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血蜡封缄 > 第432章 冬至暖宴承薪火 藤脉绵延照九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2章 冬至暖宴承薪火 藤脉绵延照九州

冬至的雪落满融境坪时,藤架上的忆愿果虽已摘尽,枝桠间却挂满了红灯笼,暖黄的光透过薄雪,在地上映出斑驳的藤影。坪中央的老石凳旁,架起了一口硕大的铜锅,锅里熬着翻滚的甜羹——那是阿暖娘带着多村妇人,用各地的果干、蜜饯与融境的鲜奶慢炖的“九州暖羹”,甜香混着暖意,驱散了冬日的寒。今天,融境坪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贵客:骑着高头大马的京城使者,身后跟着数辆马车,车上载着御赐的锦缎与笔墨,还有一卷烫金的《天下民生录》,说是从府志中见了“多村共甜”的故事,特来收录这“藤牵民心”的佳话。

“没想到一坪之藤,竟能牵动京城瞩目。”小禾捧着那本最原始的脆纸养护本,站在使者面前,书页虽已泛黄,字迹却依旧清晰,“这是孙爷爷留下的第一本记录,从一颗籽到七十二个青花罐,从融境坪到四方九州,每一页都写着‘共暖’二字。”使者接过养护本,指尖轻抚纸页上的藤纹批注,眼里满是动容:“陛下说,民心相融乃治国之本,此等由民间自发的甜暖传承,当为天下典范。特命我等来取籽种与‘甜缘录’,在御花园栽种忆愿果,让这藤脉绵延至宫墙之内。”

说话间,远处传来车马声,竟是各地的学子与乡绅接踵而至——府城学官带着府学的弟子,捧着抄录的“甜缘录”;县城货商推着满载玻璃罐的车,罐上印着最新的藤纹,里面装着各地的果干;连去年来过的邻府货郎,都带着邻府的新果脯赶来,说是要在冬至暖宴上,添一份自家的甜。阿棠忙着招呼众人,胸前别着一枚藤纹玉佩,那是县城甜坊声名远扬后,匠人特意为他打造的:“如今各地甜坊都学着印藤纹,连往来商队的旗子上,都绣着忆愿果藤,这暖与甜,真的顺着藤枝,走到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暖宴的铜锅在正午时分沸腾起来。阿忆领着孩子们,将各地带来的籽种一一放进第七十三个青花罐——这罐是新烧制的,罐身的藤纹已蔓延至“京城”二字,布套上绣满了各地的地名,从融境坪到县城、府城,再到京城与边疆,红果旁的笑脸密密麻麻,数不清有多少个。“这罐要送进京城,让宫里的人也知道,每一颗籽种里,都藏着四方百姓的心愿。”阿暖说着,将海螺壳递到使者面前,壳里已集齐了三十余种草木,风一吹,响声里裹着京城的梅香、边疆的沙枣味,还有各地果木的气息,使者贴耳听完,不禁感叹:“这哪里是海螺声,是天下民心相连的回响啊。”

宴饮间,京城使者取出笔墨,将“多村共甜”的故事亲手写入《天下民生录》,字迹遒劲有力:“融境坪忆愿果藤,牵多村之心,传甜暖之韵,由乡及县,由府及京,终成九州民心之脉。”写完,他将一本装订精美的“甜缘录”珍本赠予小禾,封面上烫着金色藤纹,旁题“薪火相传”四字:“此本当藏于融境坪,待来年春日,御花园的忆愿果出苗,再请诸位赴京,共续藤缘。”

府城的学子们围着青花罐,争相在心愿纸条上落笔——有的写“愿藤枝覆九州,甜暖满人间”,有的画了一株幼苗,根须连着各地的土地;其中一个曾在清明来育苗的少年,写下一行娟秀的字:“昔年栽下一株苗,今见藤绕万里遥”,字迹落在纸上,与往年孩子们的心愿叠在一起,成了最动人的传承印记。阿桂则忙着整理新的养护本,册子里除了各地的种果记录,还添了京城使者的题字、御赐锦缎的纹样,厚厚的册子,竟比最初的木箱还要沉。

午后的雪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照在融境坪的藤架上。使者临行前,阿忆将那罐装满四方籽种的青花罐奉上,罐旁放着一卷新绘的“藤贯九州图”——图上藤根深扎融境坪,枝桠蔓延至京城宫墙,末端竟向边疆延伸,旁题诗句:“一籽萌春绿,千藤绕暖香;民心连四海,甜意满九州。”使者接过图与罐,翻身上马,回头高声道:“来年清明,京城御花园,盼与诸位共育苗!”

夜色降临时,融境坪的红灯笼愈发明亮。阿忆、阿暖、小禾、阿桂围坐在铜锅旁,看着罐柜里整齐排列的青花罐——七十三个罐子连成的脉络,像一条跨越山海的暖线,从融境坪的老石凳旁,延伸向京城的宫墙,延伸向天下每一处有人的地方。小禾将那本御赐的“甜缘录”珍本,与孙爷爷的旧养护本并排放在石桌上,两本册子的藤纹在灯光下交相辉映,仿佛跨越时光的对话。

“孙爷爷当年种下的,从来不是一颗普通的籽。”阿暖望着窗外的藤架,雪光映着灯笼的暖,落在她含笑的眼里,“是一颗能生根发芽、联结人心的暖籽,是一段能跨越山海、传承千秋的甜缘。”阿忆点了点头,伸手抚过藤架上的红灯笼,灯笼上的藤纹在指尖流转:“这藤不会停,这甜不会断,只要有人记得栽籽的暖,九州大地,便处处都是融境坪的模样。”

风穿过藤架,吹动挂在顶端的海螺壳,悠远的声响裹着各地的气息,飘向京城的方向,飘向边疆的烽火台,飘向每一处有忆愿果藤的地方。融境坪的灯火下,第七十三个青花罐的布套上,最后一个笑脸被阿暖绣完——那是一个小小的、带着稚气的笑脸,像极了当年第一次触摸籽种的阿忆,也像极了此刻正盼着春日育苗的京城孩童。

藤脉绵延,暖传千秋;一颗籽种的初心,终成九州共守的薪火。这故事,没有终点,只有岁岁相续的甜暖,与永不停歇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