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 > 第32章 对接海外KOL,文化差异引矛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对接海外KOL,文化差异引矛盾

林宇刚把赵倩的定稿海报发给品牌方,就被老周拽着胳膊往会议室走,语气里带着点急:“快别乐了,海外KoL那边要‘起义’了!”

会议室里,负责对接的实习生小杨正对着电脑屏幕唉声叹气,见林宇进来,像见了救星似的直起身:“宇哥,你可来了!这三位KoL全撂挑子了,说咱们给的脚本太‘死板’,一点创作空间都没有。”

林宇凑到电脑前,屏幕上是和三位海外KoL的群聊记录。来自英国的Lily说:“I need freedom to express my style, this script is like a cage(我需要表达自我风格的自由,这个脚本像个笼子)”;美国的mike更直接:“we are creators, not actors reading lines(我们是创作者,不是念台词的演员)”;就连平时最温和的澳大利亚博主Sophia,也跟着附和:“the workplace scenes you wrote are too rigid, not like our daily work(你们写的职场场景太僵硬了,不像我们日常的工作状态)”。

旁边的老周揉着太阳穴补充:“咱们按国内职场短视频的思路写的脚本,比如‘晨会前快速补妆’‘客户来访前整理妆容’,本想着贴合主题,结果人家觉得‘太刻意’,非要自己定场景、写台词。”

林宇盯着屏幕琢磨了两分钟,指尖敲了敲桌面:“小杨,你跟他们沟通过具体要改哪里吗?”

“说了呀!”小杨苦着脸摇头,“我跟他们说可以微调,但核心得围绕‘职场美妆’,结果Lily说要拍‘在公园慢跑时补妆’,mike想拍‘和朋友露营时分享美妆技巧’,这跟咱们项目的‘轻熟职场人’定位差了十万八千里,我哪敢答应?现在两边僵着,原定明天的拍摄沟通会都要黄了。”

正说着,林宇的微信提示音响了,是品牌方的对接人发来消息:“海外KoL的合作进度要抓紧哦,这部分内容是海外推广的重点,可不能出岔子。”林宇回了句“放心,正在协调”,关掉对话框时,眉头皱得更紧了。

“要不咱们退一步?”团队里的小李试探着说,“让他们在脚本里加几个自己的小设计?”

“退一步容易,退到没边就麻烦了。”林宇摆摆手,“要是现在松口让他们乱改,最后拍出来的内容跟项目没关系,品牌方那边没法交代,咱们前期的功夫也全白费了。”他点开mike的社交主页,翻了翻对方的过往视频——大多是随性的vlog风格,镜头晃来晃去,说话像聊天似的,和团队脚本里“镜头稳定、台词精炼”的要求确实差不少。

老周凑过来叹气:“说到底还是文化差异闹的。咱们习惯了‘按计划来’,讲究精准高效,可国外的博主好像更看重‘个性’,觉得被脚本框着就没灵魂了。”

林宇没说话,指尖在鼠标上滑来滑去,突然停在Lily的一条视频上——那是她拍的“职场通勤好物分享”,没有固定脚本,她一边收拾通勤包一边念叨,从口红说到笔记本,虽然随性,但镜头里总会不经意露出办公桌的一角,还有她身上干练的衬衫,隐隐透着职场感。“你们看,”他指着屏幕,“Lily不是不想拍职场内容,是不喜欢‘被安排着’拍职场内容。她自己拍的这条,其实挺贴合主题,就是少了点咱们要的‘精致感’和‘产品重点’。”

“那咱们怎么办?总不能任由他们瞎拍吧?”小杨急得直跺脚。

林宇靠在椅背上,手指敲着桌子思考。这时,桌上的手机震了一下,是苏瑶发来的表情包,配文:“海外沟通小贴士:别跟老外说‘你必须做什么’,要说‘我们一起做什么’~”林宇盯着这句话看了两秒,突然眼睛一亮:“有了!咱们别跟他们争‘要不要按脚本拍’,换个思路——咱们定‘核心’,让他们定‘形式’。”

他立刻让小杨把三位KoL拉进一个临时会议群,开了视频通话。镜头里,Lily抱着胳膊,mike翘着二郎腿,明显还带着情绪。林宇没先提脚本的事,反而笑着问:“Lily,我看了你那条通勤好物分享,特别喜欢结尾你说‘口红是职场人的小武器’,这个比喻很有意思,是你自己想的吗?”

Lily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说这个,语气缓和了点:“是的,我觉得职场女性需要一点小精致来给自己打气。”

“说得太对了!”林宇顺势接话,“这其实就是我们项目想传递的核心——‘职场美妆不是为了取悦别人,是为了让自己更自信’。我们之前给的脚本,可能太注重‘怎么拍’,反而没说清‘为什么拍’,让你们觉得被束缚了,抱歉。”

这话一出,镜头里的三位KoL脸色明显松了下来。mike挠了挠头:“其实我们不是不想配合,就是觉得脚本太死板,少了点‘我自己的东西’。”

“完全理解!”林宇立刻说,“所以我们想调整一下合作方式:我们只明确三个‘必须有’——第一,视频里要突出‘职场场景’,至于是办公室、咖啡馆还是通勤路上,你们定;第二,要提到产品的‘持久’‘自然’两个核心卖点,怎么说、什么时候说,你们定;第三,视频结尾要引导用户互动,比如问‘你们的职场必备美妆是什么’,具体话术你们定。除了这三点,剩下的全交给你们自由发挥,怎么样?”

Lily眼睛亮了:“真的?我们可以自己选场景?”

“当然!”林宇笑着点头,“比如你喜欢拍通勤,就可以拍‘通勤路上怎么快速补妆’;mike你喜欢户外,说不定可以拍‘在公司楼下的花园里,分享午休时的美妆小技巧’,既符合你的风格,又没偏离项目主题。”

mike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下:“听起来不错,但我还是想加一点自己的创意,比如穿插几句我们国家职场人的小习惯,可以吗?”

“太可以了!”林宇立刻接话,“我们正想加一点‘海外职场文化’的内容,让视频更有特色,你们要是愿意分享,简直是帮了我们大忙!”

这话彻底打消了三位KoL的顾虑。Lily率先笑着说:“那我明天就把我的拍摄思路发给你们,保证既有职场感,又有我的风格!”mike也跟着点头:“我今晚就琢磨一下,争取明天把场景定下来。”

挂了视频通话,会议室里的人都松了口气。小杨拍着胸口说:“宇哥,刚才我还以为要谈崩了,没想到你三两句就给捋顺了!”

林宇笑着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其实不是我厉害,是苏瑶那句提醒点醒了我——沟通不是争输赢,是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咱们怕内容跑偏,他们怕失去个性,找到这个平衡点,问题就好解决了。”

老周笑着拍他的肩膀:“行啊你,不仅会搞项目,还会跨文化沟通了。不过话说回来,你刚才说让他们加‘海外职场文化’,会不会画蛇添足啊?”

“放心,”林宇打开文档,开始写新的合作方案,“这既能满足他们的创作欲,又能让视频内容更有差异化,品牌方肯定喜欢。等他们把思路发过来,咱们再把把关,确保产品卖点不跑偏,就万无一失了。”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会议室里的灯光亮着,原本紧绷的气氛早已消散。林宇看着屏幕上“海外KoL沟通进展”的文档,心里清楚,这只是项目里的一个小坎,后面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找对方法、沉住气,就没有迈不过去的沟沟坎坎。

接下来我可以帮你基于这一章的剧情,梳理出林宇在应对文化差异时的3个关键沟通技巧,方便你后续回顾或用于其他章节的情节参考,需要我这么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