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都市言情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88章 梅雨季的关节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梅雨季的雨下得黏黏糊糊,葆仁堂的门槛缝里都长出了青苔。午后,一个穿深蓝色工装的中年女人扶着门框进来,左手紧紧攥着右手腕,额头抵着门框直喘气,裤脚和袖口全湿透了。

“大夫……帮我看看这胳膊……”她声音发颤,抬起的右手腕肿得像个发面馒头,连带着小臂都胀鼓鼓的,皮肤泛着不正常的光亮。

陈砚之刚把晒干的艾叶收进陶罐,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迎上去:“坐这儿,慢慢说。”他扶女人坐到诊凳上,示意林薇倒杯温水。

女人接过水杯,手一抖,水洒了半杯:“谢谢……这破毛病有五六年了,一到梅雨天就犯,手腕又肿又疼,拿东西都费劲,今天在工地搬钢筋,猛地一使劲,疼得我差点栽倒。”

林薇蹲下身,轻轻捏了捏女人的手背:“阿姨,这儿疼吗?”她指尖刚碰到手腕内侧,女人就“嘶”地抽了口冷气。

“疼得钻心!”女人咬着牙说,“贴了膏药也没用,反而更痒,起了一片小红疙瘩。”

陈砚之搭住女人的手腕切脉,指尖感受到脉象滑而濡,又让她伸出舌头——舌苔白腻得像刚喝了牛奶。“您这是寒湿痹阻,”他松开手,“平时是不是总碰冷水?穿得也少?”

女人点头:“工地上哪顾得上,夏天贪凉,洗手洗脸都是自来水直接冲,冬天也穿得单薄,想着干活利索……”

“这就是病根了,”陈砚之转身开药方,“寒湿积在关节里,梅雨季湿气重,就像给关节裹了层湿棉花,能不疼吗?”他提笔在纸上写着,“我给您开个温经散寒、祛湿通络的方子:桂枝10克,温通经脉;独活12克,专门祛下半身的寒湿,您手腕虽然在上肢,但这药能引其他药往关节走;白术15克,健脾祛湿,从根上断湿源;茯苓15克,利水渗湿,把湿气从小便排出去;还有威灵仙10克,这药厉害,能通十二经脉,专治这种关节肿痛,像小钳子似的把寒湿往外拔;再加3克甘草调和一下。”

林薇在一旁听着,已经开始准备外治的东西:“阿姨,我再给您做个中药熏洗,配合着喝药好得快。”她往砂锅里抓药,“艾叶30克,生姜20克,花椒15克,这三样都是温性的,煮出的水热气腾腾,熏完再泡,能把关节里的寒气逼出来。”

女人看着砂锅咕嘟咕嘟冒泡,热气带着药香飘出来,忍不住问:“这熏洗得多久?我工地上还等着回去干活呢……”

“别急,”林薇笑着搅了搅锅里的药,“每次熏20分钟,泡15分钟,一天两次,比您贴膏药管用。您看您贴膏药过敏起疹子,这中药温和,绝对不刺激皮肤。”她把熬好的药汁倒进木盆,晾到温热,“来,把胳膊放进去试试。”

女人犹豫着把手腕放进水里,起初有点烫,慢慢就觉得一股热流往骨头缝里钻,疼劲儿真的轻了些:“哎?还真舒服!比那膏药强多了,不刺痒了。”

陈砚之把药方折好递过去:“这药抓五付,每天一付,早晚煎着喝,记得用砂锅煎,水没过药两指,大火烧开转小火煮30分钟,倒出来再加水煮第二遍,两次药汁混在一起分两次喝。”他想了想又补充,“您要是没时间煎,我们这儿可以代煎,装成小袋,您拿回去热一下就能喝。”

“能代煎太好了!”女人松了口气,“我那工棚里连个正经灶台都没有,正愁没法弄呢。”

林薇一边帮她揉着胳膊,一边说:“阿姨,您这病得养着,最近别碰冷水了,洗手用温水,干活也别太使劲,实在不行请两天假,不然拖成慢性的更麻烦。”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小瓶药膏,“这是凡士林调的艾叶膏,熏洗完抹上,能锁住热气,免得湿气再钻进去。”

女人看着手腕在药水里泡得发红,肿好像消了点,高兴得直点头:“哎哎,都记着了!真是遇上好大夫了,比大医院那些机器检查强多了,又便宜又管用。”

陈砚之笑了笑:“您别客气,赶紧好起来最要紧。对了,饮食上别吃生冷的,多喝点生姜红枣汤,发点汗也能去寒。”

“好好好,”女人连连应着,掏出手机扫码付钱,“代煎的药啥时候能拿?”

“傍晚来取就行,”林薇帮她把袖子挽好,“回去路上慢点,这雨路滑。”

女人千恩万谢地走了,雨还在下,木盆里的药汁冒着热气,混着窗外的雨声,把葆仁堂衬得格外踏实。林薇收拾着木盆,对陈砚之说:“这梅雨季啊,风湿关节痛的怕是要扎堆来,得多备点艾叶和威灵仙。”

陈砚之正在核对药材,闻言点头:“嗯,再把独活和桂枝的量补一补,刚才那阿姨的方子,独活用得重,估计后面少不了这种情况。对了,她手腕肿得厉害,下次复诊加点防己,利水消肿的劲儿更足。”

林薇把泡药的水倒进院子里的花坛:“正好给这些薄荷浇浇水,这药渣肥着呢。”她看着雨丝打在薄荷叶子上,“您说这中医就是怪,治人的药,还能当花肥,啥都不浪费。”

陈砚之放下手里的药秤,望着窗外的雨:“天地万物本来就相通,药是地里长的,病是身上生的,找到根由,治起来就顺了。”

雨还在下,但葆仁堂里的药香混着暖意,让人心里踏实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