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送别了吕洞宾,柳毅的生活节奏并未有太大改变,但柳府上下却开始为他的赴任而忙碌起来。柳元虽万分不舍这位于家族有恩、又带来无限荣光的“族叔”,却也深知朝廷任命非同儿戏,不可耽搁。

他亲自督促下人,为柳毅打点行装。不仅准备了四季衣物、书籍文具,更贴心地备下了不少长安特产、精美器物,以备上任后交际应酬之需。又精心挑选了两名原本就在家中负责采买、见过些世面,且为人老成稳重的仆人,名唤柳福、柳安,随行伺候,照料起居。还雇请了可靠的镖师,护送车马前往蓝田。

柳毅看着柳元里外忙碌,并未过多干预,任由其安排。他于这些俗务本就不甚在意,赴任于他,不过是换一处地方,继续这人间观察的游戏罢了。

柳毅看着柳元忙前忙后,心中并无多少波澜,却也领受了他这份拳拳之心。于他而言,这些身外之物可有可无,但既入这人间官场,便需遵循这人间规则,倒也由得他去张罗。

不几日,车马齐备。一个天色澄澈、秋风送爽的早晨,柳毅辞别柳元与一众前来送行的邻里,登上了前往蓝田的马车。车声辚辚,驶出繁华渐褪的长安城,转入通往东南方向的官道。

蓝田县位于京兆府东南,地处秦岭北麓,灞水之上,因盛产美玉而得名,距长安城不过数十里之遥。马车行得不快,柳毅也乐得欣赏沿途景致。

深秋的关中平原,视野开阔,远山如黛,近处的田野大多已收割完毕,露出黄褐色的土地,显得有些寂寥。道旁村落炊烟袅袅,偶有犬吠鸡鸣传来,夹杂着收获后秸秆燃烧的淡淡烟火气,一派农耕文明的寻常景象。

然而,细看之下,也能察觉这末世的一丝痕迹。道旁时而可见衣衫褴褛的流民,面有菜色,眼神麻木;一些田亩似乎荒芜已久,杂草丛生。

驿道年久失修,有些地段坑洼不平,车行其上,颇为颠簸。柳毅坐于车中,神识微展,便能感受到这片土地在盛世余晖下的疲惫与隐忧。

不过大半日功夫,前方已然望见蓝田县的城墙轮廓。城墙不算高大,比起长安的雄浑自是远远不及,但也颇具规模,依着地势起伏,带着几分山城特有的坚凝之感。城门处有兵丁值守,查验往来行人车马,虽谈不上森严,却也依着规矩。

柳毅的车马来到城门前,随行的柳福忙上前,将柳毅的官凭文书递上。那守门的队正验看文书,见是新任的县尉老爷到了,不敢怠慢,连忙行礼,示意手下兵丁放行,态度颇为恭敬。

马车缓缓驶入蓝田县城。城内街道不算宽阔,以青石板铺就,因年深日久,已被车轮碾出深深的辙痕。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酒旗招展,贩夫走卒穿行其间,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倒也显得热闹。只是这热闹之中,同样透着一股子小城特有的、略显局促的烟火气息。

县衙位于城东,是一座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建筑,青砖灰瓦,门前立着鸣冤鼓,两侧是八字墙,虽尽力保持着官衙的威严,但门楣上的漆色已有些斑驳,石阶边缘也被磨得光滑。

早有随从先行通报,柳毅的马车抵达县衙时,县丞、主簿等一众佐贰官已得到消息,在门前迎候。为首的县丞姓周,约莫四十余岁,面容白净,留着三缕长须,眼神灵活,未语先带三分笑。主簿姓吴,年纪稍轻,看起来较为沉稳寡言。

“下官周文彬(吴远),参见柳县尉。”两人领着几名书吏,上前躬身行礼。

柳毅下车,拱手还礼:“二位同僚不必多礼,柳某初来乍到,日后还需二位多多帮衬。”

“柳县尉年轻有为,乃进士高才,能来我蓝田,实乃本县之幸。我等定当竭力辅佐,不敢有辞。”周县丞笑容可掬,言语十分客气。

一番寒暄后,周县丞便引着柳毅进入县衙,先至二堂拜见知县。知县姓郑,名守谦,年纪在五旬上下,身材微胖,面容和善,带着些读书人的儒雅气,但眉宇间也萦绕着一丝为官一方的疲惫之色。

郑知县对柳毅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勉励了几句“精诚合作、共治地方”的官场套话,态度还算温和。柳毅应对得体,言谈间不卑不亢,倒是让郑知县心中稍定,看来这位新来的县尉并非那种眼高于顶、难以相处的愣头青。

见过知县,周县丞又引柳毅来到县衙一侧专属于县尉的廨署。这是一个独立的小院,有正厅、书房、卧室以及厢房,陈设简单,但还算整洁。柳福、柳安早已将行李搬运进来,开始着手整理。

“柳县尉一路劳顿,且先安顿歇息。衙中一应事务,明日再行交接不迟。”周县丞甚是知趣,安排好一切后,便拱手告退。

待到众人散去,小院内只剩下柳毅一人。他负手立于院中,打量着这方小小的天地。院中有一株老槐树,枝叶已大半凋落,虬曲的枝干伸向秋日的天空。空气中弥漫着官衙特有的、混合着旧纸、墨汁和些许尘土的味道。

蓝田此地远离长安中枢,却又在京畿之内,能接触到最底层的民生百态,又能感受到帝国末世的细微脉搏。对他而言,这确实是一个比留在长安更有趣的观察点。

他缓步走入书房,案几上已摆放好了县尉职掌相关的卷宗簿册。他并未立刻翻阅,而是走到窗前,望向窗外蓝田县城鳞次栉比的屋舍和远处隐约可见的秦岭山脉。

“且看看,这蓝田小邑,能有何等风光。”他心中默念,目光沉静,仿佛已穿透眼前的景象,看到了那即将徐徐展开的、混杂着俗世公务与潜在隐秘的崭新画卷。而他的神识,亦如无形的水波,开始悄然浸润这方土地,感知着其中可能潜藏的不寻常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