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 第127章 丞相位子成了世袭了?,没人告诉我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丞相位子成了世袭了?,没人告诉我呀

赵成?赵高的亲弟弟?这和赵高继续盘踞相位有何区别?

不过是换了个名头,赵家兄弟轮番执掌朝政,陛下这是把社稷当成儿戏了?

短暂的寂静后,抗议声浪汹涌而起。

周青臣率先反应过来,激动得花白的胡子都在颤抖,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疾呼: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赵成资历、威望皆不足以服众,丞相之位岂能如此轻率授任?

此非社稷之福啊!”

“臣附议!陛下三思!”

“望陛下收回成命,另择贤能!”

群臣纷纷跪倒,劝谏之声此起彼伏,几乎要掀翻殿顶。

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扶苏终于缓缓抬起眼。

他的目光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威压,缓缓扫过跪伏的群臣,那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一种不容置喙的决绝。“朕意已决。”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金石落地,清晰地压过了所有嘈杂,“赵成随朕多年,勤谨忠贞,能力卓着,朕深知之。

相位空悬日久,朝局不宁,此事无需再议。”

他顿了顿,语气骤然转冷,目光锐利地定格在周青臣等人身上:“莫非诸卿以为,朕之决断,尚需尔等认可不成?”

一句话,如同冰水浇头,堵得所有还想进言的人面色涨红,哑口无言。

皇帝登基以来,素来以仁厚示人,今日这般毫不留情的强势,让他们猛然惊醒——

眼前这位,终究是手握生杀予夺大权的帝王,绝非可以随意置喙的孺子。

相位之事,就在这近乎独断的强势下,一锤定音。

退朝后,扶苏回到寝宫,卸下了龙袍的沉重,却卸不掉心头的一丝滞涩。

他靠在御案边,指尖摩挲着冰凉的案角,朝堂上的争执仍在耳边回响,直到内侍轻步禀报,蒙毅已将人带到。

帘幕轻启,一名女子低垂着头,怯生生地走了进来。

她穿着蒙毅特意安排的素色宫装,不算华丽却剪裁合体,衬得身姿纤细窈窕。

脸上略施粉黛,更显得肌肤细腻如瓷,眉眼间带着几分与那少年涓人相似的俊秀,却多了几分成熟女子的温婉柔弱,透着一股我见犹怜的风情。

她走到殿中,膝盖微微颤抖着跪下,声音细若蚊蚋,带着难以掩饰的紧张:“民女…婉,拜见陛下。”

扶苏看着她,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方才在朝堂上的冷硬仿佛被这柔弱的姿态融化了些许。

他抬手整了整衣袍,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和温润:“平身。

唤你前来,无他事,只是你弟弟在宫中侍奉勤勉,念及你们姐弟情深,特准你们一见。”

随即,他扬声道:“传那名涓人进来。”

少年宦官应声而入,抬眼望见殿中站立的女子,

先是一愣,随即眼中爆发出狂喜与难以置信,眼圈瞬间就红了,泪水毫无预兆地滚落下来。

“姐姐!”他哽咽着扑上前,紧紧拉住苏婉的手,语无伦次地问,

“你怎么会在这里?家里还好吗?你怎么进宫了?”

婉也红了眼眶,反手握住弟弟的手,轻轻拍着他的手背,低声安抚着,姐弟俩相顾垂泪,场面温情脉脉。

扶苏静静地看着这一幕,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缓缓挥了挥手:“下去好好叙话吧,宫中人会妥善安排你们的住处。”

姐弟俩连忙躬身谢恩,相携着退了出去。

殿内重归寂静,扶苏独自一人站在原地,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节奏时快时慢。

他的目光落在空无一人的殿门处,眼神深邃,不知在想些什么——

是单纯体恤宫人,还是另有考量,连他自己似乎都未完全厘清。

另一边,赵成被这突如其来的任命砸得有些发懵。

他强忍着胸腔中翻涌的激动与狂喜,躬身谢恩时,声音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退出大殿后,他几乎是脚步虚浮地走出宫门,手心早已被汗水浸湿,连缰绳都握得有些发滑。

他没有立刻回府处理接踵而至的事务,而是翻身上马,径直策马出了咸阳城,直奔渭水边的赵高庄园。

“兄长!兄长!”

赵成几乎是撞开庄园的院门冲进去的,脸上的兴奋藏都藏不住,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眼神里满是激动与困惑,

“陛下…陛下今日在朝会上,力排众议,任命我为丞相了!”

院内,嬴政正和刘季对弈,棋盘上黑白交错,厮杀正酣。

赵高则坐在一旁的石桌旁,悠闲地烹着茶,沸水咕嘟作响,茶香袅袅散开。

听到赵成的呼喊,赵高只是漫不经心地抬了抬眼,目光在他脸上一扫而过,

脸上并无多少意外之色,仿佛早已料到一般,只淡淡“嗯”了一声,便又低头继续添茶。

赵成满腔的兴奋像是被一盆冷水浇下,脚步顿在原地,脸上的笑容僵了僵,不由得奇怪地追问:

“兄长,你…你似乎并不惊讶?难道你早就知道?”

正在落子的嬴政头也没抬,浑厚的声音带着几分先帝特有的威严与从容:

“皇帝身边,需要一个既熟悉政务,又能让他放心的人。

你随他多年,忠心可鉴,能力也足够,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他指尖一松,棋子稳稳落在棋盘上,这才抬眼瞥了赵成一眼,眼神里带着期许与告诫,

“好好干,莫要辜负了皇帝的信任,也别丢了你兄长的脸,更别重蹈往日的覆辙。”

赵成心中一凛,方才的激动瞬间褪去,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涌上心头。

他这才意识到,丞相之位不仅是荣耀,更是千斤重担。

他立刻整了整衣冠,对着嬴政的方向,双膝重重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君臣大礼,声音铿锵有力:

“臣,赵成,定不负先帝期望,不负陛下重托,尽心竭力,辅佐朝政!”

赵高这时才放下手中的茶匙,端起一杯沏好的茶,递到他面前,语气依旧平淡无波:“起来吧。

过两日便是我寿辰,你新官上任,朝堂诸事繁忙,必然分身乏术,就不用特意过来了,好好处理公务要紧。”

“我的丞相生涯画上很好的句号,而你的未来很好!”

赵成看着兄长平静无波的脸,心中虽有几分未能与兄长共享喜悦的失落,但更多的是被理解后的暖意。

他双手接过茶杯,郑重地点了点头:“是,兄长,我明白了。他日忙完公务,再来看望兄长。”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淳于越的府邸。

老博士正卧病在床,由侍女喂着汤药,听闻赵成被任命为丞相的消息,先是一愣,手中的药碗“哐当”一声狠狠摔在地上。

乌黑的药汁溅了一地,也溅湿了他的衣袍,瓷碗碎裂的声音刺耳至极。

“好哇!好一个赵高!好一招以退为进!”

淳于越气得浑身发抖,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床单,指节发白,他抬起手,重重地捶打着床榻,

“还说什么彻底放权、安心养老,原来早就盘算着让弟弟取而代之!

你们兄弟俩,这是要把持朝政、祸乱社稷啊!我算是看透你了!”

他老泪纵横,泪水顺着脸上的皱纹滑落,混合着愤怒与深深的绝望,声音嘶哑地哭喊:“陛下啊陛下!

您怎么就看不明白呢?这是引狼入室啊!老臣苦心劝谏,您为何偏偏不听!”

自此之后,淳于越仿佛心灰意冷,往日里的锐气与执着消失殆尽。

他强撑着病体,接连上疏,每次都以年老体衰、精力不济、不堪驱策为由,

恳请皇帝恩准他致仕还乡,远离这让他痛心疾首的朝堂。

然而,扶苏的批复每次都只有冰冷的两个字,清晰地写在奏疏之上:

“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