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 第22章 秀哇,李斯血月事件让你舔到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章 秀哇,李斯血月事件让你舔到了!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血月的不祥,又将原因巧妙地引向皇帝过去的行为

(暗指在邯郸可能清算旧怨),还给出了“反思”、“祭天”的解决方案,看似为皇帝着想,实则在试探和引导。

胡亥似懂非懂,只觉得赵高说得有道理,父皇那么厉害,肯定是因为杀了太多坏人才这样的。

他用力点点头,在赵高的陪同下,鼓起勇气走向金根车。

车内,始皇帝早已被惊醒。他站在车辕上,负手仰望着那轮血月,玄色的袍服在血红月光下更显深邃。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无惊恐,也无愤怒,只有一种极致的、冰冷的平静,仿佛在审视着一件与己无关的器物。

“父皇!”

胡亥跑到车下,带着哭音喊道,“您看月亮!赵高说……说是因为我们在邯郸杀……”

话未说完,始皇帝猛地低下头,目光如同两道冰冷的实质的寒刃,瞬间钉在了胡亥脸上!

那目光中没有父爱,只有审视与威压,仿佛在瞬间剖开胡亥的心思,连带着站在一旁的赵高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窜上后颈。

营地上空,血月依旧高悬,红色的光笼罩四野,仿佛整个天地都在屏息等待皇帝的反应。

那是一种胡亥从未见过的眼神!

没有了平日偶尔流露的、对他这个幼子的纵容和喜爱,也没有朝堂上的威严与睥睨,而是充满了某种近乎野兽般的阴冷、锐利和一种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仿佛他再多说一个字,就会被彻底吞噬!

胡亥所有的言语瞬间被噎回了喉咙里,小脸吓得惨白如纸,浑身僵硬,连呼吸都忘记了。

他从未想过,一向对自己还算和颜悦色的父皇,竟然会露出如此可怕的表情。

“不必理会。”

始皇帝开口了,声音平淡得没有一丝波澜,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倦怠,却比任何怒吼都更令人恐惧,“回去睡觉。”

短短五个字,如同冰碴,砸得胡亥魂飞魄散。

他再不敢多说一个字,连滚带爬地跑了,仿佛身后有厉鬼追赶。

赵高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也是凛然。皇帝的反应,比他预想的更加冷漠和……深不可测。

他原本想借胡亥之口和血月之象,进一步巩固皇帝对长生、对安抚“天道”的执念,甚至可能为自己谋求某些祭祀方面的职权,

但皇帝那阴狠的一瞥和“不必理会”四个字,让他意识到,皇帝内心的壁垒,远比他想象的更厚。

他立刻收敛心神,知道此刻任何话语都可能引火烧身。但他也不能让皇帝一直沉浸在这种冰冷压抑的情绪中。

他悄悄对身边一个绝对心腹的小宦官使了个眼色,低声道:

“速去请丞相过来,就说陛下召见商议天象之事。”

他需要拉李斯过来,共同承担,也转移焦点。

不一会儿,李斯衣冠略显不整、显然是匆忙赶来的身影出现了。

他也看到了血月,心中正是惊疑不定,接到赵高暗示,立刻赶来。

“陛下,”李斯躬身行礼,声音谨慎,“天现异象,臣等惶恐,不知……”

始皇帝依旧望着那轮开始逐渐褪去血色、恢复些许清辉的月亮(天象变化有时段),淡淡地打断了李斯:

“丞相也看到了。血月现世,主大凶。群臣士卒,皆惶恐不安。卿以为,朕当如何?

这封禅之事,还该不该继续?”

他把这个棘手的问题,直接抛给了李斯。

李斯心头一紧,脑中飞速旋转。他深知皇帝的性格,此刻绝非真心寻求建议,而是在考验他的忠诚和智慧。

承认凶兆,建议暂停或取消封禅?那等于否定皇帝的天命,自寻死路。

单纯否认凶兆,说是自然现象?又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安抚人心。

电光火石间,李斯有了决断。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无比坚定和昂扬:

“陛下!臣以为,此非凶兆,实乃吉兆也!”

“哦?”始皇帝终于微微侧头,看向李斯,眼中闪过一丝兴趣。

赵高也竖起了耳朵。

“真特么牛逼,我这个舔狗都没你这么舔!”

李斯朗声道:

“陛下乃千古一帝,功盖三皇五帝!今陛下封禅在即,告成功于天!些许邪祟阴霾,焉能不见而遁逃?

此血月,非是兵灾之兆,实乃是陛下赫赫武功、凛凛天威所震慑之六国余孽、

四方魑魅魍魉之残魂败血,显形于月,即将被陛下之圣德彻底涤荡净化之象也!”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自己也深信不疑:

“陛下东巡封禅,正是要以无上功德,镇压一切不臣,扫清所有邪祟!

此血月现于封禅之前,恰是证明封禅之必要与及时!证明唯有陛下之威仪,能令鬼神惊惧,天地变色!

待明日陛下圣驾抵达泰山,行封禅大礼,告祭天地,则必然云开雾散,日月重光,朗朗乾坤,永佑大秦!”

这一番偷换概念、指凶为吉、极度逢迎的马屁,简直拍得出神入化!

既解释了血月现象,又将原因归结于皇帝的武功威德,反而强化了封禅的必要性和正当性,把一场可能引发恐慌的危机,硬生生扭变成了彰显皇帝伟大的盛事前奏!

始皇帝听完,紧绷的脸上终于冰消雪融,忍不住放声大笑:

“哈哈哈哈哈!好!说得好!高明!

李斯,你不愧是朕的丞相!

此言甚得朕心!甚得朕心!”

他心中的那一丝阴霾和疑虑,被李斯这番巧言令色彻底驱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果然如此”的自得和畅快。

什么血月凶兆?

不过是朕功业太大,连鬼神都要退避三舍的证明!

赵高在一旁看着,心中也不禁暗叹:

“高明呀,李斯… 这偷天换日的本事,我辈不及。”

他立刻上前,脸上堆满笑容:

“丞相大人真是字字珠玑,洞悉天意!奴婢愚钝,方才竟险些误解了上天示警的真意,真是该死!”

始皇帝心情大好,挥挥手:“罢了。既然是天威涤荡邪祟,那便更要严加防范。赵高。”

“奴婢在。”

“传朕旨意:军中、民间,有敢妄议血月为凶兆、散布谣言、动摇人心者,立杀无赦!

令所有随行博士,即刻按照丞相所言,拟定说辞,晓谕全军,安定人心!”

“诺!”赵高立刻躬身领命,心中彻底安定下来。

危机解除,而且皇帝对李斯的满意,也间接肯定了他及时叫来李斯的做法。

夜色中,血月的光芒已渐渐暗淡,天幕重新透出清冷的银辉。

营地的气氛,在皇帝的笑声和严厉的诏令中,由惶恐转为压抑的敬畏。

远处,刁斗声再次响起,整齐而沉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封禅大典奏响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