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剑狱符途 > 第76章 (下)冻土融层取石核,石痕指引元谋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6章 (下)冻土融层取石核,石痕指引元谋沟

林晚小心翼翼地将泥河湾石核从冻土中取出,放在铺着软布的托盘上。郑教授凑过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石核的打击痕迹,激动得声音发颤:“这是‘多台面石核’!你看这几个打击台面,说明早期人类已经掌握了‘多次打击’的技术,不是随便敲打的!这能证明百万年前的泥河湾人,已经有了‘规划性’的工具制作思维,是旧石器时代早期文明的重要证据!”

石老也凑过来看,指着石核上的一道痕迹:“你看这道‘半锥体疤’,多完整!我研究十年旧石器,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完好的石核,以前只在书上看过图片。”他转头对林晚说,“以后你们发掘,要是需要帮忙记录数据,我可以来,不要钱,就想多学点真东西。”

林晚笑着点头,指尖贴着石核的打击痕迹,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泛起淡蓝光晕。她清晰看到,石核底部的一道深痕里,藏着极细的“划痕”,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早期人类无意间留下的,划痕组成的图案像是“一条河流”,旁边还刻着两个几乎要与石痕融合的小字:“元谋有齿”。

“郑教授,你看石核底部!”林晚让郑教授用强光手电照向石核底部,“这是指向云南元谋的元谋人遗址吧?我记得元谋人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直立人,距今约170万年,比泥河湾还早,那里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难道和这枚石核有关?”

郑教授赶紧翻出元谋人遗址的资料,指着牙齿化石的照片:“对!元谋人遗址出土过两枚门齿化石,还发现过石器和炭屑!要是能在元谋找到与石核相关的石器,就能证明中国境内的旧石器时代文明是‘多地起源、相互影响’的,不是单一源头!”

就在这时,国家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语气欣慰:“我们已经给民间科考队普及了文物保护法规,石老他们也提交了‘考古志愿者申请’,以后会在专业指导下参与遗址保护,不会再乱挖了。元谋人遗址那边已经协调好了,你们过去后,当地考古队会全力配合你们发掘。”

林晚看着托盘里的石核,突然觉得这百万年前的石器像是有了生命——它曾被早期人类握在手中,用来切割、刮削,帮助他们生存,现在又成了连接不同旧石器遗址的线索。顾倾城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从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百万年前的泥河湾,我们终于摸到了中华文明‘最初的火种’,再往前,就是人类起源的故事了。”

林晚点点头,指尖碰了碰聚灵玉佩,玉佩传来一阵与元谋相关的灵气——比泥河湾石核更原始,带着化石的厚重,还裹着一丝远古森林的气息:“其实这些旧石器、化石,都是‘人’的印记。从元谋人用石器获取食物,到泥河湾人制作石核,再到后来的先民制陶、铸鼎,都是‘人’在努力适应环境、创造生活,这就是文明最开始的样子。”

当天下午,寻珍团队收拾好设备,准备前往云南元谋人遗址。郑教授把泥河湾石核交给遗址博物馆时,特意在展柜旁贴了一张说明:“这枚石核,藏着百万年前人类的‘生存智慧’,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工具印记’。”

车子驶离泥河湾遗址,白雪覆盖的黄土坡渐渐远去。林晚望着窗外,顾倾城递过来一瓶水:“你说元谋人遗址的牙齿化石,会不会能看出早期人类的‘饮食习惯’?会不会和石核的用途有关?”

林晚接过水,看着远处的天际线:“不管有没有关系,我们都要去看看。每多找到一件远古遗物,就多一分对‘我们从哪里来’的了解,多一分对文明源头的敬畏。”

车子朝着云南的方向疾驰,深冬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托盘里的石核上,泛着淡淡的光。谁也不知道,元谋人遗址的地下,那枚170万年前的牙齿化石正等着他们,等着被唤醒,等着讲述那段关于“生存”与“进化”的最远古故事。而林晚和顾倾城都清楚,他们的寻珍之路,还会朝着人类文明最初的源头,继续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