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职场咸鱼的超级逆袭 > 第68章 新人快速成长,林宇搭建培训体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8章 新人快速成长,林宇搭建培训体系

创意部的工位角落里,三个新来的应届生正对着电脑屏幕愁眉苦脸,活像三只被按在热锅上的小蚂蚁。林宇路过时,正好瞥见实习生小孟对着pS软件发呆,鼠标在界面上挪来挪去,半天没敢点下一个按键。

“怎么了?卡在哪个步骤了?”林宇俯下身,看到屏幕上是一张刚画了一半的产品示意图,线条歪歪扭扭,图层堆得像乱码。

小孟吓了一跳,猛地抬头,脸瞬间红到了耳根:“林、林总监……我想把这个产品阴影调得自然点,可试了好几种工具,要么太黑要么太淡,还把之前画的线条给覆盖了……”说着,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头也垂了下去,“我上学时学的都是基础操作,没想到实际做项目这么难,昨天赵姐让我做个简单的banner图,我改了四遍都没达标,感觉自己像个废物。”

旁边的小田和小许也跟着叹气。小田手里攥着一本厚厚的行业资料,眉头皱成了疙瘩:“我连客户说的‘私域流量转化’‘品效合一’都没搞懂,上周开项目会,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我插不上一句话,只能在旁边假装记笔记。”小许更委屈,手里的项目流程表画得乱七八糟:“我总搞混‘需求确认’和‘初稿交付’的时间节点,昨天差点忘了给客户发方案,还是老周提醒我才没出岔子。”

林宇看着三个新人手足无措的样子,想起自己刚入职时的窘境——那时候他也对着复杂的项目流程犯懵,熬夜查资料却越查越乱,硬生生熬了半个月才勉强上手。现在团队正缺人手,新人要是一直适应不了,不仅帮不上忙,还得让老员工分心带他们,反而拖慢进度。

“别着急,不是你们笨,是没人给你们指条明路。”林宇拍了拍小孟的肩膀,转身回到自己工位,打开电脑。他想起自己的超能力——过目不忘,能把看过的资料、学到的技巧精准记下来。既然如此,不如整理一份“保姆级”的成长手册,让新人少走弯路。

接下来的两天,林宇趁着晚上加班的时间,把自己入职以来积累的经验、行业内的核心知识,还有公司的项目流程,一股脑儿地梳理成了《创意岗快速成长手册》。手册里不仅有“pS阴影调节三步法”“文案撰写黄金结构”这类实操技巧,还附了公司过往成功项目的案例拆解,连“开会时如何快速记重点”“跟客户沟通时的注意事项”都写得明明白白,甚至还标注了“遇到问题优先问谁”——设计问题找赵倩,数据问题找老周,流程问题找团队助理。

第三天一早,林宇把三个新人叫到会议室,每人递了一本打印好的手册。“这是我整理的‘通关秘籍’,你们先看看,有不懂的随时问。”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光看手册不够,我给你们每人安排了个‘导师’,一对一带你们。”

说着,他指了指门口——赵倩和老周正站在那儿。“小孟不是想提升设计技巧吗?赵倩是咱们部门的设计大神,以后你跟着她学;小田对行业知识不熟,老周做了五年创意策划,对行业动态门儿清,你跟着老周跑项目;小许总搞混流程,我让团队助理李姐带你,她对公司的项目流程比谁都清楚。”

三个新人眼睛一下子亮了。小孟捧着手册,翻到“pS技巧”那一页,激动地说:“哇,这里写的‘选对画笔硬度,阴影更自然’,正好是我昨天卡壳的地方!”小田也赶紧翻到“行业术语解析”,指着“私域流量”那栏说:“原来这就是客户说的私域啊,解释得比网上清楚多了!”

从那天起,创意部里多了几道“师徒同框”的身影。赵倩带着小孟改设计稿,从线条粗细到颜色搭配,一点一点抠细节:“你看这个产品图,阴影要跟着光源走,左边亮右边暗,不然就像飘在天上的。”说着,她拿起数位板,手把手教小孟调画笔参数,“记住这个数值,下次遇到类似的图就按这个来,多试两次就熟了。”

老周则带着小田参加项目会,会前先给她划重点:“今天这个客户是做美妆的,他们最在意‘用户画像’和‘转化率’,等会儿开会时重点听这两块。”会后,他又拿着小田的笔记,帮她梳理思路:“你记的这些都是表面信息,要学会提炼客户的潜在需求,比如他们说‘想吸引年轻用户’,背后其实是想做年轻化转型。”

李姐带小许熟悉流程,给了她一张彩色的“项目流程图”:“你把这个贴在工位上,每个节点都标了截止时间和对接人,到时间我会提醒你,多走两次流程就不会乱了。”

一开始,新人还是会犯小错。小孟给客户发设计稿时,忘了改文件名,还是赵倩检查时发现的;小田写的策划案里,把“转化率”写成了“点击率”,老周帮她改了过来;小许差点错过给客户发修改意见的时间,李姐及时提醒了她。但每次犯错后,导师们都没批评他们,而是帮他们分析原因,教他们怎么避免下次再犯。

一个月后,林宇在项目看板上看到,小孟已经能独立完成简单的设计稿了,客户反馈“风格统一,细节到位”;小田写的策划案,虽然还有些稚嫩,但已经能抓住客户的核心需求;小许则把项目流程打理得井井有条,再也没出现过遗漏节点的情况。

这天下午,团队接到一个紧急项目,需要在三天内完成一套产品宣传图和策划案。赵倩和老周本来还担心人手不够,没想到小孟主动举手:“赵姐,这次的设计稿我来试试吧,我已经练过类似的风格了。”小田也跟着说:“周哥,策划案我可以写初稿,你帮我把关就行。”小许则笑着说:“我来跟进流程,保证按时交付!”

看着三个新人自信满满的样子,赵倩和老周对视一眼,都笑了。赵倩对林宇说:“林总监,你这培训体系真管用,才一个月,这三个小家伙就能独当一面了,咱们团队的人手压力总算缓解了。”老周也点头:“是啊,以前带新人得花三四个月,现在一个月就上手,效率高多了。”

林宇看着新人忙碌的身影,心里也暖暖的。他当初搭建培训体系,不仅是为了缓解人手压力,更是想让新人感受到团队的温度——毕竟谁都有过“摸不着头脑”的阶段,有人扶一把,就能走得更快更稳。

这时,小孟拿着刚完成的设计稿跑过来,兴奋地说:“林总监,你看我这次的阴影,是不是比上次自然多了?”林宇笑着点头:“不错,进步很大!继续加油,下次争取让客户一次通过。”小孟用力点头,转身又投入到工作中,脚步轻快得像踩了弹簧。

需要我根据这一章的内容,帮你整理出《创意岗快速成长手册》中“设计技巧”“行业术语”“项目流程”三个核心板块的具体内容框架,方便你后续章节中细化或沿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