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87章 小满的湿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满这天,太阳刚爬过屋顶,葆仁堂的门就被“砰砰”敲响。林薇正在柜台后整理药瓶,探头一看,见个中年男人抱着个小男孩站在门口,孩子胳膊腿上满是红疹子,有的地方都抓破了,渗着水,哭闹得脸通红。

“大夫!大夫!快看看我家娃!”男人急得额头冒汗,把孩子往屋里送,“这湿疹都半个月了,抹了药膏也不管用,越挠越厉害,昨晚闹了一宿,根本没法睡!”

陈砚之刚把晾晒的陈皮收进来,赶紧迎上去:“快放诊床上。”他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额头,不发烧,又掀起孩子的袖口,疹子密密麻麻连成一片,边缘发红,有些地方结了黄痂,“这是湿热型湿疹,看着都揪心。”

林薇端来温水,用纱布轻轻擦了擦孩子手背没破的地方:“小朋友,疼不疼呀?阿姨给你吹吹就不疼了。”孩子哭得更凶,蹬着腿要找爸爸,嗓子都哭哑了。

男人在一旁搓着手:“大夫,我们去儿童医院看过,开了激素类药膏,抹着就好点,一停就犯,听说你们这儿中医能除根,就赶紧过来了。”

陈砚之捏了捏孩子的小手,又看了看舌苔:“舌尖红,苔黄腻,这是体内湿热太重,加上孩子皮肤嫩,一捂就爆发。”他转向林薇,“你先给孩子做个中药湿敷,我开个方子。”

“好嘞。”林薇转身去药柜抓药,“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熬成水放凉,用纱布蘸着敷,这些药能清热燥湿、止痒,比激素类药膏温和,适合孩子用。”她边说边把药倒进砂锅,“这几味药都是治湿疹的老搭档,苦参能杀虫止痒,黄柏清湿热,地肤子和蛇床子对付这种起水泡、渗水的疹子最管用。”

男人凑过来看:“大夫,这药熬多久啊?是不是得熬得浓浓的?”

“水没过药两指,大火烧开转小火煮20分钟就行,”林薇笑着说,“别太浓,不然刺激皮肤,放凉了再用,温温的最好。每次敷15分钟,一天敷三次,敷完擦干,别蹭破了皮。”

陈砚之这时已经开好方子,正在写用法:“我给孩子开点口服的,内外一起治。苍术6克,燥湿健脾,孩子脾虚才容易生湿;茯苓10克,渗湿利水,把湿气从小便排出去;黄芩5克,清湿热,量别大,孩子脾胃弱;金银花6克,清热解毒,还能透疹;蝉蜕3克,这玩意儿能祛风止痒,孩子痒得厉害,加点这个准管用;再加3克甘草,调和一下药性。”

“要不要加点薏苡仁?”林薇把熬好的药汁过滤出来,“健脾祛湿,还能煮粥给孩子吃。”

“嗯,加10克,”陈砚之点头,“让孩子妈每天用薏苡仁、赤小豆煮水喝,代替饮料,慢慢调脾胃。”他把方子递给男人,“这药熬的时候放三枚大枣,稍微有点甜味,孩子容易接受。每天一剂,分两次喝,早晚各一次。”

男人接过方子,又问:“大夫,平时得注意啥?是不是不能吃鸡蛋?”

“鸡蛋可以吃,但别吃煎的炸的,”陈砚之解释,“辛辣的、海鲜、芒果这些发物别碰,洗澡水别太烫,少用肥皂,洗完擦干抹点润肤霜,保持皮肤滋润。”

林薇这时已经把药汁晾得温温的,用纱布蘸了蘸,轻轻敷在孩子胳膊上。孩子起初还哭,敷了一会儿,大概是觉得凉快,哭声渐渐小了,眨巴着眼睛看林薇。

“你看,舒服点了吧?”林薇笑着逗他,“以后别挠了,越挠越厉害,等好了叔叔阿姨给你糖吃。”

男人看着孩子不闹了,松了口气:“太谢谢你们了!这湿疹折腾得我们全家都睡不好,就盼着能好利索。”

“别客气,”陈砚之把打包好的草药递给男人,“这湿敷的药先用三天,口服的药也吃三天,过来复诊看看,到时候再调方子。孩子小,用药得慢慢调,别急着求快。”

男人连连道谢,抱着孩子走了。林薇收拾着纱布,对陈砚之说:“这湿热天,湿疹的孩子怕是少不了,得多备点苦参、地肤子。”

陈砚之点头:“嗯,再把炉甘石洗剂配点,对付轻度的疹子方便。对了,刚才那孩子抓破的地方,下次复诊得加点紫草,凉血活血,免得留疤。”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药柜的标签上,“苍术”“茯苓”“金银花”几个字透着清清爽爽的药香。林薇把晾干的纱布叠好,陈砚之则在本子上记下刚才的病例,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屋里静悄悄的,只有药香在慢慢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