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读趣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读趣网 > 其他类型 > 陆总,你的白月光我会治 > 第396章 她活成了自己的月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6章 她活成了自己的月光

圣迭戈的夜色温柔得如同深海。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临海的一号楼三层,沈清澜实验室的灯光在深夜的海岸线上孤独地亮着,像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窗外,太平洋的潮声若有若无,月光铺洒在海面上,碎成万千银鳞。

实验室里很安静,只有低温离心机低沉的嗡鸣和培养箱轻微的电流声。沈清澜站在超净工作台前,戴着无菌手套的双手稳定地进行着细胞转染的最后一步。她的动作精准而流畅,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千锤百炼,仿佛这不是实验,而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已经凌晨两点,她的脸上却不见疲惫,只有一种沉浸在创造中的专注光芒。这种光芒,比任何灯光都要明亮。

数据出来了。

李璟从隔壁的计算生物学实验室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刚打印出来的分析报告。他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打破这片属于科学的宁静。

沈清澜抬起头,接过报告。她的目光迅速扫过那些复杂的数据曲线和统计结果,唇角微微上扬。

转染效率比预期高出百分之十七。她的声音平静,但眼中闪过的光彩泄露了内心的满意。

这证明你的载体设计思路是正确的。李璟靠在实验台边,语气里带着由衷的钦佩,用自组装肽取代传统的病毒载体,这个想法太大胆了。

科学需要大胆的想法。沈清澜将报告放在桌上,转身望向窗外的月光,还记得三年前我们第一次讨论这个构想时,所有人都说这是天方夜谭吗?

李璟笑了:包括我在内。但你用事实证明,天方夜谭也能变成现实。

他们沉默了一会儿,各自沉浸在专业思考中。这种默契不需要言语,就像月光不需要解释为什么能照亮黑夜。

对了,李璟突然想起什么,哈佛那边又发来了合作邀请,希望你能去主持一个新成立的前沿递送技术中心。

沈清澜的目光依然停留在窗外:回复他们,我更愿意留在这里完成计划的下一个阶段。

即使这意味着放弃更好的资源和更高的职位?

科学的价值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能否抵达真理。她转过身,实验室的灯光在她的侧脸投下柔和的阴影,在这里,我有继续探索的自由。

李璟点点头,不再劝说。他太了解沈清澜了——对她而言,科学从来不是攀登社会阶梯的工具,而是理解世界的方式。

待李璟离开后,沈清澜独自走到窗前。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淌在她的白大褂上。她想起很多年前,也有人问过她类似的问题。

那时她还在,周慕深拿着投资协议对她说:接受这些条款,我们就能获得足够的资源。

她当时拒绝了,因为那些条款会限制她的研究自由。

你会后悔的。周慕深当时这样说。

现在想来,那是她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科学一旦被捆绑上过多的商业诉求,就会失去最宝贵的纯粹性。

月光下,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这个身影曾经在很多人的生命中留下印记——周慕深视她为遗憾,陆寒霆视她为过往,媒体视她为明星科学家。

但她早已不再是任何人的附庸,不再是任何故事的注脚。

她想起小时候读过的神话故事:嫦娥偷吃灵药,飞向月亮,从此独居广寒宫。世人都说那是个悲剧,说她在月宫中寂寞冷清。

可有没有人想过,也许她根本不在乎是否寂寞?也许她只是选择了自由,选择了不再依附于任何人的独立?

沈清澜轻轻触碰着冰凉的玻璃窗。倒影中的她,眼神清澈而坚定。

她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不需要凭借谁的照亮来确认自己的存在。那些曾经以为自己是她的太阳、是她的灯火的人,最终都成了过客。

而她,在无数个这样的深夜里,在实验室的静谧中,在数据的海洋里,在一次次失败与重来的循环中,淬炼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

这种光芒不依赖任何外部光源,不因任何人的来去而明灭。它源于对真理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对生命的敬畏。它清冷却不冰冷,明亮却不刺眼,如同今夜窗外的月光,温柔地照亮前路。

桌上的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显示着新邮件的通知。那是《科学》杂志发来的,关于她最新论文的录用函。她只是瞥了一眼,便继续望向窗外的海。

荣誉来了又去,奖项得了又失,唯有探索的过程永恒。

她活成了自己的月光。

清冷,明亮,独立,圆满。

无需借光,自成星辰。

从此,

夜行不畏黑暗,

因为她自身,

便已是光明。

月光越过海平面,静静地洒满实验室,将她的身影镀上一层银边。在这个属于她的深夜里,在科学的无垠海洋中,她终于找到了最真实的自己——

不是谁的恋人,不是谁的下属,不是谁的前任。

她就是沈清澜。

一个科学家。

一个探索者。

一个自带光芒的人。

(第396章 完)

(本卷 终)