜迟,便分头行动!隗弟,你即刻进宫面圣!本初,你去大将军府走动!公路(袁术字),你速去安排调集我袁家私兵部曲,准备出征!同时传信袁叙与豫州,令其严防死守!”他眼中寒光一闪,“此战,关乎我袁家声望与未来布局,不容有失!”

“是!”众人齐声应诺,立刻起身行动。

袁隗手持曹操密信,急匆匆赶往皇宫。德阳殿内,当灵帝刘宏听闻袁隗声泪俱下的奏报,尤其是确认朱明已公然反叛,擒杀(或软禁)皇甫嵩,吞并其部,连破州郡,聚众数十万时,他先是震惊,随即一股被背叛的狂怒涌上心头!

他对朱明不可谓不“厚待”,破格封侯,寄予厚望,本欲扶植其制衡世家,没曾想竟养虎为患!灵帝只觉颜面尽失,怒火攻心,猛地一拍御案,咆哮道:“反了!当真反了!朕待他不薄,安敢如此!司隶校尉何苗!”

“臣在!”何苗出列。

“速派兵马,包围龙威镖局!将朱明留在洛阳的亲信、家眷,统统给朕抓起来,严加审讯,一个不留!”灵帝面目狰狞地吼道。

站在一旁的张让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他心知肚明,龙威镖局的核心人员和资产早已秘密转移,如今只剩下一个空壳和挂在他名下的产业。但此刻灵帝正在盛怒之下,群臣激愤,他若出面为朱明(或者说为那些已到手的产业)说话,必然引火烧身,只得缄默不语。

何苗领命而去。灵帝余怒未消,扫视殿内噤若寒蝉的群臣,厉声道:“都说说吧!逆贼朱明,该当如何处置?难道就任由他猖狂南下吗?!”

殿内顿时如同炸开了锅,大臣们议论纷纷,大多义愤填膺,要求立刻发兵征讨,维护朝廷尊严。

然而,大将军何进却冷笑一声,出列朗声道:“陛下!臣亦恨不得立刻提兵,将那朱明碎尸万段!然,现实是,国库空虚,兵员匮乏!西凉叛乱未平,已耗尽朝廷积蓄,征调了大部分可用之兵。如今京师之内,除拱卫陛下的禁军外,臣手中实在无兵可调!若强行抽调禁军,京师安危何人负责?届时若生内乱,臣万死难赎其罪!”

灵帝一听,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何进骂道:“这天下都是朕的!你告诉朕没兵?!没兵你不会去征吗?朕要你这大将军何用?!你说,现在该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看着那逆贼南下扬州,割据一方?!”

就在何进被骂得有些下不来台之际,身为九卿之一、宗室重臣的刘焉,眼中精光一闪,适时地站了出来,躬身道:“陛下息怒!大将军所言,亦是实情。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黄巾虽平,余波未息,西凉又乱,各地叛乱此起彼伏,全靠朝廷中央兵马四处救火,早已是疲于奔命,捉襟见肘。大将军确是有心无力,非不尽心也。”

何进向刘焉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刘焉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建议:“陛下,为今之计,若要迅速平定四方叛乱,稳固社稷,臣有一策,或可解此燃眉之急。”

“讲!”灵帝不耐烦地道。

刘焉深吸一口气,朗声道:“臣提议,重启‘州牧’之制!遴选清名重臣,出任重要州郡的州牧,赋予其统领一州军政、自行募兵筹饷之权!如此一来,各地叛乱可由州牧就近募兵征讨,无需事事依赖朝廷调兵,既可迅速扑灭乱源,又能极大减轻朝廷财政与兵员调拨之压力!此乃效仿光武旧制,或可挽狂澜于既倒!”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站在群臣中的刘表,闻言心中猛地一跳,眼中瞬间爆发出炽热的光芒,但立刻又低下头,掩饰住内心的激动。州牧!封疆大吏,执掌一方军政大权,几同诸侯!在这乱象已显的世道,还有什么比这更诱人的?

何进刚得了刘焉解围,此刻立刻投桃报李,大声附和:“陛下!刘宗正(刘焉官职)此议,老成谋国,实乃解决当前困境的良策!臣附议!唯有赋予地方实权,方能快速应变,否则,朝廷兵力困于中枢,只能坐视四方烽烟而徒呼奈何啊!”

袁隗在一旁听得也是心头火热。州牧!若能为他袁家争取到一两个重要州郡的州牧之位,内掌朝纲,外据雄州,袁家的势力必将跃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他立刻也出列表态:“老臣亦认为刘宗正所言极是!为社稷计,重启州牧,势在必行!”

灵帝看着殿下纷纷附议的重臣,又想到如今确实无兵可派剿灭朱明的窘境,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他虽贪财享乐,却也知皇权旁落的危险,但眼下似乎别无选择。

在讨伐朱明的急切需求与地方势力渴望权力的双重推动下,原本在历史上还要晚几年才正式确立的州牧制度,因朱明这只“蝴蝶”翅膀的猛烈煽动,被刘焉正式提出,并迅速获得了通过。

一场旨在“平定叛乱”的制度变革,却如同一把双刃剑,在赋予地方重权的同时,也彻底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宣告着东汉王朝中央集权的崩塌,正式迈入了豪强并起、诸侯割据的混乱时代。而这一切的导火索,正是那个高举“替天行道”大旗,率领数十万军民滚滚南下的年轻身影——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